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寂寞不是一時掀起的風,而是人生的常態。它同喜怒哀樂一樣,難以避免,時刻伴隨着我們。而我們的一生,就如同一段寂寞的旅程,從寂寞中走來,也終將在寂寞中離去。可以說,寂寞是人生永恆的主題。 
  我們覺得生活寂寞苦痛,其實是對寂寞的看法有誤,對待寂寞的方法不對。 
  有人說,寂寞是一種百無聊賴的無奈,一種無所適從的痛苦,一種無法自處的恐懼,是一種可憐的焦灼狀態。而,清冷街頭的悵惘、黑暗巷尾的頹廢、借酒澆愁的沉淪都是寂寞的表現形式。所以,有人因寂寞而不安,有人因不堪寂寞而迷失,有人因耐不住寂寞而墮落,有人因不甘於寂寞而失去幸福……但是,這只是寂寞的一面。寂寞實則可以是一種不湊熱鬧、冷靜、堅忍、淡泊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態度。與寂寞相處,甘於寂寞和享受寂寞,能讓我們驅除喧囂,保持內心的平和;忍得了寂寞和耐得住寂寞,能讓我們在挫折中奮起,創造出繁華。 
  所以說,耐得住寂寞才是一個人自我豐富成熟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人能夠做出一番成就的重要條件,更是一個人能夠收獲幸福,守住幸福的重要因素。 
  耐得住寂寞,方能自我成長。我們每個人的成長之路都有着不為人知的痛苦,寂寞則是一路而來的同伴。幼年時,誰沒有遭受過寂寞的侵蝕,然而,今天的我們是從昨日那個在寂寞里掙扎和堅守的自己蛻變而來的。 
  成長離不開認識自己,面對自己。當下很多人整天都忙忙碌碌,哪怕周末假日,都要出去找“熱鬧”。其實,從心理學上來說,這不過是在逃避自己。不給自己寂寞的機會,不給自己獨處的時間和空間,你其實是不完整的,你的快樂也是虛妄的。叔本華說得好: “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所以,請與寂寞和解,耐住寂寞,變得成熟。 
  耐得住寂寞,方能成就大事。寂寞折磨人,但是它更能鍛煉人。世界上最強的人往往是最寂寞的人。別對寂寞臣服,我們要勇敢面對它。它越是讓我們無聊,我們就越要充實自己;它越是讓人耽於享樂,我們越是要讓自己勤勞;它越是殘酷,我們越是要把它變成生活的營養劑。如果你是一個有夢想的人,那么請瞄准你的夢想,在寂寞中默默蓄力。堅定所選擇的道路,即便一個人前行,也請你無懼苦難,專注腳下的路。就算有失意時,有挫敗處,請不要放棄希望和雄心,就把這種落寞當成一次小憩,於寂寞中悄然發展,待羽翼豐滿時,你必一飛沖天。 
  在奮斗旅程中,我們要耐得住寂寞,需要兩種精神:能耐和苦熬。能耐是能夠忍耐一切的挫折,忍受住嘲笑、欺辱、誘惑和最磨人的每一日。想成為偉大的人,就要懂得苦熬。我們沒有辦法拒絕苦難和它帶來的絕望,只能屢敗屢戰,扛住寂寞的折騰,若退縮了,那之前所受的苦,所遭的罪都沒有意義了。 
  耐得住寂寞,方能經得起繁華。現在是個浮躁的時代,有多少人能耐得住寂寞呢?很多人有了名還要利,有了權還要錢,看到別人有自己沒有就放不下。就拿研究學問,搞科研來說,古人做學問,如王國維所說,必經過三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他們反復追尋、研究,下足功夫,自然有所發現,最終從寂寞王國取得豐碩果實。然而今天的學術界卻有一種浮躁的認知,即誰發的文章多,曝光率高,誰就是學術明星或行業泰斗。殊不知,大學問家往往是沉寂的,他們與寂寞相伴。其實無論是做學問還是做人,越是耐得住寂寞的人,越是不會為浮華迷眼,不會為名韁利鎖所捆綁,不會被誘惑迷惑,而是能保持一顆平常心,淡定地對待繁華名利。 
  耐得住寂寞,方能守得住幸福。年少時不懂寂寞,我們可能因為寂寞痛失愛情。然而,我們今天會發現,是寂寞讓我們更加懂得愛,耐得住寂寞,我們將會收獲一份最真摯的、長久的愛情。而在婚姻圍城里也一樣,寂寞不是更改答案的借口。要想修成神仙眷侶,我們必須先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做一對柴米夫妻。外面的風景雖然美麗,但圍城里的愛卻更加珍貴,請別因寂寞迷失自己。 
  寂寞是詩意的,寂寞也是殘酷的。總是以快樂和喧囂去驅逐寂寞的人,他的人生會變得膚淺平庸。如果你能耐得住寂寞,你會發現,它是一種驚人的力量。親愛的讀者,想要抵擋寂寞,不如去享受寂寞,享受心靈空曠的剎那,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