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avel 系列入門教程(二)【最適合中國人的 Laravel 教程】


本篇文章中,我將跟大家一起體驗 Laravel 框架最重要的部分——路由系統。

如果你讀過 2015 版的教程,你會發現那篇文章里大書特書的 Auth 系統構建已經被 Laravel 捎帶手給解決了。在更早的 2014(Laravel 4)版教程中,實際上我是通過讓大家自己手動構建高難度的 Auth 系統來提高短期學習曲線的斜率,以便大家能更快地感受到 Laravel 運行的原理。但是很遺憾,現在的 Auth 系統實在是太強大了,執行幾句命令就激活了這個功能,新手其實還是雲里霧里。為了彌補這個缺憾,我決定赤膊上陣,手刃路由系統,直接給大家展示 Laravel 是如何組織 MVC 架構而控制網站運行的。

初識路由

路由系統是所有 PHP 框架的核心,路由承載的是 URL 到代碼片段的映射,不同的框架所附帶的路由系統是這個框架本質最真實的寫照,一絲不掛,一覽無余。Laravel 路由中文文檔:http://laravel-china.org/docs/5.5/routing

Laravel 5.3 之后就把路由放到了 learnlaravel5/routes 文件夾中,一共有四個文件。

我們先看一下web.php中僅存的幾行代碼:

Route::get('/', function () {
    return view('welcome');
});

Auth::routes();

Route::get('/home', 'HomeController@index')->name('home');

中間的一行代碼 Auth::routes(); 就是 Auth 系統自動注入的路由配置,我們不用深究,我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頭三行和最后一行代碼上。

命名空間

我一直認為 Laravel 5 除了性能大幅提升之外相對於 4 最大的進步就在於新的命名空間規划:更清晰,更合理,更有利於新手。

Laravel 4 失敗的簡潔

Laravel 4 時代,大量的代碼都運行在根命名空間下,路由、Controller、Model 等等。看起來這么做可以少寫幾行枯燥的 use xxxx;,實則是對於命名空間的誤使用,而且對於新手學習命名空間是有毒的。

絕對類名

Laravel 5 全面引入了 psr-4 命名空間標准:命名空間和實際文件所在的文件夾層級一致,文件夾首字母大寫,並自動成為此文件的約定命名空間。舉個小栗子:learnlaravel5/app/Http/Controllers/HomeController.php 的絕對類名為:\App\Http\Controllers\HomeControllerlearnlaravel5/app/User.php 的絕對類名為:\App\User。(實際上 psr-4 是自動加載標准,用在這里故稱其為命名空間標准。)

“絕對類名”是我自創的:在啟用了命名空間的系統中,子命名空間下的類有一個全局都可以直接訪問的名稱,這個名稱就是該類的命名空間全稱。雖然命名空間在“實用主義”的 PHP 語言里看起來十分古怪,不過他也還是 PHP 嘛,依然遵循 PHP 的運行原理和哲學。同理,Laravel 無論多么強大,他都是 PHP 代碼寫成的,所以當你苦於 Laravel 沒有提供某個你需要的功能時,不要驚慌不要着急,just write your PHP code。

psr-4 的官方英文文檔在這里:http://www.php-fig.org/psr/psr-4/

好用的資料

命名空間其實沒什么特別難的地方,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專門扒光命名空間的秘密:《PHP 命名空間 解惑

基礎路由解析

閉包路由

路由文件中前三行即為閉包路由:

Route::get('/', function () {
    return view('welcome');
});

閉包路由使用閉包作為此條請求的響應代碼,方便靈活,很多簡單操作直接在閉包里解決即可。例如“輸出服務器當前時間”:

Route::get('now', function () {
    return date("Y-m-d H:i:s");
});

如果你想得到北京時間,請在 learnlaravel5/config/app.php 第 68 行左右把 timezone 設置為上海:

'timezone' => 'Asia/Shanghai',

這時候訪問 http://fuck.io:1024/now 可以得到如下結果:

控制器@方法 路由

閉包路由雖然靈活強大,不過大多數場景下我們還是需要回歸到 MVC 架構的:

Route::get('/home', 'HomeController@index')->name('home');

這行路由代碼的意思想必大家都能猜到一二了:當以 GET 方法訪問 http://fuck.io:1024/home 的時候,調用 HomeController 控制器中的 index 方法(函數)。同理,你可以使用 Route::post('/home', 'HomeController@indexPost'); 響應 POST 方法的請求。最后的->name()不是必須的,感興趣可以自己了解。

控制器@方法 調用原理淺析

Laravel 的路由跟所有 PHP 框架的路由一樣,都是用的最簡單直接的 PHP 方式來調用控制器中的方法的:使用字符串初始化類得到對象,調用對象的指定方法,返回結果。下面我簡單羅列幾步對 Laravel 路由調用過程的探測,感興趣的話可以自己研究。

learnlaravel5/app/Providers/RouteServiceProvider.php

全局搜索 routes.php,我們找到了這個文件。此文件最后的 mapWebRoutes 方法,給所有的路由統一加進了一個路由組,定義了一個命名空間和一個中間件:

protected function mapWebRoutes()
{
    Route::middleware('web')
         ->namespace($this->namespace)
         ->group(base_path('routes/web.php'));
}

順着這個函數往上看,你會發現命名空間定義的地方:

protected $namespace = 'App\Http\Controllers';

之后命名空間、類、方法是如何傳遞的呢?

learnlaravel5/vendor/laravel/framework/src/Illuminate/Routing/ControllerDispatcher.php

經過簡單的追蹤,我們找到了這個文件。讓我們在 dispatch 方法中增加一行 var_dump($controller);,刷新http://fuck.io:1024/home就可以看到頁面上如下的輸出:

開頭的App\Http\Controllers\HomeController就是我們要調用的控制器類的“絕對類名”,注意這里是不帶\根命名空間符號的。

最后一步

Laravel 使用了完整的面向對象程序架構,對控制器的調用進行了超多層封裝,所以最簡單地探測方式其實是手動拋出錯誤,這樣就可以看到完整的調用棧:

在 HomeController 的 index 方法里的 return 之前增加一行 throw new \Exception("我故意的", 1);,刷新頁面,你將看到以下畫面:

我們可以看到,是 learnlaravel5/vendor/laravel/framework/src/Illuminate/Routing/Controller.php 第 54 行最終驅動起了 HomeController:

public function callAction($method, $parameters)
{
    return call_user_func_array([$this, $method], $parameters);
}

具體的細節不再詳解,大家如果感興趣的話,把這些方法一個一個地都看一遍吧,相信對於你理解 Laravel 運行原理很有幫助。其實 PHP 跟字符串結合的緊密程度已經緊逼 js 和 JSON 了。結尾分享一個小彩蛋:這個laravel路由怎么寫?

轉載他處,侵權聯系刪除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