絕對能震撼你的十個教育故事 1.高斯破解數學難題 1796年的一天,在德國哥廷根大學,一個19歲的青年吃完晚飯,開始做導師單獨布置給他的每天例行的兩道數學題。像往常一樣,前2道題目在2個小時內順利地完成了。但青年發現今天導師給他多布置了一道題。第三道題寫在一張小紙條上,是要求只用圓規和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邊形。他也沒有多想,就做了起來。然而,青年感到非常吃力。 開始,他還想,也許導師特意給我增加難度吧。但是,隨着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第三道題竟毫無進展。青年絞盡腦汁,感到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解開這道題沒有什么幫助。困難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來!他拿起圓規和直尺,在紙上畫着,嘗試着用一些超常規的思路去解這道題...當窗口露出一絲曙光時,青年長舒了一口氣,他終於做出了這道難題!見到導師時,青年感到有些內疚和自責。他對導師說:“您給我布置的第三道題我做了整整一個通宵,我辜負了您對我的栽培……”導師接過學生的作業一看,當即驚呆了。他的聲音都顫抖了,說:“這……真是你自己……做出來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動不已的導師,回答道:“是的,但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個晚上才做出來。” 導師讓他坐下,取出圓規和直尺,在書桌上鋪開紙,叫青年當着他的面做這道題。青年很快就解開了這道題。導師激動地對青年說:“你知不知道,你解開了一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牛頓也沒有解出來,阿基米德沒有解出來,你竟然一個晚上就解出來了!你真是天才啊!我最近正在研究這道難題,昨天給你布置題目時,不小心把寫有這個題目的小紙條夾在了給你的題目里。”后來,每當這個青年回憶這件事時,總是說:“如果有人告訴我,這是一道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數學難題,我可能就無法解開它。這個青年就是數學王子高斯。 點評:孩子大都少有循規蹈矩思想,少有畏懼心理。有些事情,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難時,孩子往往能夠做得更好。其實,畏難情緒害怕的不是困難,而是害怕自身,對自己沒有信心。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以自己的眼光把畏難情緒也灌輸給孩子;應該鼓勵孩子敢想敢做,建立自信。 2.油燈的光芒依舊 一名學生因為怕麻煩老師,所以總是不敢問問題。這個老師非常細心,經過長時間和學生們的相處,老師終於發現了這個現象,就問他原因。學生說:“老師,很抱歉。您給我的答案我又忘記了。我很想再次請教您,但想到我已經麻煩您許多次了,就不敢再去打擾您了!”老師想了想,對他說:“你先去點一盞油燈。”學生照做了。老師接着又說:“再去多拿幾盞油燈來,用第一盞燈去點燃它們。”學生也照做了。這時老師笑着對他說:“其他油燈都是用第一盞燈點燃的,但是第一盞燈的光芒有損失嗎?”學生回答道:“沒有啊!”老師又對他說:“和你們分享我所擁有的知識,我不但不會有損失,反而會有更大的快樂和滿足。所以,有問題的時候,歡迎你隨時來找我。” 點評: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一個人的知識是很有限的,但經過多人長時間的互相討論、請教,他們的知識和底蘊都會有所提高,所以,如果遇到什么問題你不會不懂,就去問別人。