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的三種服務模式
laas:服務器 | 虛擬機 | 磁盤櫃 | 計算機網絡 | 機房基礎設施
Paas:中間件&運行庫 | 數據庫 | 操作系統 | 服務器 | 虛擬機 | 磁盤櫃 | 計算機網絡 | 機房基礎設施 ·平台軟件層
Saas:應用軟件中間件&運行庫 | 數據庫 | 操作系統 | 服務器 | 虛擬機| 磁盤櫃 | 計算機網絡 | 機房基礎設施
laaS雲基本概念
laas是基礎設施即服務: 即把IT系統的基礎設施層作為服務出租出去。由雲服務供商把IT系統的基礎設施建設好,並對計算設備進行池化,然后直接對外出租硬件服務器、虛擬主機、存儲或網絡設施(負載均衡器、防火牆、公網IP地址及諸如DNS等基礎服務)等。
雲服務提供商負責管理機房基礎設施、計算機網絡、磁盤櫃、服務器和虛擬機,租戶自己安裝和管理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應用軟件和數據信息。
Paas雲基本概念
Paas是平台即服務 Paas雲服務提供商准備機房、布好網絡、購買設備、安裝操作系統、數據庫和中間件,即把基礎設施層和平台軟件層都搭建好,然后在平台軟件層上划分“小塊” (習慣稱之為容器)並對外出租。
Paas雲服務提供商也可以從其他laas雲服務提供商那里租賃計算資源,然后自己部署平台軟件層。另外,為了讓消費者能直接在雲端開發調試程序, Paas雲服務提供商還得安裝各種開發調試工具。租戶只要開發和調試軟件或者安裝、配置和使用應用軟件即可。
Paas雲服務的消費者
程序開發人員:寫代碼、編譯、調試、運行、部署、代碼版本控制等,一攬子解決
程序測試人員 軟件部署人員:把軟件部署到Paas雲端,便於管理不同版本之間的沖突應用
軟件管理員:便於配置、調優和監視程序運行性能應用程序
最終用戶:這時Paas雲服務相當於Saas雲服務
Paas雲優點和實際應用
商業智能(BI) :用於創建儀表盤、報表系統、數據分析等應用程序的平台。
數據庫:提供關系型數據庫或者非關系型數據庫服務。
開發和測試平台
軟件集成平台
應用軟件部署:提供應用軟件部署的依賴環境。
Saas雲服務提供商的3種選擇
租用別人的laas雲服務,自己再搭建和管理平台軟件層和應用軟件層。
租用別人的Paas雲服務,自己再部署和管理應用軟件層。
自己搭建和管理基礎設施層、平台軟件層和應用軟件層。
Saas應用的特點
復雜。軟件龐大、安裝復雜、使用復雜、運維復雜,單獨購買價格昂貴,如ERP、CRM系統及可靠性工程軟件等。
主要面向企業用戶。
模塊化結構。按功能划分成模塊,租戶需要什么功能就租賃什么模塊,也便於按模塊計費,如ERP系統划分為訂單、采購、庫存、生產、財物等模塊。
適合做Saas應用軟件的特點
多租戶。能適合多個企業中的多個用戶同時操作,也就是說,使用同一個軟件的租戶之間互不干擾。租戶一般指單位組織,一個租戶包含多個用戶。
多幣種、多語言、多時區支持。這一點對於公共雲尤其明顯,因為其消費者來自五湖四海。
非強交互性軟件。如果網絡延時過大,那么強交互性軟件作為Saas對外出租就不太合適,會大大降低用戶的體驗度,除非改造成弱交互性軟件或者批量輸入/輸出軟件。
雲計算有4種部署模型,分別是私有雲、社區雲、公共雲和混合雲,這是根據雲計算服務的消費者來源划分的,即:
如果一個雲端的所有消費者只來自一個特定的單位組織(如微算科技公司) ,那么就是利有雲。
如果一個雲端的所有消費者來自兩個或兩個以上特定的單位組織,那么就是社區雲。
如果一個雲端的所有消費者來自社會公眾,那么就是公共雲。
如果一個雲端的資源來自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雲,那么就是混合雲。
目前絕大多數混合雲由企事業單位主導,以私有雲為主體,並融合部分公共雲資源,就是說,混合雲的消費者主要來自一個或幾個特定的單位組織。
本地私有雲的部署
