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移動通訊發展歷史
最近5G的概念炒的如火如荼,為此,華為和高通還干了一仗。這篇文章從技術層面給大家分析,什么是5G,它和4G比,高級在哪里?
我們來看看移動互聯網的技術發展:
然后我們在來看看他們之間的通訊速率比較:
2G:150Kbps,折合下載速度15-20K/s
3G:1-6Mbps,折合下載速度120K/s-600K/s
4G:10-100Mbps,折合下載速度1.5M/s-10M/s
5G:20Gbps, 折合下載速度2.5G/s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到,從2G過渡到3G,通訊速率大約增長了30倍; 從3G過渡到4G,通訊速率大約增長了17倍; 從4G過渡到5G,通訊速率大約速度增長256倍。
為此,我還專門去查了相關的專業資料,得到的結論是,5G的速率至少是4G速率的100倍。
這個速度是非常驚人的,意味着一秒鍾就可以下載完一部電影。
5G的技術特點
5G通過電磁波的方式通訊。
電磁波有一個特點,頻率越高,波長越短,速率越快,傳輸能力越差。這里面傳輸速率和傳播能力成相互制約的關系。如果純粹追求速率的提升,那么理論上把電磁波的頻率提高就可以了。
但是會出現這么一種情況:之前4G網絡覆蓋只需要一個發射塔,但是換成5G信號之后,就可能需要4個或者以上的基站。
基站成本一直是制約5G發展最大的絆腳石,但同時也是移動設備運營的機會。設備多並不可怕,只要有人埋單,羊毛出在羊身上。
更何況還可以用微型基地台來取代過往的大基地台,降低成本。
也就是說,華為和高通這一場戰爭,確實意義非凡。誰贏下這場戰爭就意味着贏得海量的5G配套訂單。
5G的應用場景
負責制定5G標准的是“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划組織”,簡稱3GPP。3GPP是一個標准化機構,目前的成員包括中國、歐洲、日本、韓國和北美的相關機構。
5G的好處體現在它有三大應用場景:增強型移動寬帶、超可靠低時延和海量機器類通信。也就是說5G可以給用戶帶來更高的帶寬速率、更低更可靠的時延和更大容量的網絡連接。
這三大應用場景非常的厲害,下面分別給大家介紹這三大場景的應用。
5G增強型移動寬帶:具備更大的吞吐量、低延時以及更一致的體驗。5G增強型移動寬帶主要體現在以下領域:3D超高清視頻遠程呈現、可感知的互聯網、超高清視頻流傳輸、高要求的賽場環境、寬帶光纖用戶以及虛擬現實領域。
超可靠低時延:目前炒的比較火的概念是自動駕駛。設想一下,如果沒有5G網絡的保證,誰敢使用自動駕駛?萬一網絡卡頓,就有可能一瞬間車子就開到溝里去了。
海量機器類通信:我們之所以說這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主要是基於人和人,人和物之間的通訊。例如上網沖浪、微信聊天等。下一代進入物聯網時代,5G通訊將能更好的服務於物聯網時代。
5G帶來的挑戰
5G的發展在不斷提速,預計到2020年,就會商用,呈現在大家的面前。這就好比是高速公路接入到千家萬戶。從家門口出來就是高速公路,時間和空間都會被大大縮短。
但是,有高速公路並不意味着就能享受高速沖浪的快感。打個比方,即使你家門口就是高速公路,但是你卻只有拖拉機,自行車,在高速上也是跑不快的。
騎牛上高速,將會成為5G時代人民津津樂道的一個話題。5G時代的到來,意味着所有配套的產業都需要升級,才能享受到5G帶來的便利。
對用戶來說,2G每秒的沖浪速度確實爽到飛起。但是,對於程序員來說可能卻是苦不堪言。
網速越快,對CPU的速度和程序的健壯性,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之前運行的好好的程序,可能在高速帶寬面前,一下子就被沖傻掉。
機器更新換代,人的知識也要快速跟上,否則,就要被機器淘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