請教也是一門學問,每時每刻都可以去請教,只是請教的對象不同,有直接,有間接。可以向書本請教,也可以向同學、老師和家長請教。沒有請教就沒有進步,就沒有成功。 3.讓計划讓位於行動 奧馬爾是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他的頭腦里充滿了智慧,而且穩健、博學,為人們所敬仰。有一次,一個年輕人問他:“您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剛—開始您是否就已經制定了—生的計划了呢?”奧馬爾微笑着說:“到了現在這個年紀,我才知道制定計划是沒有用的。”當我20歲的時候我對自己說:“我要用20歲以后的第一個10年學習知識;第二個10年去國外旅行;第三個10年,我要和一個漂亮的姑娘結婚並且生幾個孩子。 在最后的10年里,我將在鄉村地區,過着隱居生活,思考人生。”終於有一天,在前10年的第7個年頭,我發現自已什么也沒有學到,於是我推遲了旅行的安排。在以后的4午時間里,我學習了法律.並且成了這一領域舉足輕重自的人物,人們把我當作楷模。這個時候我想要出去旅行了,這是我心儀已久的願望。但是各種各樣的事情讓我無法抽身離開。我害怕人們在背后斥責我不負責任,后來我只好放棄旅行的想法。等到我40歲的時候,我開始考慮自己的婚姻了。但總是找不到自己以前想像中那樣美麗的姑娘。直到62歲的時候,我還是單身一個人,那時候我為自己這么大一把年紀還想結婚而感到羞愧。於是我又放棄了找到這樣一個姑娘並且和她結婚的想法。后來我想到了最后一個願望,那擾是找一個僻靜的地方隱居下來。但是我一直沒有找到這樣一個地方,如果患上疾病,我連這個願望都完成不了。這就是我一生的計划,但是一個也沒有實現。“年輕人,不要把時間放在制定漫長的計划上,只要你想到要做一什事就馬上去做。放棄計划,立刻行動吧!”奧馬爾最后說。 點評: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與其給孩子制定漫長的學習計划,不如督促孩子立即開始行動,把握好當下的時光。在具體行動中,或許會有新的發現,或許會有新的想法。如果適時做出調整,或許能夠找到更適合自己孩子成長、發展的新辦法和新途徑。 4. 留心孩子的特長 有一個落魄的青年流浪到了巴黎,他期望父親的朋友查爾斯叔叔能幫助自己找一份謀生的差事。“數學精通嗎?”查爾斯問。青年羞澀地搖頭。“歷史地理怎么樣?”青年還是不好意思的搖頭。“那法律怎么樣?”青年窘困地垂下頭。查爾斯接連的發問,青年都只能搖頭告訴對方——自己似乎沒有任何長處,連絲毫的優點也找不到。“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寫下來,我總得幫你找一份事做。”查爾斯最后說。青年羞澀地寫下自己的名字和住址,轉身要走,卻被查爾斯一把拉住了:“你的名字寫得很漂亮嘛,這就是你的優點啊。”把名字寫好也算一個優點?青年在對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我能把名字寫得叫人稱贊,那我就能把字寫漂亮,能把字寫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寫得好看……受到鼓勵的青年,一點點地放大着自己的優點,他的腳步立刻輕松起來。數年后,青年果然寫出了享譽世界的經典作品。這個年輕人就是家喻戶曉的18世紀法國著名作家大仲馬。 點評: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給予鼓勵和自我激勵。發掘一項優勢潛能,能夠極大地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生活中有很多孩子都擁有一些諸如“能把名字寫好”這類小小的優點,但家長卻常常忽略了。