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Nginx做反向代理的時候,我們一般習慣添加proxy_cookie_domain配置,來做cookie的域名轉換,比如
...
location /api {
proxy_pass https://b.test.com;
proxy_cookie_domain b.test.com a.test.com;
}
...
在之前的博客中我也是這么寫的,但是最近在項目中發現,不配置這個屬性,依然運轉正常,背后冷風陣陣,我發現自己一直以來可能又理解錯了這個選項,然后還在這給別人講。。。
我們首先來看下proxy_cookie_domain的官方定義,
Syntax: proxy_cookie_domain off;
proxy_cookie_domain domain replacement;
Default:
proxy_cookie_domain off;
Context: http, server, location
This directive appeared in version 1.1.15.
Sets a text that should be changed in the domain attribute of the “Set-Cookie” header fields of a proxied server response. Suppose a proxied server returned the “Set-Cookie” header field with the attribute “domain=localhost”. The directive proxy_cookie_domain localhost example.org will rewrite this attribute to “domain=example.org”.
翻譯過來就是proxy_cookie_domain參數的作用是轉換response的set-cookie header中的domain選項,由后端設置的域名domain轉換成你的域名replacement,來保證cookie的順利傳遞並寫入到當前頁面中,注意proxy_cookie_domain負責的只是處理response set-cookie頭中的domain屬性,僅此而已。
但是我們知道response在寫set-cookie的時候,domain是一個可選項,並不是必填項,所以經常能看到如下這種情況
這個時候由於set-cookie本身就沒有domain內容,proxy_cookie_domain也就不沒有必要了,這也是為什么在部分項目中不配置proxy_cookie_domain依然正常的原因。但是對於一些設置了domain的項目,比如
這種情況下當你用nginx做反向代理的時候,就必須要轉換一下了。
誤區回溯
說到這里,我們再看看之前的錯誤理解:
“proxy_cookie_domain的作用是實現前后端cookie域名轉換,保證順利傳遞”
乍一看好像也沒錯,但是現在想想,理解還是不夠啊,因為proxy_cookie_domain的作用是單向的,並不是雙向轉換的。我們先看下cookie的傳遞過程,盜一張圖先(懶得畫了。。。)
瀏覽器在發送請求的時候,會在request header中帶上cookie項(有內容的話),此時的cookie是一個字符串,一個key=value並用分號分割的字符串,
其中並不包含任何域名信息。這是因為瀏覽器在設置cookie選項的時候,所選取的內容都是緩存中接口域名下的。然后request的只要請求發送出去之后,cookie中有關domain信息其實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一個普通的字符串,隨便proxy_pass到任何位置,都會正常攜帶下去。因此在前端到后端的request的過程中,proxy_cookie_domain是沒用的
而server端在做響應的時候,通過set-cookie的domain屬性,可以控制cookie的生效域名目標,做到諸如二級域名cookie分離等等,如果前端接收到的set-cookie的domain和當前域名不一致,或者一級域名不一致(二級域名可以共享一級域名下的cookie),這個cookie在后續的通信中就是無效的,所以這里才需要去做domain的轉換,也就是說response中set-cookie的domain轉換才是有意義的,這也正是proxy_cookie_domain的作用所在。
當response的set-cookie中domain不去設置時,cookie順利傳入瀏覽器中,瀏覽器會自動設置這個cookie的生效域名為當前域名。
和這個類似的還有proxy_cookie_path屬性,同樣的該屬性僅作用在修改response set-cookie的path屬性,而一般情況下,用的也比較少。
嘮叨兩句
很多問題,有時候都是太過理所當然的以為它是怎么樣的,並且生效了、達到目的了,我們就認為它是這樣的了,但往往打臉就會在后面不期而至。多學習,多去關注一些底層的原理,才會發現自己理解的錯誤,望諸君共勉~
如果錯誤,歡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