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面向對象分析與設計 && 第2章 UML簡介
*1.軟件工程分哪幾個階段?
需求分析階段,系統分析與設計階段,系統實現階段,測試階段和維護階段
2.面向過程將軟件視作 ____ + ____
數據結構,算法
3.面向對象分析主要包括哪些模型?
功能模型,分析對象模型,動態模型
4.
5.面向對象的調研需求?
在調研需求時最先弄清楚有多少部門,多少崗位,然后找到每一個崗位的業務代表,問他們類似的問題:你平時都做什么?這件事是誰交辦的?做完了你需要通知或傳達給誰?做這件事情你都需要填寫些什么表格嗎?
*6.面向過程方法使用 ____ 表達功能間關系,用 ____ 表達功能與數據之間的關系,用 ____ 表達數據之間的關系。
系統結構圖,數據流圖,E-R圖
7.面向對象用 ____ 表達需求,結構化以 ____ 表達需求。
用例,功能需求
8.面向對象以 ____ 圖, ____ 圖和 ____ 圖逐漸細化需求。
時序圖,狀態圖,類圖
9.什么是 UML ?
UML是一種定義良好,易於表達,功能強大且普遍適用的建模語言。它支持面向對象的分析,設計,實現和交付等各個環節,可以用於系統的理解,設計,瀏覽。維護和信息控制
10. UML 的特點?
(1)UML 的作用是建立軟件模型
(2)作為一種建模語言,UML 提供交流的詞匯和規則
(3)UML 是可視化的,通過標准圖符構成圖形來描述模型,易於理解
(4)UML 是建模語言而非編程語言
(5)UML 是一種通用標准。成為軟件建模的標准語言,並且在其他領域也得到應用
(6)UML 是面向對象的,支持面向對象方法
(7)UML 是獨立於過程的
(8)UML 概念明確,簡潔,結構清晰,容易掌握
11.為理解用戶需求,UML 提供了 ____ 圖
用例
12.為描述系統的靜態結構方法,UML 提供了 ____ 圖
靜態圖
13.在具體開發時,是不是必須畫出所有的 UML 圖?
不是,在具體的軟件項目開發中,使用 UML 進行系統建模時不一定非要用到 UML 中所有的模型圖。不同的項目中,同一種模型圖的詳略程度也可能不同
14.UML 類圖是面向過程分析方法中 ____ 的超集。
E-R
15.用例描述 ____ ,執行者是 ____ 。
用例與執行者之間的交互,系統的主體,表示提供或接收系統信息的系統或人
16.用例圖用來描述 ____ 。
用戶的需求
17.狀態圖和活動圖統稱為 ____ ,主要描述 ____ 。
行為圖,系統的動態模型和組成系統的對象間的交互關系
18.狀態圖描述對象的 ____ 。
所有可能的狀態以事件發生時狀態的轉移條件
19.狀態圖是 ____ 圖的補充。
類
20.活動圖主要描述 ____ 。
為了滿足用例要求所要進行的活動以及活動間的約束關系,它有利於識別系統中的並行活動
21.
22.時序圖和協作圖統稱為 ____ ,主要描述 ____ 。
交互圖,對象間的交互關系
23.時序圖顯示 ____ ,體現 ____ 的時間順序。
對象之間的動態合作關系,對象間消息傳遞
24.協作圖描述 ____ 。
對象的協作關系
25.如果強調時間和順序,則使用 ____ ,如果強調上下級關系,則選擇 ____ 。
時序圖 、協作圖
第3章 RUP統一軟件過程 && 第5章 用例圖
1.軟件過程是指實施於 ____ 和 ____ 階段中的 ____ 、____ 、實踐及 ____ (計划、文檔、模型、代碼、測試用例和手冊等)的集合
軟件開發 、維護 、方法 、技術 、相關產物
2.采用有效的軟件過程可以(1)有助於 ____ 做出明智的解決(2)促進 ____ 標准化,促進項目組之間的可 ____ 和 ____ 性(3)提供了一個可以使軟件企業引進 ____ 的機會
對軟件開發過程中的一些重要的問題 、開發工作 、重用性 、一致 、行業內先進實踐技術
3.RUP 全稱 ____ 。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統一過程)
4.RUP 與 UML 的關系。UML 是一種描述 ____ 中要產生的文檔。RUP是指導如何 ____ 這些文檔及這些文檔要描述什么的方法。
生產過程 、產生
5.RUP 的三個特點
(1)用例驅動
(2)以構架為中心
(3)采用迭代和增量模型
6.RUP 的最佳實踐
(1)迭代的軟件開發
(2)需求管理
(3)使用基於構件的體系結構
(4)可視化軟件建模
(5)驗證軟件質量
(6)控制軟件變更
7.圖 3-1
8.據圖 3-1 中回答
(1)需求分析跨越幾個階段,為什么在初始階段任務最大?