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特長”,就要留心孩子有哪些愛好,有哪些長處可以發展為“特長”,然后在這方面刻意增強孩子的興趣。 5.小約翰拼地圖 牧師正在准備講道的稿子,他的小兒子卻在一邊吵鬧不休。牧師無可奈何,便隨手拾起一本舊雜志,把色彩鮮艷的插圖——一幅世界地圖,撕成碎片,丟在地上,說道:“約翰,如果你能拼好這張地圖,我就給你2角5分錢。”牧師以為這樣會使約翰花費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這樣自己就可以靜下心來思考問題了。但是,沒過10分鍾,兒子就敲開了他的房門,手中拿着那份拼得完完整整的地圖。牧師對約翰如此之快地就拼好了一幅世界地圖感到十分驚奇,他問道:“孩子,你怎么這樣快就拼好了地圖?”“啊,”小約翰說,“這很容易。在另一面有一個人的照片,我就把這個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把它翻過來。我想如果這個人是正確的,那么,這個世界地圖也就是正確的。”牧師微笑起來,給了他兒子2角5分錢,對他說:“謝謝你!你替我准備了明天講道的題目:如果一個人是正確的,他的世界就會是正確的。” 點評:解決同一問題有多種途徑、方法。孩子的思維是活躍的,也富於聯想,他們能想出很多成人想不出的東西。所以,家長要善於把握孩子的這個特點,注意孩子思維的寬闊、靈活,抓住事物之間的相關性,鍛煉發散思維能力,並引導他不斷向前發展。 6.他是最聰明的孩子 著名成功學家拿破侖·希爾從小曾經被認定是一個壞孩子。母牛走失了,樹莫名其妙被砍倒了,每個人都認定是他做的。甚至父親和哥哥都認為他很壞。人們都認為母親死了,沒有人管教是拿破侖·希爾變壞的主要原因。既然大家都這么認為,他也就無所謂了。有一天,父親說要再婚,大家都擔心新媽媽不知道是什么樣的。希爾也打定主意,根本不把新媽媽放在眼里。陌生的女人終於走進家門,她走到每個房間,愉快地向每個人打招呼。當走到希爾面前時,希爾像槍桿——樣站得筆直,雙手交叉在胸前,冷漠地瞪着她,一絲歡迎的意思也沒有,“這就是拿破侖,”父親介紹說,“全家最壞的孩子。” 令希爾永生難忘的是繼母當時所說的話。她把手放在希爾肩上,看着他,眼里閃爍着光芒。“最壞的孩子?”她說,“一點也不,他是全家最聰明的孩子,我們要把他的本性誘導出來。”繼母造就了拿破侖·希爾,她相信他是個好孩子。對一個人有這種信心,他就會成功。 點評:不是孩子需要賞識,而是賞識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好;不是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們變得越來越壞。家長怎樣對待孩子,將決定孩子不同的命運。可是,當孩子表現不好時,許多家長卻往往一味地指責,抱怨孩子這也不好,那也不行,而很少想過自己的責任,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結果,很多父母把原本活潑可愛、朝氣蓬勃的孩子,變成了沒有志氣、沒有理想、自暴自棄、平平庸庸地度過一生的人。 7.我的女兒百里挑一 高考前的第一次模擬考試,女兒的成績不理想,她愁眉苦臉地對父親說,老師讓她根據自己成績在班里的排名計算一下自己在全校的排名,在全區的排名,在全市的排名,孩子說這樣一算,她可能上專科都懸。父親馬上說:“我的女兒百里挑一。”女兒疑惑不解。父親於是算了一筆賬:初中畢業時全市近14萬人參加中考,只有3萬多人能上高中,能上市重點中學的只有幾千人,我女兒的學習成績在班里一直保持在班級人數前1/3內,這樣算下來不是百里挑一嗎?