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與 Session,一般認為是兩個獨立的東西,Session采用的是在服務器端保持狀態的方案,而Cookie采用的是在客戶端保持狀態的方案。但為什么禁用Cookie就不能得到Session呢?因為Session是用Session ID來確定當前對話所對應的服務器Session,而Session ID是通過Cookie來傳遞的,禁用Cookie相當於失去了Session ID,也就得不到Session了。
是不是Cookie讓禁用了,Session就一定不能用了呢?
參考一:https://segmentfault.com/q/1010000007715137
參考二:https://www.cnblogs.com/yszr/p/10673929.html
ASP
在ASP中,Session必須倚賴Cookie才可用,Session是存儲在服務器端的,而Cookie是存儲在客戶端的,相對而言,Session的安全性和可靠程度都比Cookie高。
PHP
在PHP中,通過相關的配置,可以讓Session不依賴Cookie而存在。這是因為:
什么是session?
Session,儲存於服務器端(默認以文件方式存儲Session),根據客戶端提供的Session ID來得到用戶的文件,取得變量的值,Session ID可以使用客戶端的Cookie或者Http1.1協議的Query_String(就是訪問的URL的“?”后面的部分)來傳送給服務器,然后服務器讀取Session的目錄……。也就是說,Session ID是取得存儲在服務上的Session變量的身份證。當代碼session_start();運行的時候,就在服務器上產生了一個Session文件,隨之也產生了與之唯一對應的一個Session ID,定義Session變量以一定形式存儲在剛才產生的Session文件中。通過Session ID,可以取出定義的變量。跨頁后,為了使用Session,你必須又執行session_start();將又會產生一個Session文件,與之對應產生相應的Session ID,用這個session id是取不出前面提到的第一個Session文件中的變量的,因為這個Session ID不是打開它的“鑰匙”。如果在session_start();之前加代碼session_id($session id);將不產生新的Session文件,直接讀取與這個id對應的Session文件。
session的存儲方式
PHP中的Session在默認情況下是使用客戶端的Cookie來保存Session ID的,所以當客戶端的cookie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會影響Session了。必須注意的是:Session不一定必須依賴Cookie,這也是Session相比Cookie的高明之處。當客戶端的Cookie被禁用或出現問題時,PHP會自動把Session ID附着在URL中,這樣再通過Session ID就能跨頁使用Session變量了。但這種附着也是有一定條件的,即“php.ini中的session.use_trans_sid = 1“,或者編譯時打開打開了“--enable-trans-sid”選項。
用過論壇的朋友都知道,在進入論壇的時候,往往會提示你檢查Cookie是否打開,這是因為大多數論壇都是基於Cookie的,論壇用它來保存用戶名、密碼等用戶信息,方便使用。而且很多朋友都認為Cookie不安全(其實不是這樣),往往禁用它。其實在PHP程序中,我們完全可以用Session來代替Cookie,它可以不依賴於客戶端是否開啟Cookie。
所以,我們可以拋開Cookie使用Session,即假定用戶關閉Cookie的情況下使用Session,其實現途徑有以下幾種:
關閉cookie,使用session的方法
1. 設置php.ini配置文件中的“session.use_trans_sid = 1”,或者編譯時打開打開了“--enable-trans-sid”選項,讓PHP自動跨頁傳遞Session ID。
2. 手動通過URL傳值、隱藏表單傳遞Session ID。
3. 用文件、數據庫等形式保存Session ID,在跨頁過程中手動調用。
途徑一舉例說明
<?php
// s1.php
session_start();
$_SESSION[’var1’]="中華人民共和國";
$url="<a href="http://laiguowei2004.blog.163.com/blog/.""s2.php">下一頁</a>";
echo $url;
?>
<?php
// s2.php
session_start();
echo "傳遞的session變量var1的值為:".$_SESSION[’var1’];
?>
運行以上代碼,在客戶端cookie正常的情況下,應該可以在得到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
現在你手動關閉客戶端的cookie,再運行,可能得不到結果了吧。如果得不到結果,再設置php.ini文件中的”session.use_trans_sid = 1“,或者編譯時打開打開了”--enable-trans-sid選項”,又得到結果“中華人民共和國”。
途徑二舉例說明
<?php
// s1.php
session_start();
$_SESSION[’var1’]="中華人民共和國";
$sn = session_id();
$url="<a href="http://laiguowei2004.blog.163.com/blog/.""s2.php?s=".$sn."">下一頁</a>";
echo $url;
?>
<?php
session_id($_GET[’s’]);
session_start();
echo "傳遞的session變量var1的值為:".$_SESSION[’var1’];
?>
途徑三舉例說明
login.html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ml>
<head>
<title>Login</title>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
</head>
<body>
請登錄:
<form name="login" method="post" action="mylogin1.php">
用戶名:<input type="text" name="name"><br>
口 令:<input type="password" name="pass"><br>
<input type="submit" value="登錄">
</form>
</body>
</html>
mylogin1.php
<?php
$name=$_POST[’name’];
$pass=$_POST[’pass’];
if(!$name || !$pass) {
echo "用戶名或密碼為空,請<a href="http://laiguowei2004.blog.163.com/blog/login.html">重新登錄</a>";
die();
}
if (!($name=="laigw" && $pass=="1234") {
echo "用戶名或密碼不正確,請<a href="http://laiguowei2004.blog.163.com/blog/login.html">重新登錄</a>";
die();
}
//注冊用戶
ob_start();
session_start();
$_SESSION[’user’]= $name;
$psid=session_id();
$fp=fopen("D:\tmp\phpsid.txt","w+");
fwrite($fp,$psid);
fclose($fp);
//身份驗證成功,進行相關操作
echo "已登錄<br>";
echo "<a href="http://laiguowei2004.blog.163.com/blog/mylogin2.php">下一頁</a>";
?>
mylogin2.php
<?php
$fp=fopen("D:\tmp\phpsid.txt","r");
$sid=fread($fp,1024);
fclose($fp);
session_id($sid);
session_start();
if(isset($_SESSION[’user’]) && $_SESSION[’user’]="laigw" {
echo "已登錄!";
} else {
//成功登錄進行相關操作
echo "未登錄,無權訪問";
echo "請<a href="http://laiguowei2004.blog.163.com/blog/login.html">登錄</a>后瀏覽";
die();
}
?>
同樣請關閉Cookie測試,用戶名:laigw;密碼:1234;這是通過文件保存Session ID的,文件是:D:/tmp/phpsid.txt,請根據自己的系統決定文件名或路徑。
總結
總結一下,上面的方法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前一頁取得Session ID,然后想辦法傳遞到下一頁,在下一頁的session_start();代碼之前加代碼Session ID(傳過來的Session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