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本安裝Archlinux筆記


同步更新於wendster大佬的個人博客

搬運自我的洛谷博客

可能會不定期更新!

因為前幾天給我的小炸雞加了一根內存條;而且先前裝的Xubuntu是32位的,使用極其不方便;再加上wendster大佬的慫恿,我決定給自己的電腦換一個Archlinux系統。由於安裝這個系統的麻煩程度世人皆知,我是踩了一個又一個的坑。現在我把安裝的流程和一些問題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幫到新人。

准備流程

如果要裝雙系統的話,請提前在windows下用磁盤管理留出自由空間;如果你打算將某個windows盤的空間全部用來裝Archlinux的話,也可以不用刪,只需將那個盤清空即可。

安裝流程

1.下載鏡像:這個官網就有,各大鏡像站也有,自己去找吧。

2.制作啟動U盤:網上很多人推薦UltraISO,但是這個東西設置起來非常麻煩,一不留神就沒法啟動,而且還TM要收費(但是可以無限免費使用)!一個很好的替代品是USBwriter(鏈接百度上滿天飛,我就不發了),這個東東用起來倒是很簡單:下載,打開,選擇鏡像和U盤,點一下“write",這個U盤就變成啟動盤了。不過這個軟件也有一個BUG,無論這個鏡像的實際占用內存和U盤的空間是多少,它一定會全給你占掉,你這U盤就沒空間了。如果你想存東西,就必須處理一下,鏈接在這里

wendster提供的注:USBwriter只是將鏡像直接寫入了U盤,和在Linux下使用dd是一個道理(RAW),所以如果在UltraISO中寫入方式選擇RAW也會出現這個問題。由於這是支持EFI的鏡像,所以RAW寫入會生成一個EFI分區,其他地方未分區但是有數據,便讓磁盤看起來像是沒空間了一樣。其實不需要diskpart,直接拿一個分區軟件刪掉EFI分區再重建就好了。

不過,我的建議是最好別格式化啟動盤,因為這個系統有時會出現一些需要啟動盤才能解決的問題

3.插入啟動盤開始安裝:記得提前查詢好應該按哪個快捷鍵選擇啟動方式,開機瘋狂那個鍵按進入選擇啟動方式的界面,選擇U盤啟動。

4.進入Arch啟動界面之后,選擇第一個選項進入安裝。

5.按理來說首先是要查看鍵盤布局,但是默認的鍵盤布局就是我們常用的美式布局,所以沒什么好改的,跳過!如果需要更改請查詢官方Wiki(英文慎入!)

6.設置網絡。因為這篇文章主要是講筆記本平台的安裝,所以我們只講無線網絡連接。先輸入 wifi-menu 進入一個界面,用上下左右鍵選中自己要連的wifi名稱,然后按回車。第二個界面不用管,大概的意思是要你輸入連接時所用的主機名,回車跳過即可。第三個界面是輸密碼,輸完回車。

7.設置使用網絡時間:````timedatectl set-ntp true```。

8.設置鏡像倉庫:首先輸入 nano /etc/pacman.d/mirrorlist,然后把里面的內容全刪掉!然后在第一行寫上下列代碼添加中科大的軟件源地址:

Server = https://mirrors.ustc.edu.cn/archlinux/$repo/os/$arch 

最后按ctrl+o、回車、ctrl+x退出。

9.檢查啟動環境:輸入 ls /sys/firmware/efi/efivars,如果列出了一堆文件,就說明你的電腦是UEFI啟動,反之則是BIOS啟動。這個信息等一下分區的時候非常重要,千萬要記住。

10.分區:大部分人(像我)都只有一個磁盤,所以並沒有查看磁盤的必要,直接輸入 cfdisk 就可以進分區界面了;但是你如果有兩個或更多磁盤的話,你就需要先輸入 fdisk -l 確定你准備的空間在哪個磁盤上,然后再輸入 cfdisk /dev/sdX (X請用目標磁盤的編號替代) 進入分區界面。分區界面也是十分簡陋,不過好歹有個圖形化界面了。如果你先前留的是自由空間,那么使用上下鍵選中自由空間,再使用左右鍵切換到 new 命令,回車進去,然后輸入你要給這個區分配的空間。左右鍵選中 write,然后輸入 yes,這個區就分完了!注意:對於UEFI啟動的電腦,你必須分一個type為EFI system,大小為512M的區用作啟動區,不然電腦將無法啟動!

wendster提供的注:如果你是從UEFI啟動的話,一般已經有EFI分區,除非你的主板支持UEFI但是你依然使用着落后的MBR。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你需要先把磁盤轉換為GPT格式,然后刪除所有分區(反正換成UEFI啟動后你原先的系統也無法啟動了,除非你會一些高級做法......)

