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UinxODBC安裝與配置
一、簡介
ODBC是Open Database Connect 即開發數據庫互連的簡稱,它是一個用於訪問數據庫的統一界面標准。ODBC引入一個公共接口以解決不同數據庫潛在的不一致性,從而很好的保證了基於數據庫系統的應用程序的相對獨立性。
很多程序員都已經體會到了在Windows平台下通過ODBC進行數據庫編程開發的益處,其實在Linux/Unix下現在也有了自己的ODBC,可以使我們的數據庫編程就像在Windows平台下一樣簡單。
環境:Red Hat 6.1 32位系統下的unixODBC-2.3.0
二、UinxODBC安裝
1.下載UnixODBC安裝包
下載地址:ftp://ftp.unixodbc.org/pub/unixODBC/unixODBC-2.3.0.tar.gz
下載安裝包unixODBC-2.3.0.tar.gz放到/usr/local下。
2.安裝
運行下述命令:
cd /usr/local tar zxvf unixODBC-2.3.0.tar.gz cd unixODBC-2.3.0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unixODBC-2.3.0 --includedir=/usr/include --libdir=/usr/lib --bindir=/usr/bin --sysconfdir=/etc make make install
安裝完成
3.測試
運行命令:
odbcinst -j
(1)安裝成功:
終端會顯示UnixODBC相關信息:
unixODBC所需的頭文件都被安裝到了/usr/inlucde下,編譯好的庫文件安裝到了/usr/lib下,與unixODBC相關的可執行文件安裝到了/usr/bin下,配置文件放到了/etc下。安裝完成
(2)安裝失敗:
終端顯示:
odbcinst: 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 libodbcinst.so.2: cannot open shared object fil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錯誤處理:
安裝共享庫后要注意共享庫路徑設置問題, 如下:
(1)如果庫文件安裝到了/lib或/usr/lib目錄下:
那么需在該目錄下執行一下ldconfig命令;
ldconfig命令的用途, 主要是在默認搜尋目錄(/lib和/usr/lib)以及動態庫配置文件/etc/ld.so.conf內所列的目錄下, 搜索出可共享的動態鏈接庫(格式如lib*.so*),
進而創建出動態裝入程序(ld.so)所需的連接和緩存文件. 緩存文件默認為/etc/ld.so.cache, 此文件保存已排好序的動態鏈接庫名字列表.
(2)如果共享庫文件安裝到了/usr/local/lib(很多開源的共享庫都會安裝到該目錄下)或其它"非/lib或/usr/lib"目錄下:
那么在執行ldconfig命令前, 還要把新共享庫目錄加入到共享庫配置文件/etc/ld.so.conf中,如下:
# cat /etc/ld.so.conf include ld.so.conf.d/*.
(3)如果共享庫文件安裝到了其它"非/lib或/usr/lib" 目錄下, 但是又不想在/etc/ld.so.conf中加路徑(或者是沒有權限加路徑):
那可以export一個全局變量LD_LIBRARY_PATH,然后運行程序的時候就會去這個目錄中找共享庫.
LD_LIBRARY_PATH的意思是告訴loader在哪些目錄中可以找到共享庫. 可以設置多個搜索目錄, 這些目錄之間用冒號分隔開.
比如安裝了一個mysql到/usr/local/mysql目錄下, 其中有一大堆庫文件在/usr/local/mysql/lib下面, 則可以在.bashrc或.bash_profile或shell里加入以下語句即可:
export LD_LIBRARY_PATH=/usr/local/mysql/lib:$LD_LIBRARY_PATH
一般來講這只是一種臨時的解決方案, 在沒有權限或臨時需要的時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