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SVN服務器的搭建配置及分支的創建與合並


第一步:通過yum命令安裝svnserve,命令如下:

>yum -y install subversion

 

若需查看svn安裝位置,可以用以下命令:

>rpm -ql subversion

第二步:創建版本庫目錄(此僅為目錄,為后面創建版本庫提供存放位置)

>mkdir /svndata

第三步:創建svn版本庫

在第二步建立的路徑基礎上,創建版本庫,命令如下:

>svnadmin create /svndata   

創建成功后,進入xxx目錄下

>cd /svndata

進入目錄,可以看見如下文件信息:

第四步:配置修改

進入已經創建好的版本庫目錄下,也就是前文說創建的svndata

進入conf

>cd /svndata/conf

conf目錄下,一共存放三份重要的配置文件,如下:

 

authz:負責賬號權限的管理,控制賬號是否讀寫權限

passwd:負責賬號和密碼的用戶名單管理

svnserve.conf:svn服務器配置文件

細節修改如下:(希望大家嚴格按照以下信息,不用參考網絡上其他資料)

修改authz文件信息,如下:

>vi authz

在文件內容的末尾,添加如下:

 

只需在末尾添加,無需在文件其他部分修改和添加任何東西(請忽略groups被我馬賽克的地方,那其實也是條無用的記錄,我忘記刪掉而已),末尾內容如下:

[\]

賬號1 = rw

賬號2 = rw

。。。。。

rw表示賦予此賬號可讀寫的權限,請注意[]中的斜杠,一定是反斜杠,有些教程說,需添加版本庫名稱在括號內,我直接建議就這寫,這樣寫允許訪問的權限更大,避免一些錯誤

修改passwd文件信息

>vi passwd

賬號密碼文件無需做修改,也是直接將賬號和密碼信息追加到文件中即可,注意格式為:

賬號 = 密碼

例如:admin = 123456

修改svnserve.conf(重要)

vi svnserve.conf

原始文件內容,都被注釋掉的,我們只需要去掉4條指定內容前注釋即可,如下:

 

大多數網絡資料,都會讓大家將authz-db = authz這條給去掉注釋,經過我本人多次被坑經驗,此條去掉后,雖然svn服務器可以連接,但一直會提示“認證失敗”,注釋掉即可正常

還有多數資料會讓大家在realm = My First Repository處填寫服務器ip,經過測試,填寫后並無什么用處,所以大家去掉注釋即可,無需做任何修改

到此,配置已經全部完成,賬號信息已經添加成功

第五步:防火牆開啟

多數情況下服務器安裝完成,配置完成后,無法連接svn服務器,均是防火牆問題,大家按照如下3條命令逐一執行即可

>/sbin/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3690 -j ACCEPT

>/etc/init.d/iptables save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執行結果如下圖:

 

六:啟動svn服務器

在跟目錄下,執行如下命令:

>svnserve -d -r /svndata

啟動成功后,可用ps -aux查看服務啟動是否成功

七:客戶端訪問svn服務器

在windows客戶端,輸入地址:svn://ip地址:3690/xxxx   (iP地址為你linux的ip,xxxx為前文創建的版本庫名稱,3690為svn默認端口)

彈出輸入用戶名和密碼,輸入即可訪問

到此,Linux下svn服務器搭建就總結完畢

 

以上部分轉自:https://www.cnblogs.com/mymelon/p/5483215.html

 

下面為SVN的分支與合並

這是一個完整的流程,很詳細,很強大!

假如主干是這樣的

a---->b------>c----->d------------>e

a b c d e 分別代表版本號

突然發現項目在版本e時引入了一個bug ,要修改這個bug,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  即如果在e處直接對代碼進行修改,可能會影響其他人繼續進行開發,一種辦法就是copy e 的代碼到另一個地方(創建一個分支) ,在這個分支上修正bug 待修正好bug 后,將其合並到主干中,繼續進行開發

a---->b------>c----->d------------>e-------->f ------------>g(主干繼續進行正常開發)

                                                  |

                                                  |創建一個分支

                                                  V

                                                  e1 -------->f1-------->g1

 

 

分支到達g1 時,修正了bug ,這時需要將分支合並(merge)到主干中,變成如下這種狀態

 

a---->b------>c----->d------------>e-------->f ------------>g  ------->   h-------->

                                                  |                                                  ^

                                                  |創建一個分支                                |

                                                  V                                                 |

                                                  e1 -------->f1--------->g1--------->

 

 

g 和g1兩個代碼進行合並(可能需要解決沖突才能進行合並) 成為h 然后繼續進行開發

1、在本地創建目

 

 2、上傳trunk文目錄及下面的文件(順便練習一下與文章相關的SVN部分命令)

 svn import -m "create test file trunk" /svndata/trunk/ svn://localhost/svndata/trunk/   =====》如果本機路徑為/svndata/trunk  沒有后面的 ”/” 的話會只上傳trunk空目錄    -m是添加備注的,必須加

 

 

 查看是否上傳成功

 

 

trunk目錄及下面的文件都已上傳成功

 刪除SVN線上的文件:svn delete svn://localhost/svndata/trunk/5.jpg -m "test delete file"

 

刪除本地的trunk,下載線上的trunk文件,發現5.jpg已經沒了

 

    svn log path 顯示這個文件的所有修改記錄
       例如:svn log test.php 顯示這個文件的所有修改記錄,及其版本號的變化

 

 

查看文件詳細信息:svn info  path
   例如:svn info trunk/

 

 

比較差異

        svn diff path(將修改的文件與基礎版本比較)
   例如:svn diff test.php
  svn diff -r m:n path (對版本m和版本n比較差異)
   例如:svn diff -r 200:201 1.jpg
   簡寫:svn di

 

 

 

 

 

 

 

3、創建分支

  svn cp -m "創建一個分支" svn://localhost/svndata/trunk/1.jpg svn://localhost/svndata/branches/1.jpg

4、 將分支下載下來

 

5、往主干和分支分別添加點東西,用來做測試

# echo "在主干中向hello.java 添加的信息,以便產生沖突" >> trunk/1.jpg
# echo "bug已修正" >>branches/1.jpg

 

6、分別再次提交(更新)至svn

svn up更新一下版本

 branches]#  svn log --stop-on-copy (這里查看他建 分支之后,在分支上獨立發展的日志,不包括主干上的日志 )

7、 將trunk 目錄合並到當前目錄(當前目錄,並不是線上的svn目錄,合並完成之后需要更新svn上面的項目)

svn merge svn://localhost/svndata/trunk/1.jpg

 

 

 8、更新線上svn項目

svn ci -m "update" 1.jpg

 

9、檢驗

 

 感謝欣賞!歡迎糾錯!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