(2)分析設計為什么在細化 、構建兩個階段任務最大?
初始階段所關注的就是整個項目進行中的業務和需求方面的主要風險 、細化階段的目標是分析問題領域,准備架構的設計,編制項目計划,並對這些產品進行測試。架構階段主要完成選擇項目所需要的構件,開發應用程序的抓喲功能,並吧這些功能集成為產品,並對這些產品進行測試。
9.RUP 的幾個核心工作流?
1.業務建模 2.需求 3.分析和設計 4.實現 5.測試 6.發布 7.項目管理 8.配置和變更管理 9.環境
10.RUP 的 5 個角色?
(1)分析員角色集
(2)開發人員角色集
(3)測試人員角色集
(4)經理角色集
(5)其他角色集
11.什么項目適合 RUP ? 什么項目適合 XP ?
整體項目適合 RUP,具體到細部適合 xp
12.用例分 ____ 用例 、____ 用例兩種
業務 、系統
13.使用者分三大類 ____ 、____ 、____ 。
真實的人 、其他系統 、一些可以運行的進程
14.圖 5-1
15.對於功能性需求的用例,如果沒有使用者,用例不應該 ____ ,也不應該 ____ ,如果找不到使用者,用例就肯定不是 ____。
自動啟動 、主動啟動另一個用例 、功能性需求
16.如果所有對系統有願望的人 ____ , 那么這個系統功能性需求就被確定下來。
要做的所有事情都找全了
17.需求是 ____ 無關的。
技術
18.做需求分析時要明確 ____ ?每個使用者的 ____ 是什么?
有多少個使用者 、願望
19.如何確定使用者?詢問那些問題有助於確定使用者?
1)從系統邊界內外的角度,通過回答問題確定使用者
(1)誰對系統有着明確的目標和要求並主動發出動作?
(2)系統是為誰服務的?
(3)誰對系統產生的結果感興趣?
2)從涉眾和崗位設置的角度回答問題以確定使用者
(1)誰提供 、使用或刪除信息?
(2)誰將需要該系統的支持以完成其日常工作?
(3)誰將使用系統的功能?誰對某個特定功能感興趣?
(4)在組織的什么地方使用系統?
(5)誰負責支持和維護系統?
3)從外部系統的角度回答問題以確定使用者
(1)系統有那些外部資源?
(2)系統需要處理那些硬件設備?
(3)那些系統將需要與該系統進行交互?
4)從系統內進程或定時做某項工作的角度
一般這種情況使用者就是定時器
20.小李打旅館客服,客服幫小李預定了客房,此處小李和客服誰是使用者?
小李
21.業務主角是指?
業務主角是使用者的一個衍生型,特別用於定義業務的使用者,在需求階段使用
22.業務范圍是指?
業務范圍指項目所涉及的所有客戶業務,這些業務有沒有軟件系統都客觀存在
23.系統范圍是指?
系統范圍是指軟件實現的那些對應於業務功能的系統功能
24.用以下方法驗證是否為業務主角?
業務主角的名稱是否是客戶的業務術語
業務主角的職責是否在客戶的崗位手冊里有對應的定義
業務主角的業務用例是否都是客戶的業務術語
客戶是否對業務主角能順利理解
25.通過哪 3 個問題確定系統邊界,以區分業務主角和業務工人?
(1)他是主動向系統發出動作的嗎?
(2)他有完整的業務目標嗎?
(3)系統是為他服務的嗎?
26.使用者與涉眾的關系?
(1)並不是所有的涉眾都是系統的使用者
(2)使用者是涉眾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