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包括_____。
-
A.
軟件
-
B.
台式機、便攜機
-
C.
嵌入在各種設備中的芯片
-
D.
以上所有
人類應具備的三大思維能力是指_____。
-
A.
抽象思維、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
-
B.
實驗思維、理論思維和計算思維
-
C.
逆向思維、演繹思維和發散思維
-
D.
計算思維、理論思維和辯證思維
本課程中擬學習的計算思維是指_____。
-
A.
計算機相關的知識
-
B.
算法與程序設計技巧
-
C.
蘊含在計算學科知識背后的具有貫通性和聯想性的內容
-
D.
知識與技巧的結合
如何學習計算思維?_____。
-
A.
為思維而學習知識而不是為知識而學習知識
-
B.
不斷訓練,只有這樣才能將思維轉換為能力
-
C.
先從貫通知識的角度學習思維,再學習更為細節性的知識,即用思維引導知識的學習
-
D.
以上所有
計算學科的計算研究什么? _______。
-
A.
面向人可執行的一些復雜函數的等效、簡便計算方法
-
B.
面向機器可自動執行的一些復雜函數的等效、簡便計算方法
-
C.
面向人可執行的求解一般問題的計算規則
-
D.
面向機器可自動執行的求解一般問題的計算規則
“人”計算與“機器”計算有什么差異? _______。
-
A.
“人”計算寧願使用復雜的計算規則,以便減少計算量能夠獲取結果,“機器”計算則需使用簡單的計算規則,以便於能夠做出執行規則的機器
-
B.
“機器”計算使用的計算規則可能很簡單但計算量卻很大,盡管這樣,對越來越多的計算,機器也能夠完成計算結果的獲得
-
C.
“機器”可以采用“人”所使用的計算規則,也可以不采用“人”所使用的規則
-
D.
上述說法都正確
自動計算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是什么?_______。
-
A.
數據的表示,數據和計算規則的表示
-
B.
數據和計算規則的表示與自動存儲
-
C.
數據和計算規則的表示、自動存儲和計算規則的自動執行
-
D.
上述說法都不正確
計算機器的基本目標是什么? _______。
-
A.
能夠輔助人進行計算,能夠執行簡單的四則運算規則
-
B.
能夠執行特定的計算規則,例如能夠執行差分計算規則等
-
C.
能夠執行一般的任意復雜的計算規則
-
D.
上述說法都不正確
電子計算機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_______。
-
A.
基於二進制--存儲0和1的元件如電子管、晶體管等
-
B.
基於二進制的運算與變換,電子技術實現計算規則
-
C.
集成技術實現更為復雜的變換
-
D.
上述所有
摩爾定律是指_______。
-
A.
芯片集成晶體管的能力每年增長一倍,其計算能力也增長一倍
-
B.
芯片集成晶體管的能力每兩年增長一倍,其計算能力也增長一倍
-
C.
芯片集成晶體管的能力每18個月增長一倍,其計算能力也增長一倍
-
D.
芯片集成晶體管的能力每6個月增長一倍,其計算能力也增長一倍
衡量微處理器芯片性能好壞的指標包括_______。
-
A.
機器字長--字長越大越好,機器主頻--主頻越高越好,功耗--功耗越低越好
-
B.
晶體管數量--晶體管數量越多越好
-
C.
微處理器所能完成的功能--指令種類越多越好
-
D.
上述所有
衡量存儲設備性能的指標包括_______。
-
A.
存儲容量--容量越大越好,存取速度--速度越快越好
-
B.
價格--價格越低越好,功耗--功耗越低越好
-
C.
可靠性與持久性--越高越長越好
-
D.
上述所有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
A.
一般計算機中僅配備有ROM、RAM存儲器、磁盤、磁帶等存儲器
-
B.
軟盤是由軟性材料制作的永久存儲器
-
C.
軟盤是可移動的可更換的永久存儲器
-
D.
固態硬盤、USB移動硬盤是當前常見的非永久存儲器
關於計算系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
A.
