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ice2019都有哪些強大功能


前陣子是微軟一年一度的Ignite大會。而其中最引人注目、也是與我們一般人最息息相關的消息,當然是Office 2019的正式發布

盡管Office 2019所更新的功能,對於Office 365的訂閱用戶而言,已經稱不上什么新鮮事;但對於遲遲未訂閱O365的Office 2016(甚至更早版本)的使用者來說,可說是一大福音。

它涵蓋了Office365這三年以來的重磅更新,讓更多Office使用者無須每年花錢訂閱,也能享有這些望眼欲穿的新功能。

以下就讓我們來盤點,相較於2016版,Office 2019新增了哪些強大的功能吧。

 

新版Office 2019的啟動畫面

 

 

我們先來談談PPT 2019中所新增的功能。

主要是以打造沖擊力更強的演示為目標的「平滑切換」「縮放定位」功能,另外也先介紹在PPT、Excel和Word的「插入」選項卡都具備的「3D模型」和「圖標」。

 

平滑切換

提到蘋果的演示軟件Keynote的動畫效果「神奇移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在Office 2019之后,PPT也加入了同樣的效果,也就是頁面間的切換動畫─「平滑」。

 

切換動畫中的「平滑」

 

「平滑」的具體效果,在於讓前后兩頁幻燈片的相同對象,產生類似「補間」的過渡效果。

由於它不需要設置繁瑣的路徑動畫,只需要擺放好對象的位置、調整好大小與角度,就能一鍵實現「平滑」動畫。可說是相當高效的功能,同時也能讓幻燈片保持良好的閱讀性。

 

「平滑」的演示效果

 

平滑」的演示效果

 

除此之外,利用「平滑」搭配「裁剪」等進階技巧,還可以快速做出很多酷炫的動畫效果。例如:

 

 

縮放定位

如果說上述的動畫效果「平滑切換」取自Keynote的「神奇移動」,那接下來要介紹的「縮放定位」,就很類似於另一款演示軟件Prezi。

 

「縮放定位」功能

 

「縮放定位」是能跨頁面跳轉的效果。

在原有的PPT中,我們只能依照幻燈片順序來演示。

而在這項功能加入之后,你可以插入「縮放定位」的頁面,頁面中會插入幻燈片的縮略圖,讓你直接跳轉到相對應的幻燈片。對講者來說,是大大提升了演示的自由度和互動性。

 

「縮放定位」的演示效果

 

除了作為目錄或導覽頁來跳轉以外,你也可以為幻燈片做點設計,搭配「縮放定位」讓演示效果更加生動。

 

 

3D模型

如果說「平滑切換」和「縮放定位」這兩個強大的功能,還屬於演示軟件的范疇的話,那接下來要介紹的新功能「3D模型」,可說是演示軟件的一大突破。

當你打開PPT 2019,就能在「插入」選項卡中看到「3D模型」這個新功能。讓你能夠在PPT中插入3D模型。目前Office系列所支持的3D格式為fbx、obj、3mf、ply、stl、glb這幾種,導入PPT中就能直接使用。

 

插入「3D模型」

 

在插入「3D模型」后,你可以搭配鼠標拖曳,來改變它所呈現的大小與角度。而搭配前面所提到的「平滑」切換效果,則可以更好地展示模型本身。

 

「3D模型」的展示

 

除此之外,在PPT中的「3D模型」又自帶了特殊的「三維動畫」,包括「進入」、「退出」以及「轉盤」、「搖擺」、「跳轉」三種強調動畫。為「3D模型」添加它特有的「三維動畫」,可以讓你的演示更加生動活潑。

 

「3D模型」的動畫

 

 

SVG圖標

我們都知道圖像化表達比純文本能更快、更好地展示信息。因此,圖目標使用一直是PPT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以往由於PPT軟件的限制,我們只能在PPT中插入難以編輯的PNG圖標;如果要插入可靈活編輯的矢量圖標,就必須借助Ai等專業的設計軟件開啟后,再導入PPT中,使用上非常不便。

在Office 2019中,微軟為我們提供圖標庫,圖標庫中細分出很多種常用的類型,方便我們查找使用。你只需要以「插入─圖標」就能快速插入你需要的圖標素材。

 

插入「圖標」

 

此外,我們還能直接導入SVG這種最常見的矢量圖。同時可以藉由圖形工具中的「轉換為形狀」將圖標拆解開來,分別編輯它每一部份的大小、形狀和顏色。讓我們往后使用圖標時,都能有更好地去編輯它。

 

將圖標「轉換為形狀」

 

 

在談完PPT的新功能之后,接下來也簡單說說Excel 2019中,我們最容易用到的新功能。

 

漏斗圖

在以往要做出漏斗圖,我們往往需要對條形圖設置特別的公式,讓它最終能呈現左右對稱的漏斗狀。而在Excel2019中,我們只需要選中已輸入好的數值,接着依序點擊「插入─圖表─漏斗圖」,就能一鍵生成漏斗圖了。

 

「漏斗圖」的使用

 

