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js中的事件監聽方法


 

一、傳統事件綁定方法
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最初接觸的事件綁定方式大多是傳統事件綁定方法。傳統事件綁定方法事例如下:
  window.onload=function(){
    alert("頁面加載完畢");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onclick=function(){
    alert("按鈕被點擊");
  }
  document.onmousemove=function(){
    console.log("鼠標在移動");
  }

傳統事件綁定方法的特點如下:

事件名稱之間一定要加上on,比如:onclick、onload、onmousemove。

兼容主流的瀏覽器,包括低版本的IE。

當同一個元素綁定多個事件時,只有最后一個事件會被添加,並且傳播模式只能是冒泡模式。

二、addEventListener()
方法事例: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init,false);
    function init(){
      alert("頁面加載成功");
    }
// 下面寫法與上面等價
  window.addEventListener('load',function(){
    alert("頁面加載成功");
  },false);

瀏覽器兼容性: Internet Explorer 8 及更早IE版本不支持 addEventListener() 方法,Opera 7.0 及 Opera 更早版本也不支持。


addEventListener()方法特點:

element.addEventListener(event, function, useCapture)中的第三個參數可以控制指定事件是否在捕獲或冒泡階段執行。true - 事件句柄在捕獲階段執行。false- 默認- 事件句柄在冒泡階段執行。

addEventListener() 可以給同一個元素綁定多個事件,不會發生覆蓋的情況。如果給同一個元素綁定多個事件,那么采用先綁定先執行的規則。

addEventListener() 在綁定事件的時候,事件名稱之前不需帶 on 。

注意該方法的兼容性,如果要兼容 IE6-8 ,不能使用該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可以使用 removeEventListener() 來移除之前綁定過的事件。

// 向 <div> 元素添加事件句柄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DIV").addEventListener("mousemove", myFunction);

// 移除 <div> 元素的事件句柄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DIV").removeEventListener("mousemove", myFunction);

三、attachEvent()
方法事例:
  window.attachEvent('onload',function(){
    alert("頁面加載成功");
  });

attachEvent()方法特點:

attachEvent是 IE 有的方法,它不遵循W3C標准,而其他的主流瀏覽器如FF等遵循W3C標准的瀏覽器都使用addEventListener,所以實際開發中需分開處理。

attachEvent()是 后綁定先執行。

綁定時間時,attachEvent必須帶 on,如 onclick,onmouseover 等

四、總結
在我們實際的項目里面,在使用原生js綁定事件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會使用 addEventListener() ,因為目前來說很少有人使用低版本IE了,大多數項目不會要求兼容 IE6-8 。
如果項目要求兼容 IE6-8 ,這個時候可以考慮 attachEvent(),但是不建議這樣使用,這樣的話需要些兼容代碼,不僅繁瑣而且容易出錯,這個時候就建議使用jQuery庫直接進行事件綁定,jQuery已經幫我們做好了兼容處理的工作,直接飲用,提高效率。
---------------------

來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fengzhen8023/article/details/81453753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