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il=0.0254mm
1,英文輸入法A建,對齊方式。
2,焊盤,過孔區別
作為安裝孔時,焊盤和過孔在內孔覆銅上有區別,焊盤的內控通過設置屬性可以沒有覆銅,而過孔不可以。如果選中焊盤屬性Advanced標簽下的plated選項,則表示焊盤的內孔帶覆銅,反之表示焊盤的內孔不帶覆銅。
過孔是圓的,焊盤可以任意形狀。
3,top layer 頂層 top overlay 頂層絲印層
4,pcb庫創建-英文輸入法M建,移動,翻轉等。
原理圖器件翻轉-鼠標左鍵拖動,英文輸入法,x,y鍵。
5-SOP-8封裝,是屬於貼片封裝。圖二是DIP-8封裝,是屬於直插封裝
6—分屏操作,菜單欄單擊右鍵,垂直分布 交互式布局 tools-交叉選項模式(cross select mode),原理圖,pcb都打開。
7-pcb旋轉器件,選中器件,按住鼠標左鍵,單機空格
原理圖旋轉,選中器件,單擊空格
8-定義pcb尺寸:keep out 層繪制板框-設計-板子形狀-按照選擇對象定義
雖然Mechanical1 與 KeepOutlayer畫出來的線的顏色是一樣的。但是通常KeepOutlayer做為禁止電氣連接,現在已經成了習慣99%的人拿KeepOutlayer當Mechanical1 來用,就所謂的板框,不過制板廠也已經習慣了,也默認KeepOutlayer是板框。
Mechanical1 機械層,它也可以做為板框來用,但是燒友們都默認它來做綁定線來用,廠家也是這么默認的。所以這些都已成為習慣。
9-pcb 接觸線,快捷選擇,快捷鍵:s-L。
10—原理圖批量添加封裝——工具,封裝庫管理器
11-移動器件到背面:雙擊,然后layer設置為另一面即可(快捷鍵,拖動時,按L)
12-快捷鍵查看或者設置:右鍵top空白處,選擇customize即可進去。
13-將mil切換到mm,那么選擇 View-Toggle Units 。單位就從mil切換到了mm。快捷鍵:q
14-project》project options,進入設置錯誤檢查界面,可以設置我們想檢查的東西的報告,error reporting:常用的四個類型:
(位號重復)duplicate part designators:設置成嚴重錯誤類型;
(網絡懸浮)floating net labels&floating power objects:設置成嚴重錯誤類型;
(單端網絡)nets with only one pin:設置成嚴重錯誤類型;
15-原理圖中的器件的封裝,添加時,在pcb library里面一般設置成any,這樣就減少出現封裝庫路徑找不到的情況。
16-規則管理器:design》rules (規則優先級設置:比如1:選中clearance,點擊窗口最下面的priorities,則進入edit rule priorities,可以查看和改變優先級)
常用規則設置:
1,clearance:a,一般間隙6mil滿足大部分pcb制造工藝(first match:all second match:all)
b,鋪銅的間隙,10mil(custom query:query builder=》in polygon(表示銅皮))(first match:inpolygon second match:all)
c,銅皮到過孔間隙,6mil,(first match:isvia second match:inpolygon)
2,width:a,信號線,一般可以6mil(all)
b,電源線,一般10-15-60mil(net class-我們新建的power class)
3,routing via style:一般24-12mil(all)
按照經驗PCB常用過孔尺寸的內徑和外徑的大小一般遵循X*2±2mil(X表示內徑大小)。比如8mil內徑大小的過孔可以設計成8/14mil、8/16mil或者8/18mil;比如12mil的過孔可以設計為12/22mil、 12/24mil、12/26mil;
一、過孔的寄生電容和電感
過孔本身存在着寄生的雜散電容,如果已知過孔在鋪地層上的阻焊區直徑為D2,過孔焊盤的直徑為D1,PCB板的厚度為T,板基材介電常數為ε,則過孔的寄生電容大小近似於:C="1".41εTD1/(D2-D1)
過孔的寄生電容會給電路造成的主要影響是延長了信號的上升時間,降低了電路的速度。舉例來說,對於一塊厚度為50Mil的PCB板,如果使用的過孔焊盤直徑為20Mil(鑽孔直徑為10Mils),阻焊區直徑為40Mil,則我們可以通過上面的公式近似算出過孔的寄生電容大致是:
