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從以下四個方面,闡述風控管理平台的建設:
二. 技術架構
三. 業務架構
四. 系統難點
一. 架構演進
將公司內部風控系統從業務代碼為主的風控架構改造為了平台化為主的2代架構,進而改造成為動態化及離線數據模型化的2.5代架構,正在向深度學習,在線數據模型的3代架構上演變。
二. 技術架構
首先來看目前風控的技術架構,從業務及架構層面將風控划分為五大體系:分別是存儲體系,識別體系,支撐體系,運營體系,數據計算體系。
其中存儲體系包括hbase,mysql,redis,es,hive,實際上都利用了現有的框架或開源項目。
識別體系包括控制平台(控制系統,批處理系統,決策系統,總線系統),處罰平台(處罰系統),分析平台(規則系統,模型系統), 數據平台(數據系統,運營數據系統)。
支撐體系主要是指后台配置系統。
運營體系主要是指風控運營系統,kibana報表系統。
數據計算體系主要指大數據及離線計算平台及基於其上的數據分析業務。
其調用關系如下圖:
三. 業務架構
其次,來看整個系統的業務架構。目前已經初步具備的
業務能力有,營銷作弊,交易欺詐,登錄注冊防控,內容防控
數據模型能力有,用戶畫像及風險評級,關聯反查,風險大盤,各類報表等
運營能力有,用戶預警,商戶預警,案件審核,綜合信息查詢
並且基於現有的數據,分類整理並形成了自身的數據資產,分別為名單類,用戶類,設備類,環境類,位置類。
四. 系統難點
靈活高效的接入:通常只有1周甚至更短時間,業務復雜多樣;如何減少發版失誤和事故
極短的響應時間:業務通常只給100ms,最多200ms的超時
並發吞吐要求高:接入業務較多,調用量大;有的業務用風控抵擋攻擊
大量數據處理:數據量相對較大,如何有效利用;數據查詢回溯要求較高
對抗升級:攻擊者不停猜測內部規則;數據如何為對抗服務
大促穩定性:如何保證調用量增加后不宕機;如何在出問題情況下依然服務
參考文章:
https://blog.csdn.net/liweisnake/article/details/78786822
https://wenku.baidu.com/view/d533064f482fb4daa58d4bd0.html
https://www.jianshu.com/p/80cee9866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