當然,也有沒有自由空間但留了空盤出來的朋友(其實我也是這么搞的),這就需要進 cfdisk 之后選中那個空盤,左右鍵選中 delete,回車,這個盤就被釋放成了自由空間,然后再按照自由空間的分法分掉即可!

wendster提供的注:如果你的硬盤格式是MBR,就最多只能分四個區,如果要分的區超過四個,就需要使用拓展分區(拓展分區算一個分區),然后你就可以在拓展分區里分n個分區了。你在new分區的時候cfdisk會詢問你創建的是Primary(主分區)還是Extended(拓展分區),根據需要選擇即可。

分區方案推薦:

  • 只分一個主分區(即/分區,如果你不需要休眠功能且內存大於等於8G的話,另有需求除外)

  • 一個主分區+一個swap分區

  • 一個主分區+一個swap分區+一個home分區

wendster提供的注:單獨的home分區可以幾個Linux發行版共用,而且能保證在系統損壞時不丟失文件,但個人覺得並沒有太大用)

11.格式化分區:輸入fdisk -l /dev/sdX,查看你的分區表。然后輸入 mkfs.ext4 /dev/sdXY 格式化EXT4分區(/分區和/home分區,如果有的話),輸入mkswap /dev/sdXY 格式化swap分區(XY請用目標磁盤的編號替換)。

12.掛載分區:

mount /dev/sdXY /mnt  //掛載主分區的命令

mkdir -p /mnt/boot/EFI

mount /dev/sdXY /mnt/boot/EFI //以上兩條為掛載EFI分區的命令(如果有的話)

mkdir -p /mnt/home

mount /dev/sdXY /mnt/home //以上兩條為掛載home分區的命令

swapon /dev/sdXY //掛載swap分區

13.安裝基礎包:輸入pacstrap /mnt base即可!

14.生成分區表: 輸入 genfstab -U /mnt >> /mnt/etc/fstab,如果分區有誤,請參照Wiki手動修正!

15.進入系統:之前的操作都是用啟動盤完成的,從這一步開始,就是在本機系統中進行操作了,請務必慎重!輸入 arch-chroot /mnt 進入本機操作系統。

16.選擇時區和硬件時間配置:輸入 ln -sf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設定中國時區(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是上海不是北京QwQ)。再輸入hwclock --systohc 修改硬件時間(使硬件時間同步,否則重啟之后時間又變了)。

17.修改語言:先 pacman -S vim 裝個vim吧,感覺比自帶的nano好用,而且你確定你不學習一下編輯器之神?好吧,其實不裝也OK。接着輸入 nano /etc/locale.gen 打開字體文件。然后我們按一下F6進入搜索,鍵入 zh_CN.UTF-8 UTF-8 找到中文,把這一行前面的#號刪掉。接着搜索 en_US.UTF-8 UTF-8 ,依葫蘆畫瓢刪掉前面的#號。有些教程會只讓你刪中文,但這會導致終端系統里全是灰色方塊!最后退出nano。如果你用的是vim,開始編輯時請先按一下i,退出時先按一下Esc,然后輸入 :wq! 退出(Vim使用教程這里有)。

18.配置語言:輸入 locale-gen,按一下回車就配置好了。然后輸入 echo LANG=zh.CN.UTF-8 UTF-8 配置終端的默認語言為中文。

19.設置主機名:請輸入 echo 想設定的主機名 > /etc/hostname修改主機名,再打開/etc/hosts(nano或者vim),加上以下代碼:

127.0.0.1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
::1		localhost.localdomain	localhost
127.0.1.1	主機名.localdomain	主機名

如果你是一個有靜態IP的dalao,輸入時請把127.0.0.1換成你自己的靜態IP。

20.安裝Grub及配置引導程序:電腦在開機時會自動運行一個引導程序,這個程序會告訴電腦如何啟動系統。如果你沒有安裝這樣一個程序的話,系統將會無法啟動!在引導程序中,被使用最多也最好的就是Grub,我們就來安裝它吧!

BIOS啟動的系統代碼如下:

pacman -S grub os-prober
grub-install --target=i386-pc /dev/sdX    (sdX 為目標磁盤)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UEFI啟動的系統代碼如下:

pacman -S dosfstools grub efibootmgr
grub-install --target=x86_64-efi --efi-directory=<EFI 分區掛載點> --bootloader-id=GRUB
grub-mkconfig -o /boot/grub/grub.cfg

21.設置root密碼:先輸入 passwd,然后輸入新密碼就OK。(還要確認一次)請一定記住root密碼,畢竟如果搞掛了系統就一定要用到這東西

安裝圖形化界面及常用軟件

1.創建用戶:雖然有了root用戶,但是日常使用將會極其不安全。因此我們應該設定一個新的普通用戶。先輸入 useradd -m -G users -s /bin/bash 用戶名創建用戶,然后再使用passwd 用戶名給這個用戶設置密碼。

