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邏輯運算符
邏輯運算符,它是用於布爾值進行運算的,運算的最終結果為布爾值true或false。
運算符 |
運算規則 |
范例 |
結果 |
& |
與 |
false&true |
False |
| |
或 |
false|true |
True |
^ |
異或 |
true^flase |
True |
! |
非 |
!true |
Flase |
&& |
短路與 |
false&&true |
False |
|| |
短路或 |
false||true |
True |
邏輯運算符的常規使用方式:
l 邏輯運算符通常連接兩個其他表達式計算后的布爾值結果
l 當使用短路與或者短路或時,只要能判斷出結果則后邊的部分就不再判斷。
通過代碼演示一下:
boolean b = 100>10;
boolean b2 = false;
System.out.println(b&&b2); // 打印結果為 false
System.out.println(b||b2); //打印結果為 true
System.out.println(!b2); //打印結果為 true
System.out.println(b && 100>10); //打印結果為 true,本行結果的計算方式稍后講解運算符優先級時解答
總結運算符的結果規律:
l 短路與&&:參與運算的兩邊數據,有false,則運算結果為false;
l 短路或||:參與運算的兩邊數據,有true,則運算結果為true;
l 邏輯非! : 參與運算的數據,原先是true則變成false,原先是false則變成true。
2.三元運算符
格式:
(條件表達式)?表達式1:表達式2;
表達式:通俗的說,即通過使用運算符將操作數聯系起來的式子,例如:
3+2,使用算數運算符將操作數聯系起來,這種情況,我們稱為算數表達式。
3>2,使用比較運算符(也稱為條件運算符)將操作數聯系起來,這種情況,我們稱為條件表達式。
其他表達式,不再一一舉例。
三元運算符運算規則:
先判斷條件表達式的值,若為true,運算結果為表達式1;若為false,運算結果為表達式2。
代碼演示:
方式一:
System.out.println( 3>2 ? “正確” : “錯誤” );
// 三元運算符運算后的結果為true,運算結果為表達式1的值“正確”,然后將結果“正確”,在控制台輸出打印
方式二:
int a = 3;
int b = 4;
String result = (a==b) ? “相等” : “不相等”;
//三元運算符運算后的結果為false,運算結果為表達式2的值“不相等”,然后將結果賦值給了變量result
方式三:
int n = (3>2 && 4>6) ? 100 : 200;
//三元運算符運算后的結果為false,運算結果為表達式2的值200,然后將結果200賦值給了變量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