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print 輸出不換行(2 和 3 處理方式 不一樣)


2.7 
 
正常情況下print輸出的時候會自動進行換行處理,我們肯定有時候會有輸出不換行的需求,
下面開始介紹如何不換行輸出:
例子:
print("hello world"),
在python2.7下只要在print的()外加一個,就可以實現不換行
注意括號的逗號,
如果要輸出后既不換行 又要有連接符號(如, 。 -  /  *)就需要  print(),"-",
3
在python3下是 ,end=“”來解釋。
 
看看下面詳細的例子:
 
需求:打印五個字符,在一行上

代碼:

i = 0

while i< 5 :

i += 1

print(i,end='')

結果: 1 2 3 4 5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加一個end="" 就不換行了,就打印在一行上了呢?首先,我們要聊一聊print()這個內置函數了,它有哪些具體的參數呢?請看列表

 

 
通過函數參數我們可以看到。print()函數里面是默認換行的,具體換行參數是end="\n"。so,如果我們把參數end="\n"換成end=''相當於去掉了換行符\n ,你可以試想一下,現在輸入的不是程序,而是你自己的打字,12345是不回車的。但是如果你輸入的是1\n ,就換行了。補充個知識點,在windows系統中,\n表示換行,n是new line 的縮寫,\r表示回到行首,表示回車。具體的歷史典故呢橋哥也是在不斷的摸索當中,但是我找到了一個來源,同志們可以參考一下。\r是回車符,\n是換行符
計算機還沒有出現之前,有一種叫做電傳打字機(Teletype Model 33)的玩意,每秒鍾可以打10個字符。但是它有一個問題,就是打完一行換行的時候,要用去0.2秒,正好可以打兩個字符。要是在這0.2秒里面,又有新的字符傳過來,那么這個字符將丟失。
於是,研制人員想了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在每行后面加兩個表示結束的字符。一個叫做“回車”,告訴打字機把打印頭定位在左邊界;另一個叫做“換行”,告訴打字機把紙向下移一行。
這就是“換行”和“回車”的來歷,從它們的英語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一二。
后來,計算機發明了,這兩個概念也就被般到了計算機上。那時,存儲器很貴,一些科學家認為在每行結尾加兩個字符太浪費了,加一個就可以。於是,就出現了分歧。Unix 系統里,每行結尾只有“<換行>”,即“\n”;Windows系統里面,每行結尾是“<回車><換行>”。就這樣吧,具體的我也不了解,有知道換行原理的小伙伴,我們可以探討一下人生哦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