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年年初時,阿里巴巴開源的高性能服務框架dubbo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更新,還加入了Apache孵化器。原先項目使用了spring cloud之后,已經比較少用dubbo。目前又抽調回原來的行業應用部門,可能還會使用dubbo進行服務調用。趁着編寫教材的機會來進行學習下。而且目前Dubbo也出了springboot的starter項目了,借着SpringBoot的東風,集成起來很方便,基本上就一個依賴包引入的問題了。廢話不多說,開始吧~
一點知識
對於沒有接觸過Dubbo的同學,可以先了解下相關知識。
Dubbo簡介
Dubbo 是阿里巴巴公司一個開源的高性能服務框架,致力於提供高性能和透明化的 RPC 遠程服務調用方案,以及 SOA 服務治理方案,使得應用可通過高性能 RPC 實現服務的輸出、輸入功能和 Spring 框架無縫集成。Dubbo 包含遠程通訊、集群容錯和自動發現三個核心部分。
它提供透明化的遠程方法調用,實現像調用本地方法一樣調用遠程方法,只需簡單配置,沒有任何 API 侵入。同時它具備軟負載均衡及容錯機制,可在內網替代 F5 等硬件負載均衡器,降低成本,減少單點。它可以實現服務自動注冊與發現,不再需要寫死服務提供方地址,注冊中心基於接口名查詢服務提供者的 IP 地址,並且能夠平滑添加或刪除服務提供者。
2011 年末,阿里巴巴在 GitHub 上開源了基於 Java 的分布式服務治理框架 Dubbo,之后它成為了國內該類開源項目的佼佼者,許多開發者對其表示青睞。同時,先后有不少公司在實踐中基於 Dubbo 進行分布式系統架構。目前在 GitHub 上,它的 fork、star 數均已破萬。
Dubbo核心功能:
-
遠程通訊,提供對多種基於長連接的 NIO 框架抽象封裝,包括多種線程模型,序列化,以及“請求-響應”模式的信息交換方式。
-
集群容錯,提供基於接口方法的透明遠程過程調用,包括多協議支持,以及軟負載均衡,失敗容錯,地址路由,動態配置等集群支持。
-
自動發現,基於注冊中心目錄服務,使服務消費方能動態的查找服務提供方,使地址透明,使服務提供方可以平滑增加或減少機器。
Dubbo架構
-
服務提供者 - 啟動時在指定端口上暴露服務,並將服務地址和端口注冊到注冊中心上
-
服務消費者 - 啟動時向注冊中心訂閱自己感興趣的服務,以便獲得服務提供方的地址列表
-
注冊中心 - 負責服務的注冊和發現,負責保存服務提供方上報的地址信息,並向服務消費方推送
-
監控中心 - 負責收集服務提供方和消費方的運行狀態,比如服務調用次數、延遲等,用於監控
-
運行容器 - 負責服務提供方的初始化、加載以及運行的生命周期管理
部署階段
-
服務提供者在指定端口暴露服務,並向注冊中心注冊服務信息。
-
服務消費者向注冊中心發起服務地址列表的訂閱。
運行階段
-
注冊中心向服務消費者推送地址列表信息。
-
服務消費者收到地址列表后,從其中選取一個向目標服務發起調用。
-
調用過程服務消費者和服務提供者的運行狀態上報給監控中心。
調用關系說明
-
服務容器負責啟動,加載,運行服務提供者。
-
服務提供者在啟動時,向注冊中心注冊自己提供的服務。
-
服務消費者在啟動時,向注冊中心訂閱自己所需的服務。
-
注冊中心返回服務提供者地址列表給消費者,如果有變更,注冊中心將基於長連接推送變更數據給消費者。
-
服務消費者,從提供者地址列表中,基於軟負載均衡算法,選一台提供者進行調用,如果調用失敗,再選另一台調用。
-
服務消費者和提供者,在內存中累計調用次數和調用時間,定時每分鍾發送一次統計數據到監控中心。
Dubbo特點
Dubbo 架構具有以下幾個特點,分別是連通性、健壯性、伸縮性、以及向未來架構的升級性。
連通性
-
注冊中心負責服務地址的注冊與查找,相當於目錄服務,服務提供者和消費者只在啟動時與注冊中心交互,注冊中心不轉發請求,壓力較小
-
監控中心負責統計各服務調用次數,調用時間等,統計先在內存匯總后每分鍾一次發送到監控中心服務器,並以報表展示
-
服務提供者向注冊中心注冊其提供的服務,並匯報調用時間到監控中心,此時間不包含網絡開銷
-
服務消費者向注冊中心獲取服務提供者地址列表,並根據負載算法直接調用提供者,同時匯報調用時間到監控中心,此時間包含網絡開銷
-
注冊中心,服務提供者,服務消費者三者之間均為長連接,監控中心除外
-
注冊中心通過長連接感知服務提供者的存在,服務提供者宕機,注冊中心將立即推送事件通知消費者
-
注冊中心和監控中心全部宕機,不影響已運行的提供者和消費者,消費者在本地緩存了提供者列表
-
注冊中心和監控中心都是可選的,服務消費者可以直連服務提供者
健壯性
-
監控中心宕掉不影響使用,只是丟失部分采樣數據
-
數據庫宕掉后,注冊中心仍能通過緩存提供服務列表查詢,但不能注冊新服務
-
注冊中心對等集群,任意一台宕掉后,將自動切換到另一台
