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證測試用例的覆蓋率


The world is big and life is short . Live the life the way  you want .
世界很大 生命很短,要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呀才行

在這里對測試過程中如何保障覆蓋率做個簡單的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測試需求分析需全面

     需求分析分兩步:

     1.測試需求的來源

    1)顯式需求

      a.原始需求說明書或需求矩陣列表

         b.產品規格書

      c.軟件需求文檔

       d.有無繼承文檔

      e.經驗庫

      f.通用的協議規范

    2)隱式需求

      用戶的主觀感受,市場的主流觀點,專業人士的評價分析

   2.需求分析,產生測試需求文檔

    將不同的需求來源划分成一個個需求點,針對每一點進行測試分析:

      1)界定測試范圍

      2)利用各種測試設計的方法差生測試點

    在測試方面,注意:

      1)分析出口入口。從入口分析,將可能出現的環境,條件,操作等內容分類分類組合,然后根據測試達人的方法進行整合,逐一驗證。從出口分析,將可能出現的結果進行統計,根據結果的不同追根溯源,再找到不同的操作以及條件等內容,統計成文檔,逐一驗證。

      2)多種測試手法的學習和使用。大家可能更多的關心測試方法,但是具體操作的手法也是需要注意的。畢竟測試方法比較容易找到,各位大人都很熟悉。如果每個人不同的測試手法總結出來並在自己的測試實施中加以使用,可能會受到意想不到的成果。

    在測試流程方面,可做如下注意:

      1)初期做好需求分析。將需求主鍵細化到小功能點,針對每個功能點進行測試設計。對於完成的測試設計文檔,經過項目相關人員的檢查評審,做成需要的初稿。

      2)在測試過程中,根據需求變更和具體測試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完善測試設計文檔。

      3)測試執行結束后,對於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其中包含自己本身發現的問題,也可能會有客戶提出的問題。將總結出來的結果同和到測試設計當匯總去,進一步完善測試設計文檔。

    對於一次測試,是不可能有覆蓋度全面的測試的。需要多次去總結積累,才虧是測試越來越全面。

     在測試思維方面,可做如下注意:

      1)測試全面不等於全面測試。不同階段對於軟件測試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在前期版本中,對於不重要的畫面問題或是細小的功能問題就不需要關心。但是在驗收階段,這些內容可能更需要注意。

      2)學無止境,只有不斷的去學習不斷的去思考,才能使自己的測試能力更強,測試對象的全面性也更完善。

  二、當測試需求分析完成,並且想成文檔后,要進行測試需求評審,保證需求的准確性以及完整性。

  三、測試需求完成以后,可以根據測試需求設計測試用例。

    要保證測試用例能夠全面覆蓋測試需求,要包含所有的情況。

    測試用例設計上分為單功能測試用例和測試場景設計,單功能測試覆蓋的需求中的功能點,測試場景覆蓋需求中的業務邏輯。

    在設計測試用例的時候,可以使用多種測試用例設計方法。

    •  首先進行等價類划分,包括輸入條件和輸出條件的等價划分,合理設置有效等價類和無效等價類,這是減少工作量和提高測試效率最有效的方法。
    •  必須使用邊界值分析,經驗表明,這種方法設計出的用例能發現很多程序錯誤。
    •  可以使用錯誤推測法追加一些測試用例,這需要依靠智慧和經驗
    •    對照程序邏輯檢查已設計出的測試用例的邏輯覆蓋度,如果沒有達到覆蓋標准應當再補充足夠的測試用例。

    •   如果程序的功能說明中含有輸入條件的組合情況,一開始就可選因果圖和判定表驅動法。

    • 對於參數配置類的軟件,要用正交試驗法選擇較少的組合方式達到最佳效果。

    • 對於業務流清晰的系統,可以利用場景法貫穿整個測試方案過程,在案例中綜合使用各種測試方法。

      當測試用例設計完成后,要組織測試用例的評審,這樣可以吸取別人的意見,減少遺漏,補全測試用例。

   

  四、  測試用例編寫完成后,就是測試執行,

    ● 測試用例執行100%覆蓋。

    ●在測試執行過程中,要繼續對測試用例補充完善,確保提高測試覆蓋率。

  五、  在整個測試過程中,需求都是不可能不變的,所以要及時的更新測試需求、測試用例。

  六、  要將測試需求、測試用例以及發現的bug關聯起來,便於管理和跟蹤,同時也便於查看覆蓋率。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