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ssus簡單使用


1、更新插件

上次搭建完后總覺得不踏實,因為老是提示插件多久沒更新了,然后果斷花了1.25美刀買了台vps,終於把最新的插件下載下來了,總共190M,需要的QQ私信我。

下載后Windows和Linux的都更新成功。

 2、添加規則

 

 

basic中設置好policy的名稱,建議寫好描述

2.1、設置(setting)

DISCOVERY,ASSESSMENT

2.1.1、DISCOVERY

這個欄目包含Host Discovery(主機發現),Port Scanning(端口發現),Service Discovery(服務發現)。

2.1.1.1 Host Discovery(主機發現)

主機發現中一般要開啟Ping功能其他的需要按照需求進行配置,比較全面的掃描建議勾選Ping Methods中UDP選項,但是會降低效率和准確性,由於日常資產收集只對服務器進行資產統計,不對網絡設備和打印機等進行統計,所以Fragile Devices中的內容不進行設置。

2.1.1.2 Port Scanning(端口發現)

在Port Scanning中進行資產信息收集時,將Port scan range:設置為1-65535進行全端口的掃描

NESSUS支持進行登錄掃描,登錄掃描可以使用netstat獲取端口信息所以需要將Local Port Enumerators中的SSH(netstat),WMI(netstat),SNMP以及Only run network port scanners if local port enumeration failed進行勾選。

Network Port Scanners中可以配置掃描的方式,默認是SYN半開掃描,勾選Override automatic firewall detection會自動進行防火牆探測,選擇Use soft detection(松散的探測方式),提高掃描效率的同時也進行防火牆探測。

 

2.1.1.3 Service Discovery(服務發現)

可以設置端口服務探測,SSL/TLS服務探測,勾選Probe all ports to find services,對所有端口上運行的服務進行探測,

開啟Search for SSL/TLS services對SSL/TLS服務進行探測,並且Search for SSL/TLS on應選擇All port,此項主要是為了避免使用了端口映射,導致常規端口與服務對應信息發生改變,所以建議對全端口進行SSL/TLS的探測,其他選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配置。

2.1.2、ASSESSMENT

2.1.2.1 General

在Settings / assessment / General中有如下的配置項,通常在日常使用中均不需要配置

 

2.1.2.2 brute force(強力)

其中Only use credentials provided by the user是需要勾選的,勾選此項可以避免賬號鎖定的風險。

 

2.1.2.3 web application

可以對Web應用進行測試,需要對掃描選項進行配置,可以參考如下的配置項,當然也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配置,這個Web 應用掃描還是非常靈活的。

 

 

2.1.2.4 windows

可設置獲取SMB域信息,枚舉與用戶和本地用戶,通常使用默認即可。

 

2.1.2.5 malware

配置惡意軟件的掃描。

 

2.2、Credentials

Credentials(認證)設置登錄掃描,登錄掃描肯定會比不登錄掃描的結果更為准確,下面以Windows(已開啟防火牆,效果和未開啟不一樣)為例,在windows 虛擬機上開啟3389遠程連接服務,在Credentials中選擇host-Windows,然后輸入用戶名,密碼以及主機名(或IP),其他選項使用默認即可,然后點擊save保存。

常情況下是不建議對已上線系統進行登錄掃描的,因為登錄掃描可能會影響正常業務,所以應該要在系統部署上線前,使用NESSUS進行一次全面的登錄掃描,發現主機和應用服務的漏洞,並及時修復。

 

 

3、添加掃描

3.1、選擇

選擇后有兩個選項,一個是scanner,一個是user defined

scanner就是新添加policy,因為我們前面已經定義過policy了,所以這里選擇user defined

 

3.2、開始掃描

 點擊查看正在掃描的狀況

 查看詳細漏洞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