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次被“騙”去創業的經歷


北方的冬天漫天飛雪,深圳才剛剛開始入冬。今天是我離開上一家創業公司一周年的日子,趁機整理一下在那家公司的經歷,希望對后來者有點幫助。

畫了一個大餅

2015年5月份,當時我就職於國內一家大型手機研發公司,任軟件Teamleader職位。有一天,之前的一個領導突然找到我,說是要在深圳開一家物聯網方面的公司,找我去談。我當時剛好也是而立之年,血氣方剛,一直想要找個創業的機會證明自己。面談之后達成以下條件:職位為軟件研發總監,工資稅后10K,占公司5%的股份。工資開的有點低,但因為是創業公司,還好理解。等公司開始盈利之后,可以再往上調。於是開始打辭職報告,放棄了公司去年的年終獎。因為年終獎要拖到七八月份才能發,感覺不能拖了新公司的后腿。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確實有點太沖動。從利己主義出發,怎么也應該領了年終獎再走的。但誰知道呢,如果后來走的很順,這么點獎金,誰在乎?這些都是后話了。

軟件全棧的力量

當時和我一起入職的有另外兩位總監,分別負責硬件研發,市場開拓,都是承擔獨擋一面的角色。軟件研發方面要做的事情比較多,跨度很大。要搭自己的雲服務器,開發手機端的應用,還有要做嵌入式的軟件。這些東西,放在其他的公司,正常是需要一個三個團隊去完成的。手機應用端一個團隊,雲服務器一個團隊,嵌入式軟件一個團隊。但是因為這些我都會做,所以前期就我一個人在搞。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確實還是蠻拼的。早上九點半上班,基本干到晚上十一點多才下班。憑着扎實的基礎,快速搞定全套的通信協議,快速搭建框架。到同年9月底,經歷三個月的苦戰,產品終於可以演示了。當時拿着我們的產品,參加了上海一個很大的展會,效果不錯。

產品線擴張,目瞪口呆

初戰告捷之后,大家都沉浸在喜悅之中。在這種過於樂觀的氛圍下,我們管理層開了一個會,老板提出要擴充產品線。老板當時提出的是要同時做一百多個種類產品,並且要同時生產設計模具。產品還沒有研發出來就開始生產模具,這一點當時驚瞎了我們的眼。老板信誓旦旦的說,這個是他的創舉,這是所有其他公司的人都不敢這么嘗試的。我們雖然有不同的聲音,但是很快就被淹沒了。當時才幾個人的團隊,真是人員太少,野心太大。

陷入苦戰

戰線被拉長之后,就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了。例如模具和硬件之間就有很大的配合問題。模具走在前面,就會存在設計不合理的地方。因為強調要做成小而精巧的形狀,經常會出現電子元器件放不進模具的情況。生產的配合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問題。軟件,模具,硬件三架馬車蒙眼狂奔,但是誰也不知道未來會做成什么樣。歷經快一年的洗禮,其間還招進來了一位軟件工程師幫忙,軟件穩步推進,功能慢慢都做成了。但是其他的方面,因為涉及到多方配合的問題,做的一團糟。

股份,無法兌現的承諾

回過頭來再說說股份。當時我入職公司之后,因為沒有和老板簽署股份轉讓協議,這就很尷尬了。股份一直拖着沒有兌現。但是我們進來的時候,工資給漲了5K,相比我們談好的每月10K的工資,實際上我們每月到手的有15K。當時我們也是沒想明白什么原因。直到后來綜合各方信息才明白,老板當時根本就沒想過給我們股份,只是隨口說說而已。只是老板耍了一個心眼,先是把我們的工資談的很低,然后通過實際提高了5K工資,說是把股份換成了工資。My God,真是江湖套路深。但話說15K到手也很低有沒有?

50K,不離職我是傻子?

確定沒有股份之后,當時對我的情緒還是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拿着不高的工資,干着全能的活。但是當時我也沒有說要馬上離職,想着把系統做完再離職吧。畢竟自己對自己做的產品也是有感情,和老板畢竟朋友一場。后來,在公司呆了2.5年之后,產品都出來了,功能也調試的差不多了。在2017年年底,我就離職了。當時有幾家公司分別給我開了30K~50K不等的工資。

經驗教訓

我相信在我身上發生的這段經歷,很多年輕的程序員朋友,都經歷過或者以后將會經歷。有時候我們程序員確實很單純,以為承諾過的東西就應該靠譜,誰知道寫到合同里的都不一定靠譜。如果某天,有一個創業的機會擺在你面前,我希望大家要做的是,先把合同簽了。不要因為人情,面子而不好意思提出要簽合同,因為只有把合同簽了,才是對你,對你的家庭負責任的行為。大家共勉。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