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操作徒手安裝Ubuntu,踩坑無數。
分享一篇好的經驗:https://blog.csdn.net/xrinosvip/article/details/80428133(下附原博客)
踩坑大集合:
num0:沒有壓縮卷,分區的時候直接安裝在存有數據的機械硬盤里,導致數據全清
接着進行第二次安裝....
num1:自行進行分區,沒有將ubuntu的boot安裝在 Windows boot Manager 中,導致重啟后沒有導引,無法進入Ubuntu,雙硬盤的同志們注意(紅色警告)
接着卸載一頓瞎操作導致win10崩潰...神隊友給力挽回進行第三次安裝...
好的經驗貼,神一般的隊友,成就你的雙系統(撒花耶耶耶)
copy經驗帖,感謝博主大大:
溫馨提示: 本貼適用於 Win10 UEFI 模式啟動+雙硬盤(固態硬盤+機械硬盤)安裝 ubuntu18.04 雙系統
本人電腦型號: 戴爾游匣5575 (128固態+1T機械硬盤),Win10UEFI啟動模式,64位操作系統
ubuntu18.04下載鏈接:https://www.ubuntu.com/download/desktop
系統安裝過程應注意的事項:
1、安裝原理
2、安裝環境
3、安裝過程
3.1、安裝環境配置
3.2、分配硬盤安裝空間
3.3、制作啟動U盤
3.4、U盤啟動安裝
3.4.1、基本步驟
3.4.2、盤符選擇
3.4.3、分區掛載
4、安裝完成
1、安裝原理:
不管是單系統還是雙系統,是legacy啟動還是uefi啟動,系統安裝原理都是一樣的,核心就是:系統部署+系統引導,電腦在啟動后只有根據引導文件找到已經部署的系統才能正常啟動。那些img、iso等各種類型的鏡像文件,是系統的封裝形式;進PE安裝或者U盤、光盤啟動盤安裝,是系統的安裝方式;用easyBCD、Bootice等工具修復系統引導,是改變系統的啟動路徑。
2、安裝環境:
安裝雙系統之前首先要了解自己電腦的軟硬件環境,不同的軟硬件環境搭配會導致不同的安裝方法,這一點一定牢記!!網上有很多種安裝教程,但是我們直接拿來用卻不一定能成功,而且是往往不能成功,原因一般都不是這些教程本身有錯誤,而是因為其應用的環境與我們安裝系統的軟硬件環境有差異。
我的環境是:uefi啟動模式下的win10 + ubutu18.04,其中win10 安裝在 128G固態硬盤上(這也是為啥現在win10 啟動時間僅僅10 幾秒的原因),Ubuntu18.04LTS 安裝在1T 機械硬盤上
3、安裝過程:
3.1、環境配置
開機按住 F2 進入 BOIS 設置(不同電腦品牌可能不太一樣,有些品牌的電腦開機在右下角有提示,比如戴爾,具體方式自己百度) 用鍵盤上的方向鍵 右鍵 移動光標 到 Boot 選項 ,再用 鍵盤上的方向鍵 下鍵 移動光標至 Secure Boot 將其 Enabled 修改為 Disabled,(Secure Boot 是安全啟動項,不關閉的安裝到 選擇安裝類型時 會提提示輸入 安全啟動項 密碼,這個東西打售后技術支持 他們也不會告訴你的,所以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一定要記得關閉 安全啟動項 ),如圖所示:
進入 BOIS 界面:按下圖設置:

完成上述修改后,按下 F10,按下圖設置:

重啟后,按 F2 進入 BIOS ,設置完成后 Boot 的界面如下圖:

這說明 Secure Boot 項設置完成,之后 按 ESC 退出 BOIS ,電腦重啟
3.2、 分配硬盤安裝空間
win10 自帶分區功能,鼠標放在 此電腦 上 右鍵 選擇 管理 ,打開界面后選擇 磁盤管理 ,接下來在你的 機械硬盤 上 找到一個 容量比較大的磁盤 鼠標選中 容量比較大的磁盤 鼠標右鍵 壓縮磁盤 ,至於壓縮磁盤的 大小是自己的磁盤可用量而定 ,我的 壓縮磁盤 210GB (剛開始只分配了 150GB ,后來發現不夠用, 卸載重新 壓縮磁盤 安裝的,建議:如果磁盤容量足夠大,可以壓縮空間大於 200G ),如下圖所示:
注意: 壓縮的磁盤空間 一定不要分配盤符(即 不要新建卷 ,也即是不需要盤符 D、 E、F這些東西,保持未分配狀態)
查看 磁盤1 的分區方式 ,如下圖:

