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以前接觸的不多,主要是公司的網站部署在了一台安裝了Ubuntu系統的機器上。是典型的LAMP架構的產物,因為偶而需要更新網站內容及需要定期備份。所以學習了一些Ubuntu & Apache的操作指令及配置方法,但基本也是現學現賣。即使有新問題也可以通過Google & 百度大法臨時抱抱佛腳。信息社會的一項好處就是知識變得廉價了,只要能用好搜索引擎基本就可以解決90%以上的問題。
公司產品要進行轉型,要全面轉向雲。因此需要先部署一個用於測試及調研的環境,經過調查和對比后操作系統這方面決定使用CentOS。主要是看重其穩定性的特點,因為公司產品都是要給企業使用的,穩定是首要指標,其次才是性能。在部署測試環境前也上網參考了很多網友的貼子,但基本的步驟也就如下:
- 去CentOS的官網下載最新的包,有兩種版本DVD ISO & Minimal ISO。因為DVD ISO中包含的內容比較多,大小有4.3GB。Minimal ISO就比較小了只有幾百兆。
因為以前沒有使用過CentOS,因此第一次安裝CentOS之前找了很多教程。基本上寫得都比較詳細,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百度,我就不再重復了。CentOS的安裝包提供圖形化的安裝界面。一切比較直觀,對於我這個從事已經20年的老鳥,安裝過程中如果有不熟悉的功能或概念時與教程中的說明相互認證一下也就明白了。這個過程沒有什么難度。 - 我下載的是DVD ISO,在安裝過程中基本都是默認選擇。但是有一點對於要學習CentOS的新手來說比較重要。CentOS安裝程序提供軟件的選項,這一點有些類似Windows Server的安裝過程。選擇你希望的服務角色,預裝相應的系統軟件比如圖型界面,PostgreSQL,Apache服務,PHP語言運行環境等。如果你什么都不選,那么安裝程序會同時可以在安裝界面中配置網絡參數,這一點上我認為比Ubuntu要好友好一些。
與Windows系統上的網絡配置類似,可以選擇自動獲取IP或是設置固定IP(手動)。再通過配置DNS就可以了。 - 安裝過程中會要求你設置root用戶的口令,安裝完成以后,安裝程序會要求你重啟計算機。重啟以后就可以使用在之前設置的口令登錄系統。
- CentOS7最小安裝中雖然已經包含了SSH服務,但是系統防火牆並沒有針對SSH服務需要使用的端口:22是進行配置。所以這時你還不能使用一些工具通過SSH連接服務器,配置系統防火牆可以通過以下命令實現。
- 配置防火牆后還需要對SSH服務進行配置,CentOS最小安裝中沒有安裝Vim工具,因此在配置SSH服務之前你還需要安裝Vim工具。
- 目前XShell工具會使用X11協議與服務器進行數據交換,CentOS最小安裝是不包含X11協議的。需要使用以下命令進行安裝。
- Vim & X11協議安裝完成后,通過以下Vim修改SSH配置文件。
修改完成后,使用Vim命令的“:wq”保存修改結果並使用以下命令重啟SSH服務。
-
你現在可以使用XShell工具連接CentOS服務器了。
如果XShell連接時遇到了“The remote SSH server rejected X11 forwarding request.”警告時,有可能是新安裝的x11協議沒有生成,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重啟服務器。
注:因為無論是系統安裝還是軟件安裝或配置,都需要對CentOS7的常用操作命令有一定了解,但也不是說一定要先學習常用命令后,再來學習CentOS系統。計算機是一門實踐科學,邊學邊用是最好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