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xshell 連接到虛擬機,並且創建 一個redis目錄:
創建文件命令:mkdir 文件名
ls:查看當前文件里面的所有文件 - 使用xftp 將下載的linux版本 reids上傳動新建的redis目錄文件之中:
- 將上傳的redis 解壓:
打開一個文件夾命令:cd 文件夾名字 可以使用table鍵自動補全
解壓命令:tar -zxf 壓縮包名字 - 編譯redis解壓后的文件:
注意,編譯需要C語言編譯器gcc的支持,如果沒有,需要先安裝gcc。可以使用rpm -q gcc查看gcc是否安裝)(利用yum在線安裝gcc的命令 yum -y install gcc )
在線安裝gcc:
打開 reids-3.0.0 使用make命令進行編譯,如果提示異常:則使用:make MALLOC=libc 命令 進行編譯(也可以嘗試 make cleanjin) -
cd src 進入src 目錄下 執行 安裝命令:
make install :
-
運行命令:redis-serrver 則可以直接啟動redis服務(前台啟動,一關閉界面,則服務直接關閉) :
- 上面的redis雖然已經安裝成功了,但是 reids安裝的時候我們並沒有指定安裝路徑,為了 對linux上面的安裝軟件更好的部署,在此,我們可以將可執行文件和配置文件移動到習慣的目錄(以下命令可以直接copy)。
cd /usr/local
mkdir -p /usr/local/redis/bin 解釋:mkdir -p 如果我想在一個demo文件夾里面創建一個ademo的子文件夾 mkdir -p demo/ademo(注:本例若不加 -p,如果demo目錄不存在,則產生錯誤。加上-p 如果demo目錄不村子 則 會創建demo目錄)
mkdir -p /usr/local/redis/etc
cd /redis-3.0.0
cp ./redis.conf /usr/local/redis/etc
cd src
cp mkreleasehdr.sh redis-benchmark redis-check-aof redis-check-dump redis-cli redis-server redis-sentinel /usr/local/redis/bin
- 設置redis 可以后台啟動,不然 關閉界面 則服務關閉 不方便:
1 .打開 cd usr/local/redis/etc
2.修改reids.conf (vi 文件夾 編輯修改文件,cat 文件夾 是打開文件不能修改)
3 打開的文件內容很多,你可以打開以后按一下空格 /需要查找的內容,Enter鍵,如果有多個 可以 N 鍵 下一個查找
4 將daemonize 修改成yes
5.按住Esc+:鍵:在末尾 輸入 wq(保存並且退出)q! 不保存 退出 -
啟動redis 服務
cd /usr/local/redis/bin
./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etc/redis.conf (指定配置文件啟動)
- 可以通過 ps -ef|grep 6379或者netstat -apn|grep 6379 (如果使用netstat 報錯 沒有找到 該命令 則可以 yum -y install net-tools 在線下載) 查看redis是否啟動成功 再次 linux上傳 解壓 安裝 部署 啟動 全部完成
記錄 linux 的命令:
- mkdir 文件名:創建一個文件夾
- mkdir -p /父文件/文件夾:創建一個文件夾如果父文件存在 則在父文件里面創建,如果不存在父文件,則直接創建父文件
- cd 文件夾:打開當前文件夾
- ls:查看當前文件夾里面的所有文件 s 打開當前目錄下的所有文件 ls -a 打開當前目錄的所有文件 包括隱藏文件 ls -l 打開當前目錄 只是顯示更詳細
- tar -zxf 文件名:解壓該文件
- make 編譯 make install安裝
- cat 文件名:查看一個文件內容
- vi 或者vim 文件名:編輯修改一個文件
- 空格/查找內容:修改文件的時候 可以通過該辦法快速定位到需要修改的文件
- ESC+:退出編輯 wq 保存退出,q!直接退出
- pwd:查看當前路徑
- rm -rf 文件:刪除文件
- mv :移動文件
- cd..返回上級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