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個初學者。沒人教過,小星星太簡單,東方紅還可以。十五的月亮。還有 牧羊曲、蘇武牧羊、紅梅贊、紫竹調、一剪梅、洪湖水,浪打浪、高山青、紅色娘子軍。
如果想要長一點的曲子就吹:快樂的小笛手、陝北好。
簡單且好聽 適合年輕人 龍的傳人 我也是初學者 我學了一天就會這個曲子了
1 2 3 4 5 67 讀法為:do re mifa so la si(多來米 發梭 拉 西)。
吹笛子的基本要求
這個笛我們學的是橫笛吹法,掌握一些基本常識,其實要有一點基礎的,懂一點簡譜才行。我是從初中就開始學了,慢慢在吹的,自己懂唱簡譜的,所以還是有的天份的,不過剛開始學時有人教過我的。我在大學時和參加工作時參加過表演,平時也喜歡吹,且又經常聽笛子音樂。
南派竹笛大師趙松庭先生曾經在其《笛藝春秋》一書中,提出了一個關於姿勢要領的口決:風門正,笛身平,頭要直,胸要挺。姆指小指相扶持,莫使笛子柳搖金。
唇的伸縮變化,是面部肌肉總體收放的結果。面部肌肉通過嘴角與唇發生聯系。因此,吹奏時口形肌肉的力量主要是集中在嘴角上,而不是在唇中央,雙唇只需適當收縮並有所支持。若將主要力量集中於唇上,不可避免地將使唇縫變窄,呼出的氣流不可能充實、豐滿。
吹笛一般要求口勁適中,兩邊嘴角力量均衡。兩邊嘴角微向后收(像微笑時一樣),貼住牙床,利用嘴角適當收縮的力量,控雙唇向兩側伸展后移。
舌是一種由縱橫交錯的肌肉組成的綜合體。它在口腔內的不同運動方式,對笛音產生多方面的影響。特別對呼氣起着“開關”的作用。
演奏一些簡單的自己會唱的歌,找到相對應的譜子,掌握如何換氣,暫停漸隙。初學還是把7個音階反復練習達到指如何靈活自如再吹具體的歌就可以感覺了。
你擁有一支竹笛的時候,用完后最好將笛子水氣擦去,而后將笛子掛起,讓其自然風干,以免發霉、發臭、掉漆,笛子最怕摔、怕曬、怕蟲蛀、怕長霉,所以要好好愛惜使用。
買回的竹笛子或自己新制作的竹笛子,如果發現竹質不太干,可將笛子所有洞孔堵塞住,然后灌進點鹽水,泡浸一至二日(根據竹質濕度而定,竹質濕者浸泡時間應長一些),然后打開洞孔將鹽水倒出,稍用清水沖洗,待一小時后,再在筒內塗些熟過的植物油(最好是油湯辣椒的純紅油,用此油日久可使竹體變紅,少生蟲、防破裂),便可使用。如果買回來的笛子本來竹質很干而又堅固,最好用酒精擦洗一下笛筒和吹孔的周圍,以達消毒之目的。另外竹內的少許水份也會隨酒精的揮發而排除。
每次吹完之后,一定要將笛筒內的口水倒出來。最好做一個布刷,口水倒出后,捅進去輕輕一擦,然后裝入盒或袋內。這樣就免得口水在笛筒內發霉發臭,以至笛筒腐爛。
有時由於天氣的變化,太冷或太熱或由於竹質過嫩,竹節過少,笛身都易破裂。為防止這種破裂,或者在已破裂之后,可在兩端和吹孔至膜孔之間,膜孔至第六孔之間,這兩處各用絲線捆纏(有伸縮性的塑料最好不用)。或將頭尾用銅(或鋁)圈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