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幀類型:包括I幀、P幀和B幀。其中I幀為關鍵幀,一幀就是一幅完整畫面,P幀為幀間預測編碼幀,需要參考前面的I幀或P幀的不同部分才能進行組成一幅完整畫面,B幀為雙向預測編碼幀,需要同時以前面的幀和后面的幀作為參考幀才能進行組成一幅完整畫面。
2、DVR中關於幀的設置有兩處:
a)其中一個是幀類型,有兩種選擇,“BBP”和“單P”,其中“BBP”標識視頻的畫面是按IBBPBBPBBP…的方式排列,“單P”是按“IPP…”的方式排列。
b)另外一個是I幀間隔,即I幀在視頻流中兩次出現的間隔數。
3、綜合第2和第3點,可以知道I幀間隔越少,則畫面動態變化時的馬賽克現象越少。幀類型和I幀間隔一般選擇DVR默認值即可。
4、視頻幀率:表示每秒的視頻圖像有多少幀,正常情況下每秒25幀的畫面是最流暢的,基本上每秒20幀都可以算作流暢。
5、碼流類型:有“復合流”和“視頻流”兩個選擇,其中“復合流”是包括音頻數據,“視頻流”沒有音頻數據,這個需要看實際情況選擇,同樣情況下,“復合流”比“視頻流”小一點。
6、分辨率:分為QCIF、CIF、2CIF、4CIF和DCIF,其中4CIF也可稱為“D1”。
名稱 尺寸
QCIF 176×144
CIF 352×288
DCIF 528×384
2CIF 704×288
4CIF(D1) 704×576
它們之間的關系是:4CIF=2個2CIF=4個CIF=16個QCIF,其中DCIF是4CIF經水平3/4縮小、垂直2/3縮小,轉換成528×384的,528×384的像素數正好是CIF像素數的兩倍,所以DCIF也叫DOUBLECIF。
7、位率類型:分為“變碼率”和“定碼率”,由於DVR的圖像壓縮方式,對於靜止不變和動態變化(例如雲台快球的畫面)的畫面的壓縮比是不同的,因此“變碼率”是對靜止畫面所采用的碼流是相對小,動態畫面則相應加大碼流,使畫面的清晰度不至於下降嚴重。“定碼率”則是對任何畫面都采用固定的碼流,這樣會導致動態畫面的清晰度有所下降。這個位率類型的選擇需要根據實際所接的攝像槍類型來選擇。
8、位率上限:指編碼的碼流大小,有“32Kbps”到“2048Kbps”可供選擇。
a)Kbps的含義如下:
K表示1024
b表示電腦數據量的最小單位(bit),1Byte=8bit,1KB=1024Byte=8×1024bit,1MB=1024KB,1GB=1024MB
b)我們通常說的ADSL速率一般為2M,這個2M指的就是2048Kbps,由於ADSL是不對稱電路,即ADSL用戶上傳和下載的速率是不同的,所謂的2M是指下載,這個對於上網來說是合適的,因為上網主要是下載。但2M速率的ADSL的上傳速率實際是512Kbps,即下載速率的1/4左右,DVR所使用的正是上傳速率。
c)位率上限的選擇要與分辨率相匹配,通常我們使用的DVR一般用CIF或4CIF(D1)這另種分辨率,因此對應CIF的位率上限最高是512Kbps,再高是沒有意義了,在畫面質量上看不出有任何進步,根據用戶的網絡情況,合理地在320-512Kbps之間選擇即可。4CIF(D1)對應於1024-2048Kbps,低於1024Kbps則顯現不出4CIF(D1)的高分辨率優勢。
d)結合ADSL的上傳速率,可以計算出一路2M的ADSL可以支持1-2路CIF分辨率、碼流320Kbps左右的視頻同時在網上“流暢”觀看。
9、海康DVR支持雙碼流,即“主碼流”和“子碼流”,其中主碼流主要用於錄像,子碼流主要用於網絡傳輸。
a)在設置完“主碼流”下的各項設置后,還需設置“子碼流”下的各項設置,其中“子碼流”下的分辨率一般選擇CIF,位率上限一般選擇125-256Kbps,視頻幀率可適當再下調(15-20),其余與“主碼流”相同。
b)在網站上觀看時,可以選擇“子碼流”模式,此時對網絡帶寬的要求較低,對於某些網絡環境較差的用戶可以推薦用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