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新人有必要考慮在工作一年后跳槽


我已經在IT行業從事了六年半的開發工作,感覺到了這個年頭,對行業也具備了一定的經驗和認知,才敢拿一些經驗出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於是開通了這個博客,主要記錄一些關於開發工作的閑談。

今天是二月初,馬上就到“金三銀四”的跳槽季了,今天想說的話題是IT新人絕對有必要考慮在工作一年后跳槽,中國是七月份畢業,畢業之前也應該有過半年的實習了,那么如果你現在已經畢業一年半了,我想你更應該仔細掂量掂量這篇文章講述的內容,警鍾長鳴在我看來是好的。

為什么說要跳槽呢,首先結合我自己的經驗來講,我不是名校出身,也不是計算機專業出身,通過野路子自學編程,畢業之后在一家沒名氣的軟件公司干了兩年有余,或許很多人都存在這種情況,就是由於學生的認知范圍存在嚴重的欠缺,也可能是在自認為能力不牛逼的情況下着急就業,很容易就會進入“普通企業”或某所謂好企業的“普通IT部”,在這個階段別提仰望大佬了,連大佬是什么、和仰望的正確姿勢都不知道。注意,下文的情況即便不覆蓋某些去了理想公司的優秀的畢業生,但是優秀畢業生或多或少同樣存在下面所說的問題。

我剛入職的時候,也就是2012年,工資4500,半年后漲到6000,之后直到我離職一直都是6000,兩年多后跳槽,在2014年中后期工資達到了13000(當年的2年經驗正常水平),請注意不要用現在的物價和水平和本文中的數字來做仔細衡量比較,沒有參考價值,現在回想在這個階段如果我早一年跳槽,在各方面、至少在金錢方面都會有更大的收益。

第一在技術成長方面,雖然普通IT企業或者部門的技術或許比較老舊,但對於一個學生來說一開始的成長都比較快,但是經過一年左右的學習和業務開發,你就會發現,用到的內容都學得差不多了,身邊的同事水平其實跟你差不多,難以給你很大的提點,部門還沒有大拿(有也是因為業務懂得多做管理了),加上技術老舊工作內容重復,工作給你帶來的能力成長會越來越快地降速,即便自己自學,也很難把新東西應用在項目中,且由於你是新來的,在一兩年之后的認知看來,當年你寫了很多糟粕,你不得不陷在某些很難還的技術債務里,同時如果部門整體水平差不多,你也要還之前的人的債。

第二在金錢方面,有兩點考量,不考慮整體經濟環境惡化與否,首先在企業里一年漲薪的幅度很有限,如果不升職級可能有8%就不錯(即和近年單位人民幣購買力的下降速度估計值打平手),而你在這一年獲得的成長帶來的實際市場價值增幅是遠大於這個幅度的(當然,幾年后技術成長帶來的收益會下降,但是不是現在要關心的問題),假設你現在6000,一年后你的市場價值可能是8000,而公司可能只會給到你6500。再者你去面試,你目前的薪資會作為下家開價的參考,那么你在兩年后跳槽,對方就會誤認為你兩年經驗只具備6500或7000左右的能力,即“你不夠努力”(你不能輕易高估HR的智商或把他們想得都是所謂好人),再基於這個數漲薪,而如果你在第一年就跳了槽,假設過一年后再跳槽,對方就會認為你的兩年經驗至少具備了8000元以上的能力。為了避免給下家造成這類錯覺,也應該在一年的時候跳槽。請參考我個人案例中的數字,我跳槽時正是人民幣貶值加速、移動開發泡沫和O2O泡沫興起的時候,所以拿到了互聯網行業相對正常的薪資,而普通IT公司的薪資是跟不上市場變化的。

