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https://www.idcbest.com/idcnews/11000740.html
視頻存儲服務器:
一種對視音頻數據進行壓縮、存儲及處理的專用嵌入式設備,它在遠程監控及視頻等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視頻服務器采用MPEG4或MPEG2等壓縮格式,在符合技術指標的情況下對視頻數據進行壓縮編碼,以滿足存儲和傳輸的要求。
流媒體服務器:
流媒體指以流方式在網絡中傳送音頻、視頻和多媒體文件的媒體形式。相對於下載后觀看的網絡播放形式而言,流媒體的典型特征是把連續的音頻和視頻信息壓縮后放到網絡服務器上,用戶邊下載邊觀看,而不必等待整個文件下載完畢。拋開服務器性能和技術優化層面,服務器帶寬就變成唯一考量的標准
首先要了解視頻存儲空間大小與傳輸帶寬的之間的計算關系:
1.上行帶寬就是本地上傳信息到網絡上的帶寬。上行速率是指用戶電腦向網絡發送信息時的數據傳輸速率,比如用FTP上傳文件到網上往,影響上傳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
2.下行帶寬就是從網絡上下載信息的帶寬。下行速率是指用戶電腦從網絡下載信息時的數據傳輸速率,比如從FTP服務器上文件下載到用戶電腦,影響下傳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
傳輸帶寬計算: 比特率大小×網絡監控攝像機的路數=網絡帶寬至少大小;
在攝像頭監控中
D1:480i格式,和NTSC模擬電視清晰度相同,行頻為15.25kHz
D1視頻格式每路監控攝像頭的比特率為1.5Mbps,即每路無線攝像頭所需的數據傳輸帶寬為1.5Mbps,10路攝像機所需的數據傳輸帶寬為:1.5Mbps(視頻格式的比特率)×10(網絡監控攝像機的路數)=15Mbps(上行帶寬)
720P(100萬像素)的視頻格式的所需帶寬:
2Mbps(視頻格式的比特率)×10(監控點的網絡攝像機的總路數之和)=20Mbps(下行帶寬),即:采用720P的視頻格式監控中心所需的網絡下行帶寬至少20Mbps,1080i和720p同是國際認可的數字高清晰度電視標准。原NTSC國家采用的是1080i/60Hz格式,與NTSC模擬電視場頻相同。而歐洲以及中國等一些原PAL制國家則采用了1080i/50Hz模式,場頻與PAL模擬電視相同。至於720p,則由於IT廠商更深的滲透到了電視行業而成為了一個可選的標准。[1]
視頻的編碼和視頻文件大小的關系。
視頻的大小不僅僅取決於視頻的分辨率,還取決於視頻的格式和編碼方式,相同的視頻格式可能會是不同的編碼方式渲染出來的。這三個選項中編碼方式對視頻的體積影響最大。最直接的例子,我用AVI無損格式渲染一個3分鍾的720P的小短片,容量可能會達到驚人的10G以上,而如果我用AVI H264.編碼格式渲染相同的視頻,最終成品可能也就100M左右。
比特率是指每秒傳送的比特(bit)數。單位為 bps(Bit Per Second),比特率越高,傳送的數據越大。視頻中的比特率(碼率)指由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的采樣率。計算:碼率(kbps)=文件大小(字節)X8 /時間(秒)/1000
碼率也叫比特率,表示經過壓縮編碼后的視音頻數據每秒需要用多少個比特來表示,即把每秒顯示的圖像進行壓縮后的數據量,一般采用的單位是kbps即千位每秒。
一般來說碼率越大,處理出來的文件就越接近原始文件,但文件體積與碼率是成正比的,所以幾乎所有的編碼格式重視的都是如何用最低的碼率達到最少的失真,圍繞這個核心衍生出來的CBR(固定碼率)與VBR(動態碼率),都是在這方面做的文章:
固定碼率CBR(Constant Bitrate):指文件從頭到尾都是一種碼率,這是以固定文件大小為前提的壓縮方式。
動態碼率VBR(Variable Bitrate):指沒有固定的碼率,壓縮時根據視音頻數據即時確定使用什么碼率,這是以質量為前提兼顧文件大小的壓縮方式。
平均碼率:通常是指數字音樂或者視頻的平均碼率。例如如果說一個MP3文件的平均碼率是128kbps,就是說,平均而言,每秒鍾有128,000比特被傳輸/解碼。碼率並不是衡量音頻/視頻質量的唯一標准,例如一些其它的格式,比如wma和ogg格式都可以在和mp3文件同樣的平均碼率下提供更好的聲音質量。
abr是以一個平均數值來處理mp3,結果你就會看到你所指定的碼率(例如222KbPS)是作為當前播放器解壓的首選,而恆定碼率就只是以固定的壓縮比壓縮文件。
如果1G帶寬,能抗幾個人同時看直播?
以1G帶寬,1M碼率為例, CU(人數) = 1G / 1M * 80% = 800.
大伙可以根據這個值,以此類推。
實際占用的網絡寬帶大小取決於同時在線的觀看人數,視頻采集分辨率大小,視頻速率,產品的帶寬要求以及會議支持的視頻窗口數等。
首先大家需要了解兩個單位Byte和bit
計算機上有兩個最基本的單位,Byte(字節)和bit(位),二者的換算關系是1Byte=8bits。
100Mbps(100M bits per second)獨享帶寬,換算到我們日常熟悉的文件大小,要除以8;也就是說100Mbps帶寬,理論下每秒可以下載的文件大小約是12.5MB(M Byte)。
用於視頻直播服務器點播時候的在線人數
如果用100M去點播視頻服務器上普通電影(600kbps)的,產生一次順暢點播需要每秒傳遞的數據大小600/8≈80KB左右,下載速度 100*1024K/8 = 12800 K 一個用戶下載數據大小為80K ,也就160個同時鏈接(並發)。
假設1個電影碼率為1M 就是1000kbps
1G 帶寬 公式為(1000*1024/8)/(1000/8)
簡化公式(1000 * 1024)/(1000)
可以理解為1M 支持一個人。
如果有人問你,我200人同時看電影我的服務器要多大帶寬,200M
你如果是網頁同樣可以支持1萬個人在線,因為訪問網頁的時候只是短時間連接服務器請求數據,這 1萬人未必同時需要1萬個並發連接。
用於web站點的同時連接數
作為web站點(常見的web站點有門戶、視頻),可以參考如下公式大概計算出在線人數,公式:支持連接個數 = 服務器帶寬/8/頁面尺寸大小看到這,我想大家都已經明白了,100M獨享帶寬理論上是可以搭建視頻服務器,只不過可支持120人同時在線觀看視頻,再多就會出現視頻播放卡、請求排隊等現狀。因此一般而言搭建視頻服務器至少需要百兆甚至千兆級別的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