2.安裝sudo:sudo是個好東西,每台電腦都要有;sudo是個好東西,可以不用登錄,root賬戶!(請腦補《好日子》的曲調)咳咳,嚴肅一點。其實sudo就是一個授權軟件,使用sudo可以讓普通用戶暫時獲得root權限來完成一些root用戶才能完成的操作,比如說裝軟件啦,刪軟件啦······為了安裝sudo,我們應該輸入 pacman -S sudo 其實經過安裝過程,大家應該已經發現了Archlinux下安裝軟件包的一般方法:輸入 pacman -S 軟件包名 即可,以后我就不發這一類型的代碼了(特殊情況除外,比如安裝KDE

3.配置sudo:裝好sudo之后是不能直接用的,需要修改sudoers文件。用nano或者vim打開 /etc/sudoers,然后找到沒有被注釋掉的 root ALL=(ALL) ALL,在其下另起一行加入一下代碼:用戶名 ALL=(ALL) ALL 然后保存退出。

4.安裝顯卡驅動:普通顯卡安裝xf86-video-vesa即可,英偉達和AMD的顯卡驅動安裝請詳見文后給出的參考資料1。

5.安裝桌面系統:終於可以擺脫文本行了!4不4很激動?不過你得小心小心,圖形化界面其實比文本行更容易搞掛(比如我就搞掛了,至今還沒修好)。桌面系統推薦普適性最強的KDE或結合了輕量與美觀的Xfce(或者果你兩個都想體驗,那么都裝也可以)。

8.安裝中文字體:選擇一個靠譜的中文字體特別關鍵,這里推薦wqy-microhei

Xorg——圖形化的基底的安裝(必選)

很簡單,直接pacman -S xorg xorg-xinit即可

啟動器的安裝(必選)

輸入pacman -S sddm來安裝sddm啟動器,接着設置sddm為開機自啟動:systemctl enable sddm(如果你不想用sddm可以換成別的如gdm、lightdm等,只是sddm是KDE的默認啟動器,很美麗)其實吧,如果你裝KDE的話也不是一定要走這一步,因為后面裝KDE的時候系統會自動幫你安裝。

KDE的安裝(可選)

安裝KDE桌面(meta是超出的意思,也就是說meta是最完整的包,所以不要這么多包的同學可以改plasma-meta為plasma)。請一定記得要執行以下操作:輸入 pacman -S kde-applications-meta 來安裝配套應用,不然打開系統時你會和我一樣mengbi(WOC,怎么什么都沒有,怎么連終端都不給我一個,F**k!

Xfce的安裝(可選)

作為從Xubuntu過來的人,我對Xfce的情結就連wendster大佬也是無法理解的。但它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桌面(雖然剛裝好時很丑),也非常穩定(KDE已經被我搞掛了,但Xfce仍然正常使用[wendster亂入:明明是你不會用好不好])和輕量(只需1GB運行內存即可流暢運行+上網聊天,你還要啥自行車)。如果你需要小組件來美化Xfce的話,請輸入 pacman -S xfce4-goodies 安裝各種可愛的小組件。牆裂建議把原版的“所有程序”欄換成whisker-menu,你會感謝我的

安裝好桌面之后,我們就可以愉快地使用Archlinux啦!關於常用軟件的安裝配置及常見問題的處理方式,我會再更一篇博文。

最后的最后

取消掛載和重啟:搞到這里,系統就裝完啦!先輸入 exit 退出系統,然后輸入umount /mnt卸載主分區,其他分區的取消也差不多,把/mnt 換成之前掛載的位置即可。注意卸載分區的順序(從內到外,如先umount /mnt/boot/EFI,后umount /mnt)!且swap分區不需要卸載!最后輸入 reboot 即可重啟。在關機后開機前,請拔出啟動盤。

wendster提供的注:至於為什么不重啟一下再安裝后面的圖形化界面等,是因為重啟后是連不上wifi的,但配置wifi又過於麻煩,而且安裝完圖形化界面后就可以在圖形化界面中非常簡單地連接網絡和別的一些騷操作了,所以如此。

參考資料

  1. Arch Linux安裝指南:目前最好的安裝指南,靠譜方面僅次於Wiki,但較其容易理解和操作。本文中的絕大部分代碼都來源於這篇教程。

  2. 官方Wiki(中文版):Archlinux的Wiki被譽為所有發行版中最強大最詳細的(不這么靠譜的話還有誰能裝好它),如果你有這篇教程中沒提到的問題,請查詢它。

特別鳴謝

wendster(這個絕對不是wendster加的)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