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么要搞長沙.NET技術社區(二)
某種意義上講,長沙和中國大部分內地城市一樣,都是互聯網時代的燈下黑。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公司,例如最近發布的中國互聯網企業一百強中沒有一家湖南或者長沙的公司就是明證。
然而長沙並非沒有互聯網人,在麓谷幾十萬計的IT 從業人員就是明證。即便如此,長沙依然是一個互聯網氛圍很不好的城市。
表面上看互聯網氛圍是一個不可度量的東西,有人說他不過是許多公司的所說的企業文化一般,都是看不見,摸不着,大概只存在於老板的PPT 和公司吹過的牛逼里面。但是在互聯網思維飛速發展的今天,他實際上已經深深的影響了我們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對於IT 領域來說,更是如此。近多少年來,但凡是優秀的互聯網公司,都以封閉為恥,充分的利用開源社區營造的眾多基礎設施,為企業的飛速發展插上了無窮想象力,在企業獲得成功之后,再通過同樣的開源的形式,將技術回饋社區,影響了許多同樣需要基礎設施的其他企業,如此周而往復,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完善的閉環。除此之外,這些公司也會定期的組織技術分享,讓開發者積極的了解技術的同時,也加深了許多對目標企業的好感。因此,做開源和做社區,實際上對開發者社區和企業來說是互利互惠的好事。
與北上廣深杭相比,長沙並沒有那么多做開源和分享技術的企業,但也充滿了無窮潛力。這也是多少年來,長沙唐胡子俱樂部把營造互聯網氛圍當作使命的主要原因,實際上到目前為止,他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從QQ群,微信群開始,到線下的活動基地,他已經成功舉辦了數十次互聯網類型的分享。而且前每個月都會組織各種類型的技術活動或互聯網活動,惠及了不少互聯網從業人員。尤其是2018年4月份,由俱樂部舉辦的岳麓峰會-互聯網技術CTO專場,更是成為地區矚目的焦點。當時報名人數一度突破三千人,而參與聆聽技術分享的互聯網從業人員超過一千人。借着岳麓峰會的東風,為了將互聯網技術分享落到實處,俱樂部又發起成立了長沙互聯網活動基地。去年筆者曾經作為唐胡子俱樂部的成員參與了眾多長沙互聯網活動,並深度參與了互聯網活動基地的建設過程,深知互聯網社區運營之艱難,尤其是要做落地的互聯網技術社區,更是難上加難。
為了讓社區落地,我們打算成立技術社區,並從.NET社區開始。非常有幸,我認識了一群優秀的開發者,他們非常也願意參與社區的建設。同樣非常有幸,我們獲得了來自全國各地微軟.NET俱樂部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作為這個時代最美麗的開發者微軟MVP們,例如蘇州俱樂部的潘老師,深圳.NET俱樂部的張隊長、廣州俱樂部的葉老師和陳老師,上海俱樂部的汪老師,微軟的許老師等等,他們都非常支持我們的決定。來自蘇州的潘老師甚至把蘇州的經驗無條件的全部分享給我,讓我能夠更加直觀的了解到組建社區的基本流程。為此,我們開始了從設計到實踐的全過程。
於是,我們把群拉了起來,並打算開始逐步的進行下一步計划。不到一周時間,我們的微信群已經擁有將近600位成員,去掉重復的,還有560人。當然,我們的群獲得了短期的活躍,然后第二天、第三天熱度就急劇的下滑了。因為,大概是我們不想做水群。我們究竟打算怎樣來建一個怎樣的社區,后面幾篇再分享。
建群只是第一步,后期還有一萬步。建一個群,或者建一萬個群,沒有落地都沒有任何價值,只有落地才是王道。而究竟怎么落地?我們需要大家的積極參與,例如現在,為我們提建議,可以讓我們能更好的規划我們的未來。也期待大家一起加入分享者的行列,讓我們共同把社區經營好。
2018年我的朋友嘉鵬寫了一首詩,正文是這樣的。
余常踱步而思,
社群之發展,
該如天公作法,
雷厲風行。
又該如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余又常想古人聖言,
逝者如斯,白駒過隙。
滄海桑田,朱顏易改。
古人懸梁刺股,
縱使白發葬青絲,
不可荒嬉學仲永。
我輩中人,
當敏,
而好學,
方無悔矣。
縱觀古今社群之流,
盛蔚乎如菁英薈萃之泰山。
草芥兮不潔庭廡。
社群之路,任重而道遠。
當此盛世,
當炳開放,平等,迅疾,協作,分享,
之互聯網精神。
以精師長技為本心,
以廣納益友為心念,
以開拓創新為旗幟,
以繁盛星網為目標,
合抱生於毫末,
九層起於累土。
星城之精英,當聚於此,共襄盛舉。
奇花初綻,矞矞皇皇!
干將發硎,有作其芒!
縱有千古,橫有八荒。
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未來可期!未來可期!
說那么多,都是為了繼續征集問卷調查,請長沙.NET社區的開發者們百忙之中抽空填寫問卷。非常感謝。
https://www.wjx.top/jq/3472188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