地圖

在分析銷售數據時,往往會需要利用專業的軟件,在地圖上標以深淺不同的顏色來代表銷售數。

而這樣的圖表,在Excel2019中也已經可以一鍵生成了。你只需要先輸入好地區(最小單位為省),並輸入該地區對應的銷售額,接着以「插入─圖表─地圖」來插入地圖,就能夠直接用地圖來顯示各地區的數據了。

 

「地圖」的使用

 

由於默認顯示是世界地圖,你可以「右鍵─設置數據系列格式─系列選項─地圖區域」來調整所顯示的地圖的范圍。

 

多條件函數

當我們使用Excel函數時,IF函數肯定是使用頻率最高的函數之一。然而有時候需要設定的條件太多,以至於我們使用IF函數時,往往需要層層嵌套。

例如:

IF(條件A, 結果A, IF(條件B, 結果B, IF(條件C, 結果C, 結果D)))

 

IF函數

 

像這樣來寫條件式,基本上只要嵌套的三、四層,就有點頭昏眼花了,不知道用了多少個IF、多少個括號。但在Excel 2019中,已經有了IFS函數(加個S表示多條件),使用起來就直觀許多。

例如:

IFS(條件A, 結果A, 條件B, 結果B, 條件C, 結果C, 條件D, 結果D)

像上面這樣的「條件─結果」可以寫上127組,想想如果是用原本的IF函數該有多可怕……

 

IFS函數

 

與IFS函數比較類似的多條件函數,還有MAXIFS函數(區域內滿足所有條件的最大值)和MINIFS函數(區域內滿足所有條件的最小值);此外,Excel 2019還新增了文本連接的Concat函數和TextJoin函數。這邊就不詳談,留待大家自行挖掘啦。

 

 

在PPT和Excel之后,我們來看看Word的更新。除了在PPT篇就提到過的「圖標」和「3D模型」以外,Word最主要的新功能,都是偏向閱讀類的,主要有:橫式翻頁、沉浸式學習工具、語音朗讀等。

 

橫式翻頁

「視圖─頁面移動─翻頁」可以開啟橫式翻頁的功能(原先是默認為垂直),算是模擬翻書的閱讀體驗,非常適合使用平板的用戶。

但如果你是使用一般計算機來開啟Word文件,由於「翻頁」后,豎直的排版會讓版面縮小,而且無法調整畫面的縮放。如果文字本身就比較小,反而會變得難以閱讀。那該怎么辦呢?我們可以用下一個提到的功能「學習工具」。

 

橫式翻頁

 

學習工具

在Word 2019的新功能里,「學習工具」可說是一大亮點。你可以從「視圖─沉浸式─學習工具」來開啟「學習工具」模式。

 

學習工具

 

進入「學習工具」模式后,你可以調整「列寬」、「頁面顏色」、「文字間距」、「音節」和「朗讀」,而這些調整除了方便你閱讀內容以外,並不會影響到Word原本的內容格式。當你想結束閱讀,直接點擊「關閉學習工具」就可以退出此模式了。

 

列寬:文字內容占整體版面的范圍

頁面顏色:改變背景底色,甚至可以反轉為黑底白字

文字間距:字與字之間的距離

音節:在音節之間顯示分隔符,不過只針對西文顯示

朗讀:將文字內容轉為語音朗讀出來

 

「學習工具」界面

 

語音朗讀

除了在「學習工具」模式,可以將文字轉為語音朗讀以外,你也可以直接在「審閱─語音─朗讀」開啟「語音朗讀」功能。

 

語音朗讀

 

開啟「語音朗讀」后,在畫面右上角會出現一工具欄。你可以點「播放」由鼠標所在位置的文字內容開始朗讀;可以點「上/下一個」來跳轉上下一行朗讀;也可以開啟「設置」調整閱讀速度或選擇不同聲音的語音。

 

「語音朗讀」工具欄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在Office 2019中,的確已放入絕大部分更新於Office 365的功能。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Office 2019就能讓我享有這些強大的新功能,為什么還要每年花錢「租」Office 365呢?有以下三點值得注意:

1. Office 2019只支持Windows 10,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微軟系統還是Windows 7/8甚至更舊的版本,是無法使用Office 2019的。

而Office 365則沒有這樣的限制。

2. Office 2019在未來不會再有功能的升級,只有訂閱Office 365的用戶會持續更新。

3. 部份Office 365的功能,在Office 2019中是沒有的。

例如:PPT中的智能設計功能「設計靈感」,就沒有同步在Office 2019出現。此外,一些Office 365近期升級的功能,也沒有一起在Office 2019更新。

 

以上是對這次微軟推出Office 2019正式版的整理,希望對還在猶豫是否更新版本的你有所幫助。

最后還是得說,Office都已經升級到2019版了。如果你還在使用2013版,甚至是更古老的2010、2007,那還是請把握這次機會,幫你的Office軟件升級吧。

畢竟,好的工具對我們工作效率的提升是有很大幫助的。相信你升級后一定也會覺得物超所值。



作者:一周青年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65e218ba73b5
來源:簡書
簡書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並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