C="1".41x4.4x0.050x0.020/(0.040-0.020)=0.31pF 這部分電容引起的上升時間變化量大致為: T10-90=2.2C(Z0/2)=2.2x0.31x(50/2)=17.05ps
從這些數值可以看出,盡管單個過孔的寄生電容引起的上升延變緩的效用不是很明顯,但是如果走線中多次使用過孔進行層間的切換,就會用到多個過孔,設計時就要慎重考慮。實際設計中可以通過增大過孔和鋪銅區的距離(Anti-pad)或者減小焊盤的直徑來減小寄生電容。
過孔存在寄生電容的同時也存在着寄生電感,在高速數字電路的設計中,過孔的寄生電感帶來的危害往往大於寄生電容的影響。它的寄生串聯電感會削弱旁路電容的貢獻,減弱整個電源系統的濾波效用。我們可以用下面的經驗公式來簡單地計算一個過孔近似的寄生電感: L="5".08h[ln(4h/d)+1]
其中L指過孔的電感,h是過孔的長度,d是中心鑽孔的直徑。從式中可以看出,過孔的直徑對電感的影響較小,而對電感影響最大的是過孔的長度。仍然采用上面的例子,可以計算出過孔的電感為: L="5".08x0.050[ln(4x0.050/0.010)+1]=1.015nH
如果信號的上升時間是1ns,那么其等效阻抗大小為:XL=πL/T10-90=3.19Ω。
這樣的阻抗在有高頻電流的通過已經不能夠被忽略,特別要注意,旁路電容在連接電源層和地層的時候需要通過兩個過孔,這樣過孔的寄生電感就會成倍減少。
二、如何使用過孔
通過上面對過孔寄生特性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在高速PCB設計中,看似簡單的過孔往往也會給電路的設計帶來很大的負面效應。為了減小過孔的寄生效應帶來的不利影響,在設計中可以盡量做到:
1.從成本和信號質量兩方面考慮,選擇合理尺寸的過孔大小。必要時可以考慮使用不同尺寸的過孔,比如對於電源或地線的過孔,可以考慮使用較大尺寸,以減小阻抗,而對於信號走線,則可以使用較小的過孔。當然隨着過孔尺寸減小,相應的成本也會增加。
2.上面討論的兩個公式可以得出,使用較薄的PCB板有利於減小過孔的兩種寄生參數。
3.PCB板上的信號走線盡量不換層,也就是說盡量不要使用不必要的過孔。
4.電源和地的管腳要就近打過孔,過孔和管腳之間的引線越短越好。可以考慮並聯打多個過孔,以減少等效電感。
5.在信號換層的過孔附近放置一些接地的過孔,以便為信號提供最近的回路。甚至可以在PCB板上放置一些多余的接地過孔。
6.對於密度較高的高速PCB板,可以考慮使用微型過孔。
4,solder mask expansion:一般2.5mil(all)阻焊,防止綠油覆蓋焊點
5,polygon connect(雙層板沒有副板,所以不用設置power plane):a,一般是電源鋪銅,所以air gap width=15mil,conductor width=30mil,all-all
b,過孔,direct connect,is via-all
6,silk to silk clearance:一般2mil
7,silk to solder mask clearance:一般2mil
17-DRC檢查:tools》design rules check:DRC復位-tools》reset error markers(快捷鍵:t-m)
做簡單板子,比如不需要自動布線的等,在導入完成之后,推薦設置:在rules to check
中,只剩下electrical里面的要全部勾選之外,其他的都取消勾選。(其他的不必要檢測)
18-英文輸入法,n:飛線顯示與關閉,可以選擇單個器件或則全部。
隱藏電源線飛線:1,將電源net新建一個類 2,右下角點擊pcb,顯示pcb 3,net項里面,可以看見有我們的net class。(選擇我們建的net class,將normal 改為mask,則會高亮選擇的net,右下角clear,清除高亮)。右鍵 該net class-connections隱藏或則顯示該網絡集的飛線。勾線nets(0 highlighted)相應網絡,則器件該網絡端口會標識出來,在netlist中修改相應網絡的顏色后,會顯示為我們設置的顏色。
19-arrange components inside area:在alignment tools里面,將選中的器件集中在選中的框里面。雙擊器件將該器件locked,該器件
則不移動進去。操作:選中想移動的器件,使用arrange components inside area命令。(tools 里的 component placement 里面)
20-place》dimension:畫尺寸,可以用來測量。按空格鍵旋轉。
21-器件text縮小,位置放置:選中一個器件text-右鍵-find similar object-string type=same-ok-pcb inspector-text height&text width=(推薦10mil&2mil),此時已經縮小。
