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分目錄的好習慣,使得代碼保持整潔,為以后的代碼管理提供方便。
一、概念
一般目錄有以下幾個:
bin:程序入口,存放start文件。
conf:存放固定的配置信息,比如:連接redis的配置信息、連接mysql的配置信息等。
lib:存放main文件、tools文件等。
logs:存放日志
文件:
start文件:程序運行開始。
main文件:存放主邏輯。
tools文件:存放常用工具,比如:db連接、檢查小數、等等。
二、引入自己文件夾下的模塊
使用from 文件夾名.文件名 import 模塊名
from conf.setting import mysql_info
如果輸入import后,沒有提示框顯示文件中的模塊名,則隨便選中一個模塊名,然后按住Ctrl鍵,鼠標左鍵點擊該模塊名,就會跳轉到點擊的模塊名所在的python文件中,鼠標放在python文件瀏覽頁簽上,pycharm會顯示它的絕對路徑:
找到左側路徑的位置,將它所在的文件夾取消Source Root即可:
再將想要引入的模塊所在的文件夾Source Root,然后重新輸入import,找到自己想要導入的模塊名,選擇即可。
三、引入的模塊內容是字典
模塊內容是字典,如下所示:
#mysql的配置信息 mysql_info={ 'host':'xxx.xxx.xxx.xxx', 'port':3306, 'user':'jxz', 'password':'123456', 'db':'jxz', 'charset':'tuf8', 'autocommit':True }
引入該模塊后,如何達到以下效果:
def my_db(sql): conn=pymysql.connect( host='xxx.xxx.xxx.xxx', user='jxz', password='123456', db='jxz', charset='utf8', autocommit=True ) cur=conn.cursor(cursor=pymysql.cursors.DictCursor) cur.execute(sql) res=cur.fetchall() cur.close() conn.close() return res
只需將內容變為模塊名,並在模塊名前加兩個星號即可:
import pymysql from conf.setting import mysql_info def my_db(sql): conn=pymysql.connect(**mysql_info) cur=conn.cursor(cursor=pymysql.cursors.DictCursor) cur.execute(sql) res=cur.fetchall() cur.close() conn.close() return res
加上兩個星號之后,python會自動將字典里面的內容以k-v的方式轉成k=v放到里面。
四、python文件拆分
當接口服務由多個人去完成時,就不能都在一個python文件里寫了,這時就需要拆分python文件內容。由於函數都是綁定在server上的,因此可以將server服務單獨放在一個python文件里,其余人在寫不同的服務上,只需引入server即可:
bin目錄下存放程序入口——start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