壓縮后的磁盤空間 210GB 狀態 : 未分配(不要新建卷,保持未分配狀態)

磁盤空間分配完成
3.3、制作啟動U盤
這一步很關鍵,若電腦是 UEFI 啟動模式,而不是 傳統的 Legacy 啟動,制作的 啟動U盤 也要選擇 UEFI 啟動模式 否則 無法啟動
還要注意磁盤的 分區表 是 GPT 還是 MBR ,MBR是舊的分區表形式,GPT 是新的分區表形式,至於二者的具體區別這里不多說,想了解的自行百度,若是 GPT 分區表,制作 U盤 時 就要選擇 GPT ,否則 無法啟動
制作 啟動U盤的工具 推薦這一款 : 下載鏈接: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xrinosvip/10568860 (當然你也可以用其他U盤制作工具,自行百度)
由於我的筆記本 是 UEFI模式啟動,機械硬盤是 GPT 分區方案,故在制作 啟動U盤 時,選擇 用於UEFI計算機的GPT分區方案
至於有些教程說 把 UEFI 模式 在 Boot 中修改為 Legacy 啟動模式,對於UEFI 啟動模式的 電腦,這是沒必要的,這種方法陳舊了,對於新啟動模式的電腦 早已不適用,而且就算安裝成功,啟動win10 和 Ubuntu 時,也要來回修改 Boot 下的 Boot List Option(啟動模式),而且這種方法安裝的雙系統有一個 致命的缺點 就是容易出現 系統崩潰 ,況且 ubuntu18.04 LTS 也是長期支持版,本來就支持 UEFI 啟動模式,而且 Legacy 模式 也無法 啟動win10 ,具體制作過程如圖下圖所示:

設置:按照上述圖片中的 紅色箭頭 標注處設置,其余選項默認就可以
3.4、U盤啟動安裝
3.4.1、基本步驟
插入制作好的U盤,重啟電腦,狂點F12(不同主板按鍵不同)進入Bootloader,找到自己 U盤 ,使用鍵盤上的方向鍵選中(有些教程說要設置 U盤啟動 ,重啟就自動進入安裝界面,這一步不是必須的,只要找到自己的 U盤即可),,按下 Enter ,即可進入 ubuntu18.04 的安裝界面, 這里可以選擇 試用(在試用界面里左邊工具欄 有安裝圖標), 當然也可選擇 直接安裝,至於選擇哪種安裝方式都是一樣的,具體過程如下圖所示:
按F12 進入啟動項 ,選擇制作的 安裝U盤

選中 制作的 U盤 ,按下 Enter ,即可進入安裝Ubuntu18.04 界面,會出現 試用不安裝 和 直接安裝
選擇 試用不安裝進入下列界面:

下一步安裝:

直接安裝 和 試用不安裝 進行上面兩步操作后,都會進入下面界面:
選擇安裝語言,按圖示操作即可:

下一步,選擇鍵盤布局:

下一步,Updates and others software:

下一步,安裝類型,一定要選擇 something else:
下一步,分區
掛載,這一步很關鍵:
3.4.2、盤符選擇
在原有系統上安裝雙系統有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無論新系統是否安裝成功,都不要破壞原系統環境,否則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注意Ubuntu盤符的命名特點“sdxy”,其中x指物理磁盤號,y指磁盤的邏輯分區號,如sda1指第一塊物理磁盤上的第一塊邏輯分區,sdb2指第二塊物理磁盤上的第二塊邏輯分區。只要找准磁盤分區進行安裝,原系統環境就不會被破壞,Ubuntu重裝個十次八次的都有恃無恐。
壓縮的分區如下圖:

下一步
3.4.3、分區掛載
這一步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這一步關系到 Ubuntu系統是否會覆蓋掉自帶的win10系統 ,也關系到 雙系統能否安裝成功 ,安裝到 Installation type 這一步時,一定要慢慢來,選擇 Something else ,然后再點擊 Continue ,(此處點擊 Contiue 一定要慎重,並不是如某些教程所說的 一頓 Continue 狂點,狂點 Continue 造成的個人損失 本人概不負責),第一次安裝一定要嚴格,慢慢的按照步驟來操作
我的安裝方案:
其實我只掛載了 兩個分區: 1、 掛載 / 2、 掛載 / home 分別分配空間 90GB 和 110GB ,其他的分區不是必須的,這兩個分區就夠了,下面的掛載分區介紹 僅供參考,想了解看一下,具體操作過程如下圖所示:
掛載第一個分區, 掛載分區 / :

