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基礎知識--磁盤分區和目錄結構


磁盤分區和目錄結構:

Linux將硬盤、分區等設備均表示為文件

  IDE設備用hd表示,SCSI設備用sd表示,如果你有兩塊SCSI硬盤,第一塊硬盤用sda表示,第二塊硬盤用sdb表示,硬盤的表示方法為abcd....如果你第一塊硬盤上有三個分區,那么分區的表示方法為sda1、sda2、sda3,分區用1、2、3、4表示。 

  一塊硬盤里面最多有四個主分區(Windows和Linux中都是),如果想要更多的分區,一定是將其中一個分區作為擴展分區,然后在擴展分區的基礎上進行分區,稱為邏輯分區。 第一個邏輯分區的分區號一定是從5開始,比如說sda5,是第一塊SCSI硬盤上的第一個邏輯分區。     

  SWAP文件交換系統(Windows中的虛擬內存),一般是物理內存的2倍。

  Linux的目錄結構圖:

/root:是root用戶的根目錄

/bin:存放可執行命令

/boot:存放啟動Linux的核心文件

/dev:存放設備文件

/etc:存放啟動的配置文件和腳本

/home:后續我們新建用戶的家目錄

/var:經常變動,一般是存放日志文件

/lib:存放動態鏈接庫

/user:這個是最大的目錄,要用的程序和文件都存放在這里,/user/bin中存放應用程序,/user/lib中存放常用的動態鏈接庫和軟件包的配置文件,/user/doc下存放linux文檔,/user/include下存放Linux下開發和編譯應用程序的頭文件,/user/src中存放源代碼,/user/local/bin中存放本地新增的命令,/user/local/lib中存放本地新增的庫

/tmp:存放公用的臨時文件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