本地私有雲的雲端部署在企業內部,私有雲的安全及網絡安全邊界定義都由企業自己實現並管理,一切由企業掌控,所以本地私有雲適合運行企業中關鍵的應用。
托管私有雲的部署
托管私有雲是把雲端托管在第三方機房或者其他雲端,計算設備可以自己購買也可以租用第三方雲端的計算資源,消費者所在的企業一般通過專線與托管的雲端建立連接,或者利用疊加網絡技術在因特網上建立安全通道(VPN) ,以便降低專線費用,托管私有雲由於雲端托管在公司之外,企業自身不能完全控制其安全性,
企業私有雲辦公相比傳統計算機辦公的好處 ·員工可在任何雲終端登錄並辦公,可實現移動辦公。
有利於保護公司文檔資料。
維護方便。終端是純硬件,不用維護,只要維護好雲端即可。
降低成本。購買費用低,使用成本低,終端使用壽命長,軟件許可證費用降低
穩定性高。對雲端集中監控和布防,更容易監控病毒( 軟f和黑客入。
社區雲 核心特征
社區雲的核心特征是雲端資源只給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特定單位組織內的員工使用,除此之外的人和機構都無權租賃和使用雲端計算資源。參與社區雲的單位組織具有共同的要求,如雲服務模式、安全級別等。
具備業務相關性或者隸屬關系的單位組織建設社區雲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為一方面能降低各自的費用,另一方面能共享信息。
比如,深圳地區的酒店聯盟組建酒店社區雲,以滿足數字化客房建設和酒店結算的需要;
又比如,由一家大型企業牽頭,與其提供商共同組建社區雲;
再比如醫院組建區域醫療社區雲,各家醫院通過社區雲共享病例和各種檢測化驗數據,這能極大地降低患者的就醫費用。
公共雲 核心特征
公共雲的核心特征 公共雲的核心特征是雲端資源面向社會大眾開放,符合條件的任何個人或者單位組織都可以租賃並使用雲端資源。公共雲的管理比私有雲的管理要復雜得多,尤其是安全防范,要求更高。
公共雲的實例
深圳超算中心、亞馬遜、微軟的Azure、阿里雲等。
混合雲
混合雲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類型的雲(私有雲、社區雲、公共雲)組成的,它其實不是一種特定類型的單個雲,其對外呈現出來的計算資源來自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雲,只不過增加了一個混合雲管理層。
雲服務消費者通過混合雲管理層租賃和使用資源,感覺就像在使用同一個雲端的資源,其實內部被混合雲管理層路由到真實的雲端了。
混合雲的組合方式
由於私有雲和社區雲具有本地和托管兩種類型,再加上公共雲,共有5種類型,所以混合雲的組合方式就有很多種形式了,混合雲屬於多雲這個大類,是多雲大類中最主要的形式。
而公/私混合雲又是混合雲中最主要的形式,因為它同時具備了公共雲的資源規模和私有雲的安全特征。目前,私有雲和公共雲構成的混合雲占比達到55%。
公/私混合雲的優勢
架構更靈活:可以根據負載的重要性靈活分配最適合的資源,例如將內部重要數據保存在本地雲端,而把非機密功能移動到公共雲區域。 技術方面更容易掌控。
更安全:具備私有雲的保密性,同時具有公共雲的抗災性(在公共雲上建立虛擬的應急災備中心或者靜態數據備份點)
公/私混合雲的構成
私有雲:這是混合雲的主要組成部分,企業部署混合雲的步驟一般是先“私”后“公”。
公共雲
公/私雲之間的網絡連接:一般為公共雲提供商提供的高速專線,或者是第三方的VPN。
混合雲管理平台:是用戶的統一接入點,實現資源的自動化、費用結算、報表生成、雲端日常操作及API調用等,可以進一步細化為數據管理、虛機管理、應用管理等幾個層面的軟件。目前混合雲管理平台產品有VMware vRealize,Microsoft System Center.RightScal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