下一步,在彈出來的界面,分配 掛載分區 / 大小:

第一個掛載分區 / ,完成,點擊 OK
下一步,掛載分區 /home :

下一步,設置 掛載分區 /home 大小:

掛載分區 /home 完畢,點擊 OK, 還不能安裝!!!
下一步,選擇 將 Boot 安裝在 Windows boot Manager 中:

下一步

下一步

下一步

下一步

下一步,進入 安裝界面:

掛載分區介紹:
1、swap交換空間,這個也就是虛擬內存的地方,選擇主分區和空間起始位置。如果你給Ubuntu系統分區容量足夠的話,最好是能給到你物理內存的2倍大小,像我8GB內存,就可以給個16GB的空間給它,這個看個人使用情況,太小也不好,太大也沒用。(其實我只給了8GB,沒什么問題),其實也可以不設置,如果內存足夠大,沒必要設置
2、boot 一定記住,不要單獨/boot划分區;是的不要,不然就完蛋了,結果就是只能進一個系統,因為這里是EFI引導替代boot的grub;也請放心efi分區不會不夠用,linux內核不在efi分區而在/boot,在你掛載分區,你會發現也是沒有 Boot 的 掛載選項的,新教程這一項不需要了!
在安裝和分區界面,看到最下面一個,安裝啟動器到,換成你的EFI分區,一般有windows boot manager 等標識,就是 /dev/sda1 EFI 這樣的(不分配Boot的具體原因參照此貼:http://forum.ubuntu.org.cn/viewtopic.php?p=3200137)
3、掛載“/home”,類型為EXT4日志文件系統,選中邏輯分區和空間起始位置,這個相當於你的個人文件夾,類似Windows里的User,如果你是個娛樂向的用戶,我建議最好能分配稍微大點,因為你的圖片、視頻、下載內容基本都在這里面,這些東西可不像在Win上面你想移動就能移動的。
總的來說,最好不要低於32GB ,我Ubuntu分區的總大小是150GB ,這里我給了110GB 給home。
總的來說,最好不要低於32GB ,我Ubuntu分區的總大小是150GB ,這里我給了110GB 給home。
(這里特別提醒一下,Ubuntu最新發行版不建議強制獲取Root權限,因為我已經玩崩過一次。所以你以后很多文檔、圖片、包括免安裝軟件等資源不得不直接放在home分支下面。你作為圖形界面用戶,只對home分支有完全的讀寫執行權限,其余分支例如usr你只能在終端使用sudo命令來操作文件,不利於存放一些直接解壓使用的免安裝軟件。因此,建議home分支多分配一點空間……)
4、掛載“/usr”,類型為EXT4日志文件系統,選中邏輯分區和空間起始位置,這個相當於你的軟件安裝位置,Linux下一般來說安裝第三方軟件你是沒辦法更改安裝目錄的,系統都會統一地安裝到/usr目錄下面,因此你就知道了,這個分區必須要大
5、最后,掛載“/”,類型為EXT4日志文件系統,選中邏輯分區和空間起始位置,
因為除了home和usr還有很多別的目錄,但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就把除了之前你掛載的home和usr外的全部雜項囊括了,大小也不要太小,最好不低於8GB。如果你非要挨個仔細分配空間,那么你需要知道這些各個分區的含義(Linux(ubuntu)分區掛載點介紹)
因為除了home和usr還有很多別的目錄,但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就把除了之前你掛載的home和usr外的全部雜項囊括了,大小也不要太小,最好不低於8GB。如果你非要挨個仔細分配空間,那么你需要知道這些各個分區的含義(Linux(ubuntu)分區掛載點介紹)
不過就算你把所有目錄都自定義分配了空間也必須要給“/”掛載點分配一定的空間 。
4、 安裝完成 ,重啟電腦,默認 Ubuntu 是第一啟動項, 重啟電腦不能啟動 Ubuntu
如果啟動后報錯:BUG soft Lockup,關於這個錯誤參照下面鏈接:https://blog.csdn.net/xrinosvip/article/details/80447139
5、純英文論文看不懂,翻譯軟件來幫忙,支持整篇PDF或Word上傳,翻譯高效准確,首次注冊送翻譯積分,用於翻譯論文:翻譯狗
6、Ubuntu 下使用Linux命令簡單總結:https://blog.csdn.net/xrinosvip/article/details/80894728
7、Win10 和Ubuntu 啟動引導向管理軟件解決辦法:https://blog.csdn.net/xrinosvip/article/details/809944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