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 panic用法


Go語言追求簡潔優雅,所以,Go語言不支持傳統的 try…catch…finally 這種異常,因為Go語言的設計者們認為,將異常與控制結構混在一起會很容易使得代碼變得混亂。因為開發者很容易濫用異常,甚至一個小小的錯誤都拋出一個異常。在Go語言中,使用多值返回來返回錯誤。不要用異常代替錯誤,更不要用來控制流程。在極個別的情況下,也就是說,遇到真正的異常的情況下(比如除數為 0了)。才使用Go中引入的Exception處理:defer, panic, recover。

這幾個異常的使用場景可以這么簡單描述:Go中可以拋出一個panic的異常,然后在defer中通過recover捕獲這個異常,然后正常處理。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defer func(){ // 必須要先聲明defer,否則不能捕獲到panic異常
        fmt.Println("c")
        if err:=recover();err!=nil{
            fmt.Println(err) // 這里的err其實就是panic傳入的內容,55
        }
        fmt.Println("d")
    }()

    f()
}

func f(){
    fmt.Println("a")
    panic(55)
    fmt.Println("b")
    fmt.Println("f")
}


輸出結果:

a
c
d
exit code 0, process exited normally.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