經父親這么一算,孩子的眼睛頓時就亮了,臉上也綻開了笑容,撲上來摟着父親:“爸爸,你的賬跟老師的賬不一樣。” 點評:每一個人都是有個性的,人沒有絕對相同的。因此“人與人相比”毫無意義可言。對孩子的缺點,不去隨意談論或指責,而是用另一種方式幫助孩子改正缺點、克服心理障礙,這才是成功父母的上上策。懂得孩子心理的父母就會用積極的態度進行比較。 8.我想做比爾·蓋茨第二 在一次英語口語課上,老師叫孩子們用英語逐一說出自己的夢想。有的說,我想當護士;有的說,我想當演員;有的說,我現在什么也不想;有一個叫鮑勃的孩子大聲說道,我想做比爾·蓋茨第二。有人在下面小聲議論:能做到嗎?每當鮑勃跟父親談到自己的理想時,總是神采奕奕、信心十足。這個時候,父親也非常樂意做個忠實的聽眾,跟孩子一起分享他對未來的憧憬,聽着聽着,父親最后也會被他感動。有一次鮑勃的英語考試只得了69.5分,以致他不敢把試卷拿出來。父親知道后並沒有責備他。但是,鮑勃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對英語不再有興趣。於是,每天睡覺前,父親跟孩子一起躺在床上炭彼此的夢想。父親告訴兒子,爸爸、媽媽都為他擁有這樣的夢想而自豪和高興,也相信他一定會實現自己的夢想。有一天,鮑勃說,我一定要把英語學好,比爾·蓋茨的英語可不是蒙人的。后來,父親給他買來英語課外讀物《書蟲》,經常跟他一起閱讀,並鼓勵他每天用英語寫一篇短小的作文,堅持了一段時間后,他的英語水平便上來了,期末英語考試還得了滿分。經歷過這件事,鮑勃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點評:幾乎每個孩子都對自己未來有關好的設計,盡管他們不知道夢想實施起來有多么艱難。但不可否認的是,夢想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具有巨大的激勵作用。 其實,孩子的夢想實現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夢想孩子才會有所期望,從而增強自己的自信心。即使最終沒有成就自己的夢想,但至少孩子會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和發展空間。 9. 一本正經的小湯姆 3歲的湯姆跟同齡的孩子一樣,喜坎吃零食,喜歡喝碳酸飲料,喜歡各種新奇的玩具。媽媽也是把他當成一個不懂什么叫責任感,除了吃吃喝喝之外,其他都不會的小孩。不過,一次意外的機會讓她徹底改變了這種想法。 那一年,湯姆家搬到了一個新的城市,湯姆也進了一所新的幼兒園。兩個月后,幼兒園要開家長會,湯姆媽媽也在被邀請之列。去幼兒園的路上,媽媽開玩笑地劉湯姆說:“兒子,媽媽還沒有完全適應這個城市,在你們幼兒園里,媽媽更是一個人都不認識,到時候你可要幫我啊。”湯姆一本正經地說:“沒問題,媽媽。我認識那里所有的老師和小朋友,包括每天接送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媽媽看他認真的樣子覺得很新鮮,但她也只是笑笑,沒有放在心上。到了幼兒園,湯姆開始履行他的承諾,他負責地陪媽媽到會議室,又嚴肅地把媽媽介紹給校長和其他老師,又認真地向媽媽介紹了幼兒園的每一個小朋友,最后告訴媽媽小朋友們的名字以及哪位是他們的爸爸或媽媽。接着,湯姆把媽媽帶到一個沙發面前,給她端來了一杯水,“媽媽,你先坐在這兒,我去趟廁所,一會兒就回來。”正是因為湯姆的媽媽在無意之中, 表現出了對湯姆的尊重,這才激發了湯姆的價值感和責任感。 點評:父母常常抱怨孩子缺少責任感。也有一些父母認為,責任心是成年人才能夠擁有的。其實,責任心是從小就應該培養的。一個人,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只有能夠得到別人的喜愛和尊重,他才能油然而生自豪的感受。