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1.vi/vim是什么? 2.vim模式有哪些?如何切換? 3.使用vim如何打開文件? 4.關閉文件 5.移動光標 6.翻屏: 7.刪除 8.粘貼命令: p 9.復制命令:y 10.修改c:先刪除內容,在轉換為輸入模式 11.替換:r 12.撤銷編輯操作:u(undo) 13.重復前一次編輯操作. 14.可視化模式: 15.查找: 16.查找並替換 17.vim打開多個文件 18.分屏顯示一個文件 19.分窗口編輯多個文件 20.將當前文件中部分內容保存為另外一個文件 21.將另一個文件的內容填充在當前文件中(r表示讀) 22.跟shell交互(vim 末行模式執行shell) 23.高級話題 24.vim配置文件
使用Linux系統肯定不是沖着UI去的。肯定得使用終端命令行模式,但是怎么使用Terminal編輯文本呢?可以使用vi,現在大多數使用Vim,Vi之於Linux/Unix就像記事本之於Windows一樣(這句話也不是很嚴謹),就像爭論哪個編程語言是世界上最好的一樣,有人認為Vim is the best text editor known to human kind,參考另一篇英文vim教程,寫的不錯《Learn Vim Progressively》。
Vim是從 vi 發展出來的一個文本編輯器。代碼補完、編譯及錯誤跳轉等方便編程的功能特別豐富,在程序員中被廣泛使用。
簡單的來說, vi 是老式的字處理器,不過功能已經很齊全了,但是還是有可以進步的地方。 vim 則可以說是程序開發者的一項很好用的工具。連 vim 的官方網站 (http://www.vim.org) 自己也說 vim 是一個程序開發工具而不是文字處理軟件。
1、使用Ctrl+Alt+T快捷鍵進入Terminal之后,在命令行中輸入vim,如果未安裝會得到下面的提示:
Command 'vim' not found, but can be installed with:
sudo apt install vim
sudo apt install vim-gtk3
sudo apt install vim-tiny
sudo apt install vim-athena
sudo apt install vim-gtk
sudo apt install vim-nox
sudo apt install neovim意思就是vim命令無法識別,但是可以安裝vim或vim-gtk3等編輯器來使用vim。
到這里就有疑惑了,除了vim了解一點外,其他的都是什么鬼,和vim有啥關系?
這里以neovim為例說一下:
NeoVim 項目地址: GitHub - neovim/neovim
Vim 原項目地址: GitHub - vim/vim
巴西程序員 Thiago de Arruda Padilha(aka tarruda)向 Vim開源編輯器項目遞交了兩大補丁,對Vim的架構進行了大幅調整,結果遭到了Vim作者Bram Moolenaar的拒絕,因為對於Vim這樣一個成熟的項目進行如此大的改變風險太高。於是tarruda發起了Vim fork項目Neovim,集資1萬美元打造出21世紀的編輯器,提供更好的腳本、插件支持,整合現代的圖形界面。
Bram Moolenaar 在寫 Vim 時還是 90 年代初,至今已經 20 多年 過去了。其中,不僅包含了大量的遺留代碼,而且程序的維護、Bug 的 修復、以及新特性的添加都變得越來越困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Neovim 項目應運而生。Neo 即“新”之意,它是 Vim 在這個新時代的重生。
到這里差不多就明白他們的聯系了。vim是終端下的vim,vim-gnome是用了GNOME GUI的vim,vim-tiny是tiny 版本的vim,就是功能比較少,但是體積小,速度快。