然后全選器件-align-position component text-選擇放置位置(推薦居中)-ok
22-Altium Designer原理圖元件和PCB元件互相定位:使用快捷鍵:“T”+“C”然后點擊要定位的元件即可。(pcb點擊clear 清除高亮)
23-單層顯示,pcb editor-board insight display-available single layer modes:
hide other layers:勾選
gray scale other layers:不勾選
monochrome other layers:勾選
然后pcb設計里面,shift+s:切換
24-拖動器件,按方向鍵能移動器件,可以用來微調。
25-鋪銅:place polygon plane,進入polygon pour,(hatched:線寬大於格點,表示實心銅),選擇網絡后,ok,即可。從新灌銅--選中銅皮,
右鍵-polygon actions-repour select即可。
整板鋪銅:(DRC不過,可以從新灌銅試一下)1:用上面的方式,手動。2:在keep out layer選擇板框線,然后tools-convert-create polygon from selected primitives。
銅皮割除:place-polygon pour cutout(從新灌銅之后就ok了)
26-PCB高亮顯示網絡:類型1:1.軟件右下角,PCB——>PCB.或則2.View——>workspace pannels——>PCB——>PCB.
然后選擇nets即可選擇設置了。clear 清除
類型2:按住ctrl,然后鼠標選中網絡,就可以高亮顯示網絡。‘[’減暗,‘]’增亮
27-view configurations打開:design-board layers&colors 快捷鍵:L
28-層次原理圖,就是頂層一個設計文件,頂層文件表示功能模塊,其余模塊分別用一個小方塊,也就是sheet symbol表示,有幾個sheet symbol就表示有幾個子原理圖文件。端口 sheet 使用sheet entry,sheet內部使用 port,名字與sheet entry一樣。編譯一下工程,原理圖排序就自動調整好了。
在頂成文件中,不同sheet symol代表不同的原理文件,通過雙擊某一個sheet symbol來更改子模塊原理圖的文件名,方便設計工作。還有頂層文件中模塊方塊的顏色,邊界框、大小等都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設置,不同模塊之間的連接可以采用常規的線路連接,place--wire方式,也可以采用網絡標號方式,place---net label,兩種方式是等效的,不過線路連接通常用在簡單的電氣連接情況下,如果有多個節點連接在一起,建議使用net label方式,更加方便。
29-pcb測距離,快捷鍵:ctrl+m。clear清除
30-ORC檢測時,出現modified polygon:polygon not repour after edit時,可以tool-repour-repour all,在灌一次銅。
31-添加淚滴:tools-teardrops。
32-自定義快捷鍵:
a.找到需要設定快捷鍵的功能項
b,按住Ctrl鍵點擊所選功能項,打開Edit Command窗口
c,打開Edit Command窗口后,單擊選擇Alternative選項;在鍵盤中輸入需要設定的快捷鍵,並點擊OK.
選擇Alternative選項后,直接在鍵盤中輸入需要設定的快捷鍵(此處為" ` ");
此時在Currently in use by中會顯示快捷鍵目前所對應的功能(在此例中表示“ · ”目前是Clear功能的快捷鍵);
假如快捷鍵已有對應的功能,建議選擇另一種快捷鍵或取消原來的快捷鍵后再進行設定,因為當一種快捷鍵對應兩種功能后,不清楚輸入快捷鍵后軟件啟用的是哪項功能;
設定完成后點擊OK即可;
取消快捷鍵:在Alternative選項中,點擊下拉,選擇None即可;
注意,None選項在下拉選擇菜單中的第一項;
33,設置多層板:
點擊Design 的 layer stack manager設置層
34,pcb板居中顯示
CTRL + A 之后 選中元件按住鼠標左鍵 進行位置調整
35,pcb開窗
top層開窗,只需要在top solder層place lines 覆蓋top 層相應要開窗的跡線;bottom層則在bottom solder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