在引導和放飛孩子夢想的過程中,相信孩子的自我認識和自我塑造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10.作家的基本素質 希蘿用了很長的時間寫了一篇小說,然后送給一位著名的作家,希望能得到他的教誨。她來到了作家的家里,作家很熱情地接待了她,因為作家眼睛不太好,希蘿就念給作家聽。很快,她就讀完了,停頓了下來。作家問:“結束了嗎?”“聽她的語氣,似乎渴望能有下文!”想到這里,希蘿立刻產生了靈感,回答說:“沒有啊,后面的部分更精彩。”於是她就根據自己的想像繼續往下“念”。過了一會兒,作家又問:“結束了嗎?”希蘿心想:“作家肯定是渴望把整個故事聽完。”於是她就接着向下念。如果不是突然響起的電話鈴聲打斷了她的話,她會一直念下去的。作家因為有事需要馬上出門。臨走前,作家說:“其實你的小說早該收筆,在我第一次詢問你是否結束了的時候,就應該結束。何必畫蛇添足、狗尾續貂?看來你缺少作為一名作者最基本的素質——決斷。決斷是當作家的根本,拖泥帶水的作品怎么能打動讀者呢?” 聽了作家的話,希蘿后悔莫及,心想:“看來自己不適合從事寫作的事,還是放棄吧,為自己重新找—個方向吧!”很多年后,希蘿從事了繪畫的職業,但是她從心里還是喜歡寫作,那是她兒時的夢想。但是自己偏偏不具備寫作的基本素質。人生真的是有很多不如意。一個很偶然的機會,希蘿結識了一位更著名的作家,當希蘿和他談及當年給作家念小說的事情時,這位作家驚呼:“你能在那么短的時間里編造出那么精彩的故事,真是不容易呀!這是作為一個優秀作家應該擁有的最基本的能力!而你放棄了寫作實在是太可惜了!” 點評:同一件事情,在不同人的眼中會有不同的觀點,即便他們是成功人士。在更多的時候,孩子需要相信自己,堅定自己的路,因為別人的話不一定正確。作為家長,在很大程度上要給孩子以自信心,自信心比其他什么都重要。 一個關於教師的故事 有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是一個后背留着兩道深深的手術傷疤的男孩。 一天上體育課,他脫下上衣時,被其他同學看見了,“好可怕呀,怎么回事呀”“你不會是個怪物吧?”“真惡心,像兩只大毛毛蟲” 天真的孩子無心的評論讓小男孩傷心得哭起來。 大家想想看,如果你遇到了這個情況會怎么反應? 讓我們看看故事中的老師是怎么做的? 老師慢慢的走向小男孩,路出詫異的表情: 大家說的是真的嗎?你讓我想起了一個美麗的傳說,同學們想不想知道? 大家一致點頭,圍在老師身邊。 老師指着男孩背上那兩條紅色疤痕說,“你們知道嗎,每個小朋友都是天上的小天使變成的。天使變成小孩時,得把他們美麗的翅膀脫下來,可也有些小天使動作稍微慢一點,來不及完全脫下翅膀,這個時候,那個天使變成的孩子,就會在背上留下兩道傷疤。長大了也還沒有脫下她們的翅膀……” “哇……”孩子們發出了驚嘆的聲音,“那,這就是天使的翅膀嗎?” “對啊!”老師臉上露出了溫柔又神秘的微笑, 突然,一個孩子天真地說,“老師,我們可以摸一摸天使的翅膀嗎?” “這就要問小天使肯不肯了!”老師微笑着向小男孩眨眨眼腈。 小男孩停止了流淚,羞怯地點了點頭。那個孩子輕輕的摸了摸男孩背上的疤痕,高興地叫了起來,“我摸到天使的翅膀了!”這樣一來,其他的小朋友也都拼命喊:我也想摸一下小天使的翅膀。“ 后來,小男孩長大了,他深深的感謝這位讓你給他重振信心的老師。高中時還參加全市的游泳比賽,得了亞軍。他勇敢的選擇了游泳,是因為他相信, 自己背上得傷疤,是被老師的愛心所祝福的“天使的翅膀”。 最好的老師 當湯普生夫人站在五年級學生的面前時,她撒了一個謊。像絕大多數老師一樣,在第一次面對學生時,總是告訴孩子們,將對他們一視同仁。 但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比如,湯普生夫人就很不喜歡坐在第一排的那個名叫特德的小男孩。