這里我們可以按照提示輸入 sudo apt-get install vim 安裝vim。如果出現無法安裝vim,可以先更新一下源:$ sudo apt-get update,然后再安裝。如果還不行,見Ubuntu無法安裝vim:
2.安裝完成后,輸入vim會進入vim的標准模式,這時按鍵盤的i進入插入模式,在里面寫點什么吧。
3.按Esc推出插入模式,進入標准模式,在這個模式下有幾個基本命令要掌握。
- :wq 保存推出
- i 進入插入模式
- x 刪除當前光標的字符
- dd 刪除當前行,並且保存當前行到剪切板
- p 粘貼
- :help <command> 查看命令的幫助
- 上下左右移動光標
4. 輸入 :w filename 保存文件到當前目錄。這里如果filename和之前不一樣的話可以算是vim對文件的一個重命名,例如 :w test.c。就會將內容保存到test.c文件中。
5. :q 退出vim頁面。
6.下次在該目錄下輸入 vim filename 就可以編輯或者查看這個文件了。如果沒有filename就會創建一個。
如果是想要編寫C語言代碼,可能還需要以下基本命令:
1. 打開文件夾:
$ cd 路徑
2. 用vi/vim/gedit打開文件:
$ vi 文件名
3. 進入root權限:
$ su
4. 使用管理權限做某事(用gedit打開文件):
$ sudo gedit sys.h
5. 拷貝文件
$ cp 被拷貝文件 目標地址
6. 用gcc編譯c文件:
$ gcc 文件名 o 文件名(不帶有.c)
7. 執行編譯好的目標文件:
$ ./文件名
8. 為了使make命令執行並行處理, j 選項可以用來指定作業數,如果你的電腦是多核
cpu,j后面的數字最大可以是 核數*2,說白了就是硬件砸得越多,速度越快。
$ make j4
初次學習這樣就差不多了,其他指令邊使用邊學習。
最后補充一下博客園沐浴梓狼博主的博客(寫的非常好):
vi編輯器是所有Unix及Linux系統下標准的編輯器,他就相當於windows系統中的記事本一樣,它的強大不遜色於任何最新的文本編輯器。他是我們使用Linux系統不能缺少的工具。由於對Unix及Linux系統的任何版本,vi編輯器是完全相同的,學會它后,您將在Linux的世界里暢行無阻。
vim 具有程序編輯的能力,可以以字體顏色辨別語法的正確性,方便程序設計;
因為程序簡單,編輯速度相當快速。
vim可以當作vi的升級版本,他可以用多種顏色的方式來顯示一些特殊的信息。
vim會依據文件擴展名或者是文件內的開頭信息, 判斷該文件的內容而自動的執行該程序的語法判斷式,再以顏色來顯示程序代碼與一般信息。
vim里面加入了很多額外的功能,例如支持正則表達式的搜索、多文件編輯、塊復制等等。 這對於我們在Linux上進行一些配置文件的修改工作時是很棒的功能。
1.vi/vim是什么?
①vi是Visual Interface的縮寫,即 可視化接口
②vim是vi iMprove的縮寫,即 vi的增強版(具有語法着色功能)
2.vim模式有哪些?如何切換?
①三種模式
命令模式(默認):剛進入vim的時候,默認就是 命令模式,可以復制行,刪除行等。
輸入模式:可以輸入內容。
末行模式:在最下邊,除編輯模式,可以輸入諸多管理員命令
②模式轉換
命令模式→輸入模式:
i:在當前光標所在字符的前面,轉為輸入模式
I:在當前光標所在行的行首轉換為輸入模式
a:在當前光標所在字符的后面,轉為輸入模式
A:在光標所在行的行尾,轉換為輸入模式
o:在當前光標所在行的下方,新建一行,並轉為輸入模式
O:在當前光標所在行的上方,新建一行,並轉為輸入模式
s:刪除光標所在字符
r:替換光標處字符
輸入模式→命令模式
ESC鍵
命令模式→末行模式
輸入:即可 轉為末行模式
在末行模式下
10d:可刪除第10行
10,20d:刪除10-20行
set nu:顯示行號
!命令:可以執行bash命令
末行模式→命令模式
ESC鍵
3.使用vim如何打開文件?