-
注冊中心全部宕掉后,服務提供者和服務消費者仍能通過本地緩存通訊
-
服務提供者無狀態,任意一台宕掉后,不影響使用
-
服務提供者全部宕掉后,服務消費者應用將無法使用,並無限次重連等待服務提供者恢復
伸縮性
-
注冊中心為對等集群,可動態增加機器部署實例,所有客戶端將自動發現新的注冊中心
-
服務提供者無狀態,可動態增加機器部署實例,注冊中心將推送新的服務提供者信息給消費者
升級性
當服務集群規模進一步擴大,帶動IT治理結構進一步升級,需要實現動態部署,進行流動計算,現有分布式服務架構不會帶來阻力。下圖是未來可能的一種架構:
節點角色說明
節點
角色說明
Deployer |
自動部署服務的本地代理 |
Repository |
倉庫用於存儲服務應用發布包 |
Scheduler |
調度中心基於訪問壓力自動增減服務提供者 |
Admin |
統一管理控制台 |
Registry |
服務注冊與發現的注冊中心 |
Monitor |
統計服務的調用次數和調用時間的監控中心 |
大家可訪問官網文檔:http://dubbo.apache.org/zh-cn/docs/user/quick-start.html,里面有詳細說明和使用說明的。這里就不再闡述了。
Dubbo集成和使用
基於官方的incubator-dubbo-spring-boot-project項目,在SpringBoot中集成起來很簡單。
注意:由於本系列還是使用1.5.x版本進行講解,所以使用的版本為0.1.x。若使用SpringBoot2.x的同學,可以使用0.2.x版本。
這里為了方便,直接創建了一個接口工程,spring-boot-dubbo-api。
IHelloService.java
服務提供者
創建一個spring-boot-dubbo-provider工程。 0.引入pom依賴。
注意:這里直接選用了redis作為注冊中心使用。默認是zookeeper。
1.編寫接口實現類。 HelloServiceImpl.java
說明下:這里的@Service是包路徑com.alibaba.dubbo.config.annotation.Service下的注解類,其指定了接口版本、協議id、注冊中心id等基本信息。這里注意還是版本號有用,因為會一個接口多版本共存問題,所以一般上都會設置版本信息的。 2.設置配置文件信息,添加dubbo相關信息,比如注冊中心類型,地址等。
注意:這里為了方便,直接使用了Redis作為了注冊中心。對於redis連接相關配置參數,可以通過dubbo.registry.parameters.xxx的形式來進行設置,由於parameters是個Map對象,所以添加的key是不會進行大小寫轉換的,填寫了什么就是什么。具體的registry配置對象,可以查看com.alibaba.dubbo.config.RegistryConfig類。而對於redis相關參數配置,可以查看com.alibaba.dubbo.registry.redis.RedisRegistry類。
其他的注冊中心,也是類似的,大家可在包com.alibaba.dubbo.registry找到都要的注冊中心配置類。
3.啟動類編寫。
DubboProviderApplication.java
4.啟動應用,可以訪問下redis服務,可以看見已經有服務列表信息了。
服務消費者
創建spring-boot-dubbo-consumer工程。 0.引入pom依賴
1.配置文件添加注冊中心及服務版本相關信息
2.啟動類編寫
DubboConsumerApplication.java
3.編寫一個restapi接口服務,進行服務調用。
4.啟動應用,訪問:http://127.0.0.1:9696/hello?name=oKong ,可以看見服務調用成功了。
監控后台
官方監控默認支持了zookeeper。而且官方文檔也說了,對於redis橋接實現只為開源版本提供,其可靠性依賴於 Redis 本身的可靠性。建議大家還是使用zookeeper吧,redis還是作為緩存使用吧。
監控台地址:https://github.com/apache/incubator-dubbo-ops 大家可自行安裝說明進行編譯運行下。
新的監控界面:
加入了Apache孵化器后,界面都是英文的了。。。還是原來的看的舒服呀!
參考資料
-
http://jm.taobao.org/2018/06/13/%E5%BA%94%E7%94%A8/
-
http://dubbo.apache.org/zh-cn/docs/user/preface/architecture.html
總結
本章節主要介紹了dubbo的集成和簡單的使用。具體其他的使用其實和原先是一樣的,並沒有什么區別。建議大家還是去看看官方文檔,目前改版后內容豐富多了,干貨很多,建議還是去看看。這下終於是中文版的了,看的不頭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