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主流瀏覽器
1、IE瀏覽器:IE是微軟公司旗下瀏覽器,是目國內用戶量最多的瀏覽器。IE誕生於1994年,當時微軟為了對抗市場份額占據將近百分之九十的網景Netscape Navigator,於是在Windows中開發了自己的瀏覽器Internet Explorer,自此也引發了第一次瀏覽器大戰。結果可想而知,微軟大獲全勝,網景不得不將自己賣給AOL公司。但實際上事情並沒有結束,網景后來開發了風靡一時的Firefox火狐,至今Firefox也成為世界五大瀏覽器之一。
1996年,微軟從Spyglass手里拿到Spyglass Mosaic的源代碼和授權,開始開發自己的瀏覽器IE。后來,微軟以IE和Windows捆綁的模式不斷向市場擴展份額,使IE成為市場的絕對主流。現在裝了Windows系統的電腦基本無法卸載IE。
2、Opera瀏覽器:
Opera是挪威Opera Software ASA公司旗下的瀏覽器。1995年,opera公司發布第一版Opera瀏覽器,使用自己研發的Presto內核。當時opera公司的開發團隊不斷完善Presto內核,使Opera瀏覽器一度成為頂級瀏覽器。直到2016年奇虎360和昆侖萬維收購了Oprea瀏覽器,從此也丟棄了強大的Presto內核,改用當時Google開源的webkit內核。后來Opera瀏覽器跟隨Google將瀏覽器內核改為Blink內核。自此Presto內核也淡出了互聯網市場。Opera瀏覽器內核:最初是自己的Presto內核,后來是Webkit,現在是Blink內核;
3、Safari瀏覽器:
第二次瀏覽器大戰是從蘋果公司發布Safari瀏覽器開始的。2003年,蘋果公司在蘋果手機上開發Safari瀏覽器,利用自己得天獨厚的手機市場份額使Safari瀏覽器迅速成為世界主流瀏覽器。Safari是最早使用webkit內核的瀏覽器也是現在蘋果默認的瀏覽器。
4、Firefox瀏覽器:
Firefox瀏覽器使Mozilla公司旗下瀏覽器,也是剛才提到的網景公司后來的瀏覽器。網景被收購后,網景人員創辦了Mozilla基金會,這是一個非盈利組織,他們在2004年推出自己的瀏覽器Firefox。Firefox采用Gecko作為內核。Gecko是一個開源的項目,代碼完全公開,因此受到很多人的青睞。Firefox的問世加快了第二次瀏覽器大戰的開始。第二次瀏覽器大戰與第一次二元鼎力的局面不同,這一次的特點就是百家爭鳴,也自此打破了IE瀏覽器從98年網景被收購后獨步瀏覽器市場的局面。
5、Chrome瀏覽器:
Chrome瀏覽器是google旗下的瀏覽器。Chrome瀏覽器至發布以來一直講究簡潔、快速、安全,所以Chrome瀏覽器到現在一直受人追捧。最開始Chrome采用webkit作為瀏覽器內核,直到2013年,google宣布不再使用蘋果的webkit內核,開始使用webkit的分支內核Blink。
以上是五大瀏覽器的簡介,
四大內核
四大內核分別是:Trident、webkit、Blink、Gecko
1、Trident內核(IE瀏覽器內核):俗稱的IE內核
2、Gecko內核(Firefox瀏覽器內核):俗稱Firefox內核
3、Blink內核(Chrome瀏覽器內核):也稱Chromium內核;Chrome瀏覽器以前是Webkit內核,現在是Blink內核,其實Blink就是Webkit的分支
4、Webkit內核(Safari瀏覽器內核):蘋果瀏覽器的內核,最早是蘋果公司開發的內核,后來谷歌借來使用,谷歌這么牛的公司怎么會一直使用別人的內核呢,所以Google自己開發了Blink內核
五大瀏覽器采用的都是單內核,而隨着瀏覽器的發展現在也出現了雙內核。像360瀏覽器、QQ瀏覽器都是采用雙內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