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vim文件目錄跳轉和緩沖-快捷方式


參考博文:https://blog.csdn.net/u014703817/article/details/38844613

gvim文件目錄跳轉和緩沖-快捷方式

gvim編輯指令:        

    :history 列出歷史編輯命令(只是顯示通過":"符號引用方式的命令)    
    :ls 顯示當前窗口所開啟的所有buffer名    
    :b1/b2/b3… 進入buffer1/buffer2/buffer3編輯窗口    
    :cd ..進入上一級目錄    
    :!ls 顯示當前目錄的內容(所有shell命令的引用方式都需要在前面加"!" {command})    
    :edit 文件名  編輯相應的文件    
    :agrs 顯示當前編輯的buffer名 同ctrl+g    
    :pwd 顯示當前目錄    
    :Ex : 開啟目錄瀏覽器,注意首字母E是大寫的    
    :Sex : 在一個分割的窗口中開啟目錄瀏覽器    
    :lcd %:p:h : 更改到當前文件所在的目錄    
    # 譯釋:lcd是緊緊改變當前窗口的工作路徑,% 是代表當前文件的文件名,    
    # 加上 :p擴展成全名(就是帶了路徑),加上 :h析取出路徑    
    :autocmd BufEnter * lcd %:p:h : 自動更改到當前文件所在的目錄    
    # autocmd指定一個自動命令,BufEnter指定一個事件,* 指定事件的對象,    
    :bnext 跳轉到下一個緩沖區    
    :bprevious 跳轉到前一個緩沖區    
    :bfirst 跳轉到第一個緩沖區    
    :blast 跳轉到最后一個緩沖區    
    :bdelete 3 把一個緩沖區從列表中去除    
    :buffers 可以列出整個緩沖區(同":ls")   

   gf 編輯光標所在位置的文本go to file的縮寫
   :bf 返回到原來的文本處back to file的縮寫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