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ArcGis拓撲——根據拓撲錯誤記錄提取shp文件、導出Excel表格


ArcGis拓撲檢查的流程——以面重疊檢查為例中講述了如何在ArcGis進行拓撲檢查與修改。

在實際操作中,有時我們還需要將ArcGis拓撲檢查的結果制作成報告或者提取錯誤信息反饋作業方。

本文仍然是基於“面重疊檢查”這一例子進行講述,其它規則自作變通即可。

提取Excel信息

一般在存儲拓撲數據的數據庫(對,就是上面博文中提到的個人地理數據庫mdb文件)中找到名為“T_1_PolyErrors”的表,導出加工即可。

此表(錯誤記錄表)中,

OriginID(初始ID,面1)與DestID(目標ID,面2)分別對應了兩個重疊面的ObjectID。兩個英文字段名一個是“初始”,一個是“目標”,容易讓人懵逼,其實它就是重疊的面1與面2。

而ShapeArea則是面1與面2的重疊部分面積,在常用投影坐標系下其單位一般是平方米。

另外,上述“兩個重疊面的ObjectID”的ObjectID就是被拓撲對象(要素類)中的要素ObjectID,在本例中這個要素類就是“topo”,在上面圖片中可以看到“topo”表(要素屬性表),要素的屬性信息(包括ObjectID)便存儲於其中。

將兩表導出為Excel,然后在錯誤記錄表中使用Excel的Vlookup函數根據ObjectID在要素屬性表分別查找、提取兩個面的相關屬性信息,即可做成兩重疊面的對照表。


作者:yzhyingcool
ArcGis交流群:ArcGis交流群
博客:https://www.cnblogs.com/yzhyingcool/


提取存在拓撲問題的要素,創建shp文件

1、打開“拓撲錯誤查看器”,然后在錯誤列表中選擇所有記錄,右鍵——選擇要素。

2、在“內容列表”——要素類圖層上右鍵——數據——導出數據,然后選擇存放位置,設置保存文件類型,保存就可以了。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