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基礎知識回顧總結


一、前言

為啥要寫這篇博客?答:之前學習的C和C++相關的知識,早就被自己忘到一邊去了。但是,隨着音視頻的學習的不斷深入,和C/C++打交道的次數越來越多,看代碼是沒問題的,但是真到自己操刀去寫一些代碼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問題和疑問,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那么只能買相應的書,一邊看一邊整理思路,並對收獲進行整理和總結。所以在這里先寫一篇“C++ 基礎知識回顧總結”,這篇文章應該是不斷更新和完善的文章。如果有較大的知識點,會單獨在此分類里面創建博客。

二、知識點

1. using namespace std

為何需要在C++文件中寫這段代碼?下面我們將講一下緣由:

首先說一下命名空間的意義:命名空間是用來組織和重用代碼的編譯單元。NameSpace(名字空間),是為了解決命名沖突的問題而引入的概念。通過使用 namespace xxx(就是xxx使用的范圍),你所使用的庫函數或變量就是在該名字空間中定義的,這樣一來就不會引起不必要的沖突了。其中C++標准程序庫中的所有標識符都被定義於一個名為std(standard)的namespace中。

舉例:

一 :<iostream>和<iostream.h>格式不一樣,前者沒有后綴。兩者是兩個不同的文件。后綴為.h的頭文件c++標准已經明確提出不支持了。因此,當使用<iostream.h>時,相當於在c中調用庫函數,使用的是全局命名空間,也就是早期的c++實現;當使用<iostream>的時候,該頭文件沒有定義全局命名空間,必須使用namespace std;這樣才能正確使用cout。

二: 由於namespace的概念,使用C++標准程序庫的任何標識符時,可以有三種選擇:

1. 直接指定標識符。例如std::ostream而不是ostream。完整語句如下: std::cout << std::hex << 3.4 << std::endl;

2. 使用using關鍵字。 using std::cout; using std::endl; using std::cin; 以上程序可以寫成 cout << std::hex << 3.4 << endl;

3. 最方便的就是使用using namespace std; 這樣命名空間std內定義的所有標識符都有效(曝光)。但這又會帶來了一個新問題。無數原有的C++代碼都依賴於使用了多年的偽標准庫中的功能,他們都是在全局空間下的。所以就有了<iostream.h>和<iostream>等等這樣的頭文件,一個是為了兼容以前的C++代碼,一個是為了支持新的標准。命名空間std封裝的是標准程序庫的名稱,標准程序庫為了和以前的頭文件區別,一般不加".h"。

能夠讓程序訪問名稱空間std的方法有很多種,下面是其中的4種:

  • 將using namespace std; 放在函數定義之前,讓文件中所有的函數都能夠使用名稱空間std中所有的元素。
  • 將using namespace std; 放在特定的函數定義中,讓該函數能夠使用名稱空間std中的所有元素。
  • 在特定的函數中使用類似using std::cout;這樣的編譯指令,而不是using namespace std; ,讓該函數能夠使用指定的元素,如cout。
  • 完全不使用編譯指令using,而在需要使用名稱空間std中的元素時,使用前綴std::,例如:std::cout << "I'm using cout and endl form the std namespace" << std::endl。

2. 運算符重載

熟悉C后再來學習C++,我們會發現,插入運算符(<<)看上去就像按位左移運算符(<<),這是一個運算符重載的例子,通過重載,同一個運算符將有不同的含義。編譯器通過上下文來確定運算符的含義。C本身也有一些運算符重載的情況。例如,&符號既表示地址運算符,又表示按位AND運算符;*既表示乘法,又表示對指針解除引用。

這里重要的表示運算符的具體功能,而是同一個符號可以有多種含義,而編譯器可以根據上下文來確定其含義。

3. C++ 數據類型

面向對象編程(OOP)的本質是設計並擴展自己的數據類型。設計自己的數據類型就是讓那個數據類型與數據匹配。如果正確認識和做到這一點,那么在以后的開發中,我們對數據的使用會容易的多。在創建自己的類型之前,我們先了解和理解一下C++內置的類型。因為這些類型是自己創建類型的基本條件。

內置的C++類型分為兩組:基本類型和復合類型。

基本類型分為:整數、浮點數。

復合類型包括:數組、字符串、指針和結構。

4. extern "C"

extern "C"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了能夠正確實現C++代碼調用其他C語言代碼。加上extern "C"后,會指示編譯器這部分代碼按C語言的進行編譯,而不是C++的。由於C++支持函數重載,因此編譯器編譯函數的過程中會將函數的參數類型也加到編譯后的代碼中,而不僅僅是函數名;而C語言並不支持函數重載,因此編譯C語言代碼的函數時不會帶上函數的參數類型,一般只包括函數名。

extern "C" 這段聲明在做JNI開發的時候會經常用到,主要原因是C++語言在編譯的時候為了解決函數的多態問題,會將函數名和參數聯合起來生成一個中間的函數名稱,而C語言則不會,因此會造成C++文件里面的JNI方法在鏈接時找不到對應函數的情況,此時就需要用extern "C"進行鏈接指定,這告訴編譯器,請保持我的名稱,不要給我生成用於鏈接的中間函數名;exter "C"{jni代碼}。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