計算系統由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和微處理器構成
-
B.
計算系統由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和存儲設備構成
-
C.
計算系統由微處理器、存儲設備、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構成
-
D.
計算系統由微處理器和存儲設備構成
計算系統的發展方向_______。
-
A.
各個部件乃至整體的體積越來越小
-
B.
將越來越多的CPU集成起來,提高計算能力
-
C.
越來越擁有人的智能,使人-計算機-物體互聯在一起
-
D.
上述都是
關於計算系統的網絡化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
-
A.
物聯網能夠使物與物、物與人通過互聯網連接在一起,因此,未來互聯網將被物聯網所取代
-
B.
社會網絡能夠使人與人通過互聯網連接在一起,因此,未來互聯網將被社會網絡(或社交網)所取代
-
C.
未來互聯網將發展為包括物聯網、社會網絡、服務網絡以及與現實中各種網絡深度融合的網絡系統
-
D.
未來互聯網將發展為全3維的虛擬世界網絡
IBM提出的Smart Planet基本特點是什么_______。
-
A.
使社會萬事萬物可感知,即能將萬事萬物的信息數字化
-
B.
使社會各種事物、每個人員都可與互聯網相聯,實現互聯互通
-
C.
使社會/自然系統具有更好的自適應性、自調節性,最優化地滿足人們工作、生活的需要
-
D.
上述內容結合在一起才是Smart Planet
為什么要學習計算思維? 因為 _______。
-
A.
計算學科知識膨脹速度非常快,知識學習的速度跟不上知識膨脹的速度,因此要先從知識的學習轉向思維的學習,在思維的指引下再去學習知識
-
B.
如果理解了計算思維,則便具有了融會貫通、聯想啟發的能力,這樣再看計算學科的知識便感覺他們似乎具有相同的道理或原理,只是術語不同而已
-
C.
學習計算思維並不僅僅是學習計算機及相關軟件的原理,因為社會/自然中的很多問題解決思路與計算學科中的方法和原理是一致的,計算思維的學習也可以提高解決社會/自然問題的能力
-
D.
不僅僅是上述的理由, 有很多理由說明大思維比小技巧更重要,思維的學習比知識的學習更重要
計算之樹概括了計算學科的經典思維,它從幾個維度來概括的?________。
-
A.
三個維度:計算技術、計算系統與問題求解
-
B.
四個維度:計算技術的奠基性思維、通用計算環境的演化思維、社會/自然與計算的融合思維、交替促進與共同進化的問題求解思維
-
C.
五個維度:計算技術的奠基性思維、通用計算環境的演化思維、社會/自然與計算的融合思維、交替促進與共同進化的問題求解思維、由機器網絡到網絡化社會的網絡化思維
-
D.
六個維度:計算技術的奠基性思維、通用計算環境的演化思維、社會/自然與計算的融合思維、問題求解思維、網絡化思維和數據化思維
計算之樹中,計算技術的奠基性思維包括________。
-
A.
0和1、程序和遞歸;
-
B.
0和1、程序、遞歸和算法
-
C.
0和1、程序、遞歸、算法和網絡
-
D.
上述全不對
計算之樹中,通用計算環境的演化思維是怎樣概括的?________。
-
A.
程序執行環境—由CPU-內存環境,到CPU-存儲體系環境,到多CPU-多存儲器環境,再到雲計算虛擬計算環境
-
B.
網絡運行環境---由個人計算機、到局域網廣域網、再到Internet
-
C.
元器件---由電子管、晶體管、到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
-
D.
上述全不對
計算之樹中,兩類典型的問題求解思維是指________。
-
A.
抽象和自動化
-
B.
算法和系統
-
C.
社會計算和自然計算
-
D.
程序和遞歸
計算之樹中,網絡化思維是怎樣概括的________。
-
A.
局域網、廣域網和互聯網
-
B.
機器網絡、信息網絡和人-機-物互聯的網絡化社會
-
C.
機器網絡、信息網絡和物聯網
-
D.
局域網絡、互聯網絡和數據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