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隨着互聯網的深入,各大電商平台也是多如牛毛,那么入職到了電商平台后,對於各種滿減活動,該如何測試呢。
今天就給大家說道說道,如果有寫得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
一:
各大電商網站常用的滿減方式大概分為2大類:
商家:要求在某平台上進行一個店鋪范圍內的滿減,也就是說,只有該店鋪的商品才能滿減,就算是同款商品,在其他的店鋪內,那也是沒有滿減活動的
類型:某個類型下的所有商品都參加的活動,例如:某寶搞過一次“家電節”,那么是在家電類型下的所有商品都參加滿減的優惠活動
二:
上面說的商品范圍都是指的參加活動的商品,那么有沒有不參加的呢?當然有!
所以這個時候需要進行設置,排除不參數的商品,當然這部分商品不會在大的促銷頁面展示,只會在商品詳情頁中表示,該商品不參與xxx活動。
三:活動疊加嗎?
這一種情況是滿減活動最常見也是最讓測試和開發人員都頭疼的一件事。
a.滿減+優惠券
b.店鋪滿減+全場滿減
c.滿減+會員價/活動價/特價
d.滿減+打折
e.滿減+運費(包不包郵)
f.。。。
g.全部所有的活動全都支持
這種疊加的情況,如果是不支持疊加的話,那么還好,依據需求,看看是支持用戶自己選擇呢,還是系統自動選擇最省錢的優惠活動,或者是活動優先級最高的。
那如果疊加呢,恭喜你,去小黑屋里,把自己關在里面2小時,然后使用xmind工具,把所有的邏輯理清楚了,然后再出來吃晚飯吧。。。
當然,這里的活動要計算金額的阿。包括下單頁面和支付頁面。
四:
后台設置活動,前台頁面的展示
1.標題
2.優惠力度
3.開始結束時間(這點最重要)
4.商品屬性
5.。。。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歡迎大家補充。附上自己之前整理了的思維導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