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漁:
說的是傳授給人既有知識,不如傳授給人學習知識的方法。道理其實很簡單,魚是目的,釣魚是手段,一條魚能解一時之飢,卻不能解長久之飢,如果想永遠有魚吃,那就要學會釣魚的方法。
《淮南子·說林訓》[1],原文說:“臨河而羡魚,不如歸家織網。” [1]
《漢書·董仲舒傳》,書中說:“故漢得天下以來,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於當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 曰:‘臨淵羡魚,不如退而結網。” [2]
授人以欲
每天一個哲理故事_百度百科:
一位游人旅行到鄉間,看到一位老農把喂牛的草料鏟到一間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於是就問道:
“老公公,你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方便它直接吃呢?”
老農說:
“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顧;但是我放到屋檐上,讓它勉強可以夠得着的屋檐上,它會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個精光。”
授人以愚
“保持飢餓,保持愚蠢”這句著名的警語出自美國的斯圖爾特·布蘭德之口。它的意思實際上為“求知若渴,謙卑若愚”
例如:
教師應該告訴學生:“學習不可投機取巧,它需要踏踏實實的埋頭苦干,有一點收獲也不要沾沾自喜,記住了天外有天,對待自己的成績,要有一種‘難得糊塗’的心態”。這就是“授人以愚”。
授人以娛
例如:
學生,把快樂帶到學校、帶到學習中,讓學生獲得幸福,這樣的班級是團結的班集體,可以形成快樂的班級文化。這就是所謂的“授人以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