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9日注:這篇文章原先發在自己github那邊的博客,時間是2016年7月7日,可惜在博客園這邊不能修改發布時間。)
放假伊始,老大訂購了兩台服務器,一台是Dell的R630,用於其他老師的實驗室計算用途,另一台則是Gen8,並且一口氣把想買的配件全部搞回來了,於是在假期的第一周就摸上了這台非常舒適安靜的Gen8啦,本文主要寫我們的改裝計划以及虛擬化的部署過程,而在后面的計划中,我將虛擬服務器的部署過程交給了小朋友們當做練習,讓他們熟悉Linux服務器。
老大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凡是先談項目需求,對,在列出裝機配置之前,我們先來說說這次的需求,其實主要目的就是玩,Chiphell上面有一票子大神們兩年來一直在各種折騰Gen8,然后在暑假之前工作室有兩位師兄也湊單買了一台普通的Gen8,然后老大表示忍耐不住了,當即決定下單高配版,外加內存硬盤固態全部買齊,給我們這些小弟們玩!不過玩歸玩,說到底其實還是利用它的存儲,將高清資源集中在一起,方便工作室的小伙伴一起共享。
好了,先上配置單!
接下來來說說整個的改裝和部署過程,由於我們對硬件沒有強烈的痴迷,所以只是做了簡單的改裝。
1. 連接網線接入網絡,其中iLO以及一個網口接入內網,將一個網口接入路由器。
2. 原裝服務器有8GB的內存,另外加上1條8GB內存,構成16GB雙通道。
3. 4塊西數企業級硬盤,全書放入硬盤籠內
4. 將固態硬盤裝進光驅位內,然后將Gen8的光驅拆出來,裝入后,由於沒有螺絲位可以加固,我采用的方案是利用透明膠將其完全的固定,效果還是不錯的,然后轉接器將光驅的SATA轉為標准的SATA,與服務器的配線匹配。
5. 將SATA線插在下面的SATA接口中,然后4pin的電源公線和母線接緊,然后通過服務器自帶的理線孔理線,接上電源線,顯示器以及鍵盤鼠標。
6. 開機,服務器顯示正在初始化中。
7. CPU初始化完成后,開始進入HP特有的初始化界面。
8. 第一步決定先配置磁盤陣列。
9. 進入HP Smart Storage Administartor
10. 進入陣列卡管理界面,配置陣列。
11. 由於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已經配置過一次機械盤,B120i的陣列卡比較低級,只能配置RAID0和RAID1以及RAID10,因此對於4塊機械盤配置的是RAID10,SSD就直接RAID0了,SSD也要配置RAID,個人認為原因是在BIOS界面中我們選擇的硬盤模式為RAID,在一般的主機中,我們可以選擇AHCI或者Legacy作為硬盤的配置模式,而在服務器中,由於有陣列卡,因此會多了一種可以進行配置。
12. 配置SSD的性能參數,相比於一般的陣列卡來說,比如像LSI MegaRAID 9260 8i,在這里可選的參數就比較少了,沒有了如讀寫策略的配置,不過也夠用了。
13. 配置完畢
14. 重啟以后進入iLO的網絡配置,這個根據工作室內網的規划,決定使用這個10.86.1.8這個地址,進入Network選項卡里面配置
15. 將DHCP關掉以免引起沖突,配置DNS名稱
16. 再次重啟后能根據Fn鍵的提示進入到服務器最重要的環節,也就是它的Intelligent Provisioning,這里有兩個部分可以進行選擇,分別是硬件維護以及安裝系統。
17. 點開硬件維護的界面看看。
18. 返回到Intelligent Provisioning的初始界面,選擇Configure and Install,進入到安裝選項,這里要注意的是選擇system software update選擇skip update,不然安裝時還要與網絡上的服務器通信,大大增加安裝時間。
19. 由於老大的需求是要做虛擬化,選擇了ESXi5.5,這里要注意的是要選擇Customize,然后USB安裝。一開始接觸這台服務器的時候為了安裝虛擬化操作系統還是花費了不少功夫,查了不少文檔以及chiphell上面大觸們的教程,最終成功的方案是,HPE5.5的iso。ISO下載鏈接:http://www8.hp.com/us/en/products/servers/solutions.html?compURI=1499005#tab=TAB4
下載以后不需要刻錄成啟動盤,直接將ISO放入U盤即可!
20. 在這一步看到了我們放進去的ISO,雙擊它,會自動進行掛載,然后在右下角就能看到有繼續的過程,因為我在寫文章的時候已經安裝過一次了,所以就不點了,正常來說安裝的時間不到3分鍾,我第一次安裝的時候試過安裝了一個下午都沒行,后來才發現是自己把ISO做成了啟動盤,后來是重新下載鏡像,直接放進去做成功的。
21. 安裝完畢后再次重啟,就能看到虛擬化底層的界面了。
22. 接下來隨便拿一台同網段的機器,下載vSphere Client 5.5,安裝。
23. 安裝完畢后就能打開這個界面了,輸入給Gen8分配的地址,注意這里不是使用iLO的地址哦,應該這樣子說,必須給Gen8這台服務器一個地址,如果需要iLO進行管理,則另外需要給iLO一個地址。
24. 登錄進去以后就能看到vSphere的界面了。
25. 查看配置,在寫文章之前我已經掛載了機械盤進去了,因為光驅和轉接頭晚了幾天到的緣故,現在掛載SSD。
26. 在配置這里我們能看到有兩塊本地的存儲,我們需要將新增加的SSD初始化進入底層。選擇添加存儲器。
27. 接下來就比較簡單了,就基本是一路下一步就可以添加好了。
28. 最后根據師兄的建議弄了一個和內存大小一樣的SSD緩存。
總結:總體來說,這是個最為簡單的配置方案,由於還沒測試磁盤讀寫性能怎么樣,因此對於BIOS中的設置基本以默認為主,待小朋友把Linux ftp服務器部署好以后再慢慢的測試性能,根據性能可能會不斷重新部署ESXi系統,也正好給小朋友們練練手部署這個系統。
(2019年2月19日注:沒想到時間過得那么快,Gen8已經在工作室投入生產環境2年多了,這2年多以來,2016-2017年我是比較關注Gen8的使用情況,它作為FTP服務器的備用服務器還是非常的不錯的,在我畢業以后,Gen8還發生過硬盤損壞的情況,當時已有備份,所以沒有損失,現在據說Gen8是作為數碼組存儲拍攝的原片的用途,看上去挺好的,希望后面的網管組師弟師妹們能好好利用這台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