湯普生夫人注意到這個孩子很乖張,與其他孩子合不來;他總是穿着一身臟兮兮的衣服,似乎從未洗過澡;他的學習也很不好……每當湯普生夫人的目光落到特德身上,她就會不由自主地皺眉頭。 一天,校方要求湯普生夫人必須閱讀班上每個孩子的檔案。她把特德的那份抽了出來,放在了最后。然而,當她讀到這個孩子的評語時,她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一年級的老師這樣寫道:“特德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作業整潔而優美,很有禮貌……總是給人家帶來歡樂。”二年級的老師寫道:“特德很優秀,同學們都很喜歡他。但這孩子很不幸,他媽媽的病已到了晚期。家庭生活對他而言將是一場考驗。”三年級的老師寫道:“媽媽的死給他很大打擊。雖然他試着盡最大努力,但他的父親對這些毫不在意。如果不采取措施,那會毀了他的。”四年級的老師寫道:“特德對學習不感興趣,他孤僻內向,沒有朋友,有時還在課堂上睡大覺。” 直到這時,湯普生夫人才意識到問題所在,她為自己感到羞愧。聖誕節來臨,孩子們都送來了精致、漂亮的禮品,煞是惹人喜愛。特德也送來一份,不過是用一張包裝食品的褐色舊包裝紙包裹着的。如果在從前,湯普生夫人會不由自主地皺一下眉,而現在,湯普生夫人卻感覺心中沉甸甸的。 當湯普生夫人把特德的禮品打開時,她感到一陣心酸。里面是一只缺損了的人造水晶手鐲和一只裝着小半瓶香水的玻璃瓶。在孩子們的嘲笑聲中,湯普生夫人當即把手鐲戴上。驚嘆道:“多美的手鐲呀!”隨后,她又把特德送的香水噴在手腕處——湯普生夫人的舉動止住了孩子們的笑聲,全場鴉雀無聲。 那天放學后,特德一反常態在教室里待了很久,僅僅為了和湯普生夫人講一句話。他說:“老師,您今天的樣子和我媽媽一樣,她常常像您那樣,噴我送她的香水。” 孩子走了以后,湯普生夫人哭了至少一個小時。從這天開始,湯普生夫人的教師工作多了一項內容,用不同的方式鼓勵、誘導孩子們。湯普生夫人對特德給予了特別的關注。現在,只要和她在一起,他的思維就好像一下子活躍起來。她越是鼓勵他,他的反應就越敏銳。 學年結束的時候,特德已經成為班上最優秀的孩子中的一員。不過,湯普生夫人“一視同仁”的諾言始終沒有兌現——從前,特德是她的“棄兒”,現在則成了她的‘寵兒“。 一年以后,她家的門縫下塞進了一封信,是特德寫的。在信中,特德告訴她,她是他一生中遇到過的最好的老師。6年過去了,湯普生夫人收到特德的第二封信。他寫道,他已經高中畢業,在班上名列第三。轉眼又是4年,湯普生夫人再次收到特德的信。特德說日子很艱難,但他頑強地抗爭着,很快就要以最優秀的畢業生身份離開學校。又過了幾年,一封信又不期而至。這一次特德的署名稍稍長了一點,前面冠以醫學博上的字樣。雖然特德每次來信的內容不盡相同,但每次他在信中都會對湯普生夫人說同樣的一句話:您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師。 故事還沒有結束。就在那年春天,湯普生夫人又收到一封來信。特德說他遇上了一個好姑娘,並且快要結婚了。他想知道湯普生夫人,願不願意在他結婚那天坐在新郎母親通常坐的那個位置上。當然,湯普生夫人答應了。 就在那一天,湯普生夫人特意戴上那缺損了的人造水晶手鐲,噴上那只玻璃瓶里的香水。他們擁抱在一起,特德在湯普生夫人耳邊輕輕說道:”謝謝,多謝您的信任,湯普生夫人。是您讓我意識到自己很重要,並明白自己的確可以做到非同一般。“湯普生夫人含着淚花,大聲說:”你錯了,特德。你才是那個使我意識到自己很重要的人。在遇到你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怎樣教我的學生。“此刻,暖流淌過每個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