① vim /path/to/somefile :vim后跟文件路徑及文件名 ,如果文件存在,則打開編輯文件窗口,如果文件不存在,則創建文件
[root@libaoliang ~]# vim /etc/inittab
② vim + # :打開文件,並定位到第#行,#代表數字
[root@libaoliang ~]# vim +3 /etc/inittab
③ vim + :打開文件,定位到最后一行
[root@libaoliang ~]# vim + /etc/inittab
④ vim +/PATTERN:打開文件,定位到第一次被PATTERN匹配到的行的行首
[root@libaoliang ~]# vim +/start /etc/inittab
4.關閉文件
末行模式下:
w:保存
q:退出
wq 或 x:保存退出,wq 和 x 都是保存退出
q!:強制退出
w!:強制保存,管理員才有權限
命令模式下:
ZZ:保存並退出
5.移動光標
命令模式下:
①逐字符移動
h:向左
l:向右
j:向下
k:向上
#h:移動#個字符
②以單詞為單位移動
w:移到下一個單詞的詞首
e:跳至當前或下一個單詞的詞尾
b:跳至當前或上一個單詞的詞首
#w:表示移動#個單詞
③行內跳轉
0:絕對行首
^:行首第一個非空白字符
$:絕對行尾
④行間跳轉
#G:跳轉到第#行
G:最后一行
末行模式下:
①行間跳轉
直接輸入行號 回車即可
6.翻屏:
命令模式下
Ctrl+f:向下翻一屏
Ctrl+b:向上翻一屏
Ctrl+d:向下翻半屏
Ctrl+u:向上翻半屏
7.刪除
命令模式下
①刪除單個字符:
x:刪除光標所在處單個字符
#x:刪除光標所在處及向后共#個字符
②刪除命令:d
d命令跟 跳轉命令組合使用 如:dw 表示刪除光標所在位置到下一個單詞詞首所有字符
#dw,#de,#db :#dw表示 刪除當前光標所在處及向后第#個單詞詞首所有字符
dd:刪除當前光標所在行
#dd:刪除包含當前光標所在行內的#行
末行模式下:
末行模式下 位置符號
StartADD,EndADDd
.:表示當前行
$:最后一行
+#:向下的#行
$-#:向上的#行
末行模式下,刪除命令d可以跟以上 位置符號 相結合使用
StartADD,EndADDd:刪除StartADD到EndADDd位置的所有行,例如:10,15d:刪除10到15行所有內容
.d:刪除光標所在行,同dd
8.粘貼命令: p
p(小寫p):如果刪除的或復制的為整行內容,則粘貼到光標所在行的下方,如果復制或刪除的內容為非整行,則粘貼至光標所在字符的后面
P(大寫P):如果刪除的或復制的為整行內容,則粘貼到光標所在行的上方,如果復制或刪除的內容為非整行,則粘貼至光標所在字符的前面
9.復制命令:y
用法同d命令
命令模式
yy:復制當前行
yw (y#w,ye,y#e,yb,y#b):復制光標當前位置到下個單詞詞首內容.#代表數字
y#G:復制當前位置當#行處的所有內容
末行模式
StartADD,EndADDy:復制StartADD到EndADDd位置的所有行,例如:10,15d:復制10到15行所有內容
+3y:復制當前位置向下3行
10.修改c:先刪除內容,在轉換為輸入模式
c:用法同d
11.替換:r
r:單字符替換,會替換光標選中字符
R:替換模式,可以做字符替換。
12.撤銷編輯操作:u(undo)
u:撤銷前一次編輯操作
#u:直接撤銷#次操作
Ctrl+r:撤銷最近一次撤銷操作
13.重復前一次編輯操作.
