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式一:window.onload:
當一個文檔完全下載到瀏覽器中時,才會觸發window.onload事件。這意味着頁面上的全部元素對js而言都是可以操作的,也就是說頁面上的所有元素加載完畢才會執行。這種情況對編寫功能性代碼非常有利,因為無需考慮加載的次序。
window.onload=function(){
dosth//你要做的事情
}
方式二:$(document).ready():
會在DOM完全就緒並可以使用時調用。雖然這也意味着所有元素對腳本而言都是可以訪問的,但是,並不意味着所有關聯的文件都已經下載完畢。換句話說,當HMTL下載完成並解析為DOM樹之后,代碼就會執行。
$(document).ready(function(){
dosth//你要做的事情
})
注意:頁面加載完成有兩種事件,一是ready,表示文檔結構已經加載完成(不包含圖片等非文字媒體文件),二是onload,指示頁 面包含圖片等文件在內的所有元素都加載完成。(可以說:ready 在onload 前加載!!!)
方式三:用document.onreadystatechange的方法來監聽狀態改變, 然后用document.readyState == “complete”判斷是否加載完成,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用document.onreadystatechange的方法來監聽狀態改變, 然后用document.readyState == “complete”判斷是否加 載完成
document.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當頁面加載狀態改變的時候執行function
{
if(document.readyState == "complete")
{ //當頁面加載狀態為完全結束時進入
init(); //你要做的操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