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 ECS 控制台
- 選擇全部磁盤頁或者本實例磁盤頁
- 在每一個磁盤條目的最后選擇“更多”
- 選擇“磁盤擴容”,即可進入磁盤擴容操作頁
- 輸入你希望擴容的目標大小(我輸入 40G)
- 提交擴容訂單,按量付費的磁盤在下一個計價單位(目前是小時)開始按擴容后的磁盤大小計費;包年包月的磁盤則是補差價。
擴容僅做磁盤容量的擴大,不做分區和文件系統的擴大,擴容完成后,用戶還需要手動分配存儲空間。
難就難在磁盤擴容后的操作:
1、重啟服務器(reboot)
2、umount /dev/xvdb1
結果我的提示錯誤device is busy 文件正在使用,考慮到可能是網站還在運行, 所以service mysqld stop 停止MYSQL,再次運行umount /dev/xvdb1 如果不可以 有可能你當前在掛在盤目錄里。
3、運行fdisk -l 查看下磁盤號為/dev/xvdb1
4、刪除原有分區並新建分區
(第一次多輸入了個 1 變成xvdb1 結果出錯:Re-reading the partition table failed with error 22:)
使用fdisk 指令,輸入 d 來刪除原有的分區,然后依次輸入 n,p,1(數字) 來新建分區,選擇 sector 時,這邊我們直接回車選擇默認值,你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選擇。為了保證數據的一致性,First sector 建議和之前的分區保持一致。
fdisk /dev/xvdb d
n p 1
回車兩次出現Command (m for help)
輸入 wq
提示: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
Syncing disks.
表示成功!
6.格式化磁盤
使用 resize2fs 指令擴大文件系統大小,原有數據不會丟失。
e2fsck -f /dev/xvdb1
resize2fs /dev/xvdb1 7.mount 磁盤 、擴容文件系統,不丟失數據。
e2fsck //檢查硬盤是否正常工作。
大部份使用 e2fsck 來檢查硬盤 partition 的情況時,通常都是情形特殊,因此最好先將該 partition umount,然后再執行 e2fsck 來做檢查,若是要非要檢查 / 時,則請進入 singal user mode 再執行。
最后,我們再將擴容完畢的磁盤掛載回原有的掛載點
mount /dev/xvdb1 /mnt/ (這個/mnt/是我原來的掛載點)
8.用 df -h 指令可以查看到磁盤的信息
df -h
檢查 /etc/fstab 掛載路徑。
reboot 重啟下看看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