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對公業務和對私業務


銀行對公,對私分別指的是銀行的對公業務和個人銀行業務
銀行對公業務包括企業電子銀行、單位存款業務、信貸業務、機構業務、國際業務、委托性住房金融、資金清算、中間業務、資產推介、基金托管等等,通俗點說就是“對單位的業務”。
銀行內部最基本的部門就是儲蓄(對私)、會計(對公)和信貸。會計可以說是信貸的后台和服務部門,信貸是單位的存款和貸款業務,有點像一般公司的銷售部門,而這些單位與銀行發生的所有業務往來則都是通過會計部門實現的。具體來說,對公業務是以企業法人、單位等客戶為主體,圍繞公存賬戶開展各類支票、匯兌、貸款等業務。


個人銀行業務(PersonalBankingBusiness)是指商業銀行對個人客戶提供的存款、貸款、支付結算等服務。
銀行的個人業務逐漸擺脫品種單一、服務人群狹窄的狀況,開始逐步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中,銀行卡業務一直處在一個井噴式增長階段,購買股票基金等理財產品的人數也呈狂飆式增長,房貸產品也已經擺脫先前的單調。

 

內含價值增值(EVA)——是兩個期間內含價值的增加值,它可以分解為原有業務、新增業務、投資收益、假設變化以及資本金變動等各個部分的貢獻。


RAROC(Risk 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即風險調整資本收益,是由信孚銀行(Banker Trust)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來的,RAROC其最初的目的是為了度量銀行信貸資產組合的風險。
考核銀行盈利的傳統指標包括股權收益率(ROE)和資產收益率(ROA),這種指標最大的缺點是沒有將風險考慮在內。出於風險的管理需要,西方商業銀行逐漸出現了新型的以風險為基礎的考核盈利指標——根據風險調整的收益(RAROC,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該方法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由信孚銀行集團(Banker’s Trust Group)首創,最初目的是為了度量銀行信貸資產組合的風險和在特定損失率下為限制風險敞口必需的股權數量。此后,許多大銀行都紛紛開發RAROC方法,其基本的目的都是為了確定銀行進行經營所需要的股權資本數量。
當前,國內商業銀行考核其盈利能力的傳統指標主要為ROE(股權收益率)和ROA(資產回報率),它們的計算公式分別為:
ROE=凈收益/所有者權益
ROA=凈收益/平均資產價值
或ROA=凈收益/期末資產價值賬面價值
這類指標的優點是計算簡便,很容易通過銀行公開報表獲得,但是其最大缺點是沒有完全反映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即這類指標沒有將風險因素考慮在內。在風險日益盛行並漸趨復雜的今天,這類指標未能對風險做出評估,因而是不完善的。出於風險的管理需要,西方商業銀行逐漸出現了新型的、以風險為核心的考核盈利指標RAROC。

RAROC風險管理技術的主要作用有風險管理和績效評估兩個方面。
從風險管理的角度看,借助RAROC風險管理技術,商業銀行可以為單筆業務分配資金,並同時可以將資本結構最優化。這一過程估計了每一筆業務的風險對銀行總體風險的影響,如商業銀行通過歷史模擬法或蒙特卡羅法可以對其損失的分布曲線進行模擬。這種模擬法較好地衡量了損失分布,而對復雜的資產組合而言,模擬法更有優勢。
從績效考核的角度來看,RAROC風險管理技術克服了傳統績效考核目標中盈利目標與風險成本在不同時期反映的相對錯位問題,實現了經營目標與業績考核的統一。我國商業銀行對各級分支機構、各類業務管理部門的績效考核,一般都側重於風險或收益指標,側重於短期的時點數據,而不是用風險調整后的反映長期穩定的收益指標來衡量業績,這使得表面上的高收益與實際經過風險調整后的收益存在很大差距,難於對績效進行科學的考核。運用RAROC風險管理技術,對各級分支機構、各項業務、產品,甚至每位員工的RAROC進行比較,可以提高績效考核的科學性。這樣,管理者可以采取有效的獎罰措施引導各級分支機構、業務管理部門和各級員工的正確行為,激勵他們自覺追求風險可接受情況下盈利最大化的目標,追求長期穩定的收益,而不是短期的高收益。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