.:比如 上一次dd刪除了一行,現在輸入.就可以重復dd刪除行的操作
14.可視化模式:
命令模式:
v:按字符選取,鍵盤控制光標 划過 的區域被選取
V:按矩形選取,鍵盤控制光標划過的行被選取
15.查找:
末行模式:
/PATTERN:從當前位置向后查找
?PATTERN:從當前位置向前查找
n:向下查找
N:向上查找
16.查找並替換
在末行模式下使用s命令
ADDR1,ADDR2s/PATTERN/String/gi
ADDR1,ADDR2 表示地址;比如1,$表示全文 (%也表示全文)
g:表示全局替換
i:表示忽略大小寫
17.vim打開多個文件
vim FILE1 FILE2 FILE3
末行模式下
:next 切換到下一個文件
:prev 切換到上一個文件
:last 切換到最后一個文件
:first 切換到第一個文件
退出多個文件
qa:全部退出
18.分屏顯示一個文件
vim打開文件后
Ctrl+w,s:水平拆分窗口
Ctrl+w,v:垂直拆分窗口
在窗口間切換光標
Ctrl+w,ARROW
比如 Ctrl+w,→:(使用箭頭方向鍵)光標切換到右邊的窗口
比如 Ctrl+w,h(左), j(下), k(上), l(右) 也可以切換窗口
在末行模式下
:qa退出所有窗口
19.分窗口編輯多個文件
vim -o:水平分割顯示
vim -O:垂直分割顯示
例如:vim -o /etc/rc.sysinit /etc/inittab :水平分割顯示/etc/rc.sysinit和/etc/inittab 這2個文件
20.將當前文件中部分內容保存為另外一個文件
末行模式下
w:表示保存當前文件
w /path/to/somewhere:將當前文件另存為到路徑指定的地方
ADDR1,ADDR2w /path/to/somewhere:將ADDR1到ADDR2指定的地址文本 另存為到路徑指定的地方
21.將另一個文件的內容填充在當前文件中(r表示讀)
末行模式下
r: /path/to/somefile
例如:vim /etc/rc.sysinit 打開文件后,末行模式 輸入 :r /etc/inittab :會將 inittab文件的所有內容附加到rc.sysinit文件光標所在的位置
22.跟shell交互(vim 末行模式執行shell)
末行模式
! command即可
例如: ! ls /etc/:會列出/ect目錄下所有文件及目錄 按enter后回到vim編輯狀態
23.高級話題
在末行模式下
①顯示或取消行號
set nu(set number):顯示行號
set nonu:取消顯示行號
②顯示忽略或區分字符大小寫
set ic (set ignorecase):忽略大小寫
set noignorecase:區分大小寫
③設定自動縮進
set ai(set autoindent):自動縮進
set noai:取消自動縮進
④查找到的文本高亮或取消高亮顯示
set hlsearch:高亮顯示搜索到的文本
set nohlsearch:取消高亮顯示搜索到的文本
⑤語法高亮
syntax on:打開語法高亮顯示
syntax off:關閉語法高亮顯示
24.vim配置文件
全局vim配置文件:/etc/vimrc
個人vim配置文件:~/.vimrc
[root@libaoliang ~]# echo "set nu" >> /root/.vimrc # root用戶用vim打開文件時,顯示行號。
輸入以下命令修改配置文件
sudo vim /etc/vim/vimrc
syntax on就是語法高亮,如果你的是off請改成on。
另外把光標移到文件末尾,輸入以下配置(根據自己需要選擇)
colorscheme desert
" 設置配色為沙漠
" 其他可選: torte, solarized, molokai, phd, ron, evening等
set mouse=a " 設置可用鼠標點擊移動光標
set nu " 顯示行號
set nobackup " 覆蓋文件時不備份
set autowrite " 自動保存
set cursorline " 高亮顯示當前行
set tabstop=4 " 設置tab長度為4個空格
set softtabstop=4 " 設置軟tab長度為4個空格
set shiftwidth=4 " 設置縮進為4個空格
set expandtab " 將tab替換為空格
set autoindent " 設置自動縮進(對齊上一行)
set smartindent " 設置智能縮進
set cindent " 設置c語言的縮進方式
set showmatch " 自動匹配
set ruler " 在右下角顯示當前行信息
set incsearch " 搜索加強
set hlsearch " 搜索高亮
set ignorecase " 搜索忽略大小寫
set whichwrap=b,s,<,>,[,] " 光標從行首和行末時可以跳到另一行去
set scrolloff=3 " 光標移動到上下兩端時保持3行距離
set history=1000 " 歷史記錄條數從20到1000
最后:wq
保存並退出。
配置這段出自簡書博主望月時生,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aed2a485af96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並注明出處。
也可以參考菜鳥教程學習 http://www.runoob.com/linux/linux-vi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