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1. 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技術結構圖
一、應用程序層
- 該層提供一些核心應用程序包,例如電子郵件、短信、日歷、地圖、瀏覽器和聯系人管理等。同時,開發者可以利用Java語言設計和編寫屬於自己的應用程序,而這些程序與那些核心應用程序彼此平等、友好共處。
二、應用程序框架層
- 該層是Android應用開發的基礎,開發人員大部分情況是在和她打交道。應用程序框架層包括活動管理器、窗口管理器、內容提供者、視圖系統、包管理器、電話管理器、資源管理器、位置管理器、通知管理器和XMPP服務十個部分。
- 這一層是編寫Google發布的核心應用時所使用的API框架,開發人員同樣可以使用這些框架來開發自己的應用,這樣便簡化了程序開發的結構設計,但是必須要遵守其框架的開發原則。
三、系統庫和Android運行層
-
Libraries: 不屬於Java,這個庫是手機的常用功能
-
Android Runtime:針對於android定制的java虛擬機和jdk包
-
Core librires: 類似於java的jdk包
-
Virtual Machine:這是google自己開發的Java虛擬機
四、Linux內核
- Android核心系統服務依賴於Linux2.6內核,如安全性、內存管理、進程管理、網絡協議棧和驅動模型。Linux內核也是作為硬件與軟件棧的抽象層。
2.Android的應用基礎
應用組件是 Android 應用的基本構建基塊。每個組件都是一個不同的點,系統可以通過它進入您的應用。
2.1. Android的四大組件:
1. Android組件1: Activity
- Activity 表示具有用戶界面的單一屏幕。
2. Android組件2: Serice
- 主要負責耗時的工作,后台運行,用戶看不到
3. Android組件3: Content Provider
- 相當於圖書館一樣,數據共享的組件
- 這是安卓向外暴露數據的方法
- 您可以將數據存儲在文件系統、SQLite 數據庫、網絡上或您的應用可以訪問的任何其他永久性存儲位置。
- 其他應用可以通過內容提供程序查詢數據,甚至修改數據(如果內容提供程序允許)。
4. Android組件4: BroadcastReceiver
- 監聽手機發生的一切事情(手機要沒電了,鎖屏了...)
- 用於監聽系統行為
2.2.啟動四大組件的方法
- 通過將
Intent
傳遞到startActivity()
或startActivityForResult()
(當您想讓 Activity 返回結果時)來啟動Activity
(或為其安排新任務)。 - 通過將
Intent
傳遞到startService()
來啟動服務(或對執行中的服務下達新指令)。 或者,您也可以通過將Intent
傳遞到bindService()
來綁定到該服務。 - 通過將
Intent
傳遞到sendBroadcast()、sendOrderedBroadcast()
或sendStickyBroadcast()
等方法來發起廣播 - 通過在
ContentResolver
上調用query()
來對內容提供程序執行查詢。
2.3. 清單文件AndroidManifest.xml
Android
系統啟動應用組件之前,系統必須通過讀取應用的 AndroidManifest.xml
文件(“清單”文件)確認組件存在。 您的應用必須在此文件中聲明其所有組件,該文件必須位於應用項目目錄的根目錄中。
其他功能有:
- 確定應用需要的任何用戶權限,如互聯網訪問權限或對用戶聯系人的讀取權限
- 根據應用使用的 API,聲明應用所需的最低 API 級別
- 聲明應用使用或需要的硬件和軟件功能,如相機、藍牙服務或多點觸摸屏幕
- 應用需要鏈接的 API 庫
- 其他
1.聲明組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manifest ... >
<application android:icon="@drawable/app_icon.png" ... >
<activity android:name="com.example.project.ExampleActivity"
android:label="@string/example_label" ... >
</activity>
...
</application>
</manifest>
您必須通過以下方式聲明所有應用組件:
- Activity 的
<activity>
元素 - 服務的
<service>
元素 - 廣播接收器的
<receiver>
元素 - 內容提供程序的
<provider>
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