第三在面試方面,作為技術面試官,最看重的並不在於你必須是大牛,而是,一你的能力是否達到了完成工作任務的基本水平,否則也不敢要你,二你的年限/能力/目前薪資三者是否真實匹配,而不論你做什么技術棧,對於兩年的研發,要求通常是能在較少的技術指導下,能獨立承擔某個技術棧的大部分編碼工作,以及具備初步的系統設計能力,但對一年經驗的新人來說標准會相對放寬,不可能拿架構師的難題來吊打你,如果你在這個階段足夠勤奮,讀了足夠多的東西的話,應付這種級別的面試應該是足夠的,甚至會給面試官超預期的感覺,但是當你到了兩年乃至更長之后,面試官的標准會提高,會認為你明白某些東西是理所當然的,此時跳槽你就會喪失這個優勢。

第四是軟的方面,一開始就長期就職於一家普通公司極其不利於學生了解整個行業和社會,如果你不去一家更好的公司,你很難接觸到更牛的人,也很難運用更多新的技術,視野會變狹窄,也無法接觸其他業務領域、管理風格、文化風格等,其他的人脈什么的就更不用提了,這里個人情況不同,不再贅述,但是狹隘的視野范圍對決策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極其嚴重的,絲毫不亞於技術能力對你短期內薪資的影響。

那么作為一名新人,作出錯誤判斷繼續留下的問題可能在哪呢?我反思了一下大概有這些點:

1.心態不正,或者你被教育的“正”的心態是假的。對於一個抱着“公司即便有缺點,但是它培養了我,我需要報恩”之類心態的學生,公司非但不會阻止你留下來,反而有可能搞些手段擠兌你走,因為你的成本高於一個應屆生,而普通公司根本不需要高級技術人員,可以看出這種被灌了雞湯的思維模式不同於公司的思維模式。
2.技術不自信,總覺得自己才一年,周圍同事和帶我的人都比我厲害,而那個xx公司會不會面試很難?xx領域看起來技術那么厲害,我一個菜雞還不能跳啊!久而久之過度謙虛的心理造成了自我認知和市場對你的認知之間的偏差,但是在做充分的調研后,往往會發現相關的領域可能並沒你想得困難,你的同事可能也根本沒多厲害,你自己也不low。
3.在第一次漲薪之后,總抱着還能再漲的幻覺,而企業的漲薪可能一年只有一次,幅度也很小,但是在這個階段因為圖樣圖森破,很容易被表面對你不錯的老油條畫餅忽悠。
4.進一步講,我發現很多哪怕工作了很多年的程序員,都絲毫不了解經濟學、組織行為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等這些領域的通識,所以他們在思維方式上欠缺一整套體系,而是用一套不夠理性的傳統思維方式看問題。背后的原因很可能是心態不夠開放,總不敢去接觸新領域,或者盲目覺得某些東西是所謂惡的。
5.學生和社會有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甚至很多學校老師對企業的事都一竅不通,信息閉塞需要靠前輩在各方面開導,而剛畢業以學生的心態繼續生活,勢必會延續學生時代的某些局限性。要關注大環境,長者說,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斗,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

在這個階段如果希望跳槽,一定要盡量去互聯網好廠,而不是去一般IT公司或創業公司,因為創業公司死掉的可能性很大,需要准備在一年內再次跳槽,如果進不去一些好廠,那么去一般產業的大企業IT部是一個或許可以考慮的選項,但是也要注意公司所處行業的前景和經濟狀況的關系,鑒別公司的方式比如可以考察它們的DevOps水平,甚至包括是否偏向於Y型管理風格,一般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都經過了至少一兩年時間的打磨,有一定脫離軟件作坊的意識,公司願意在技術基礎設施上進行投入,公司也偏向於更信任員工,這多少有利於留下一些人材。此外在技術的選擇上,在這個階段大可以放心地選擇其他技術,比如從.Net轉行做前端或者干脆去做NLP,甚至去選擇自己更看着眼饞的崗位,大不必擔心自己不會那些。另外一年的新人如果去希望考研或者留學也沒有太大的束縛,畢竟幾年后工資漲了上去生活壓力也大了,就更邁不出這一步了。

最后,如果大家對這篇文章有同感或者感到有幫助,歡迎留下你的評論。希望大家有計划地復習跳槽,同時也不要舍不得眼前的幾個小利益,最終能把路走得更順暢。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