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馮諾依曼計算機組成
主機(cpu+內存),外設(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外存),總線(地址總線+數據總線+控制總線)
2.計算機層次結構
應用程序-高級語言-匯編語言-操作系統-指令集架構層-微代碼層-硬件邏輯層
3.計算機性能指標
非時間指標
【字長】機器一次能處理的二進制位數 ,常見的有32位或64位
【總線寬度】數據總線一次能並行處理的最大信息位數,一般指運算器與存儲器之間的數據總線的位數
【主存容量】主存的大小
【存儲帶寬】單位時間內與主存交換的二進制位數 B/s
時間指標
【主頻f】時鍾震盪的頻率 Hz;【時鍾周期T】時鍾震盪一次的時間 t
【外頻】cpu與主板之間同步的時鍾頻率,系統總線的工作頻率;【倍頻】主頻與外頻的倍數 =主頻/外頻
【CPI】clock cycles per instruction,執行一條指令需要的周期數(平均)
【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每秒執行的指令總條數 MIPS= f / CPI (忽略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