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數據庫已成為現代信息系統的基礎和核心,它的設計全過程可划分為規划、需求分析、概念設計、邏輯設計、物理設計、實現和運行維護
規划
調查研究
對數據庫的應用系統、面向對象、使用單位等與數據庫功能和數據存在關聯的事物進行全面理解和調查。
可行性分析
從技術、可用設備、時間效率、經濟效益、法律法規等方面進行可行性分析,然后產出可行性分析報告,確定其可行性
確定目標和計划
在經過調查研究和可行性分析之后,可以開始確定目標、工作流程和開發計划等
需求分析
分析用戶活動
了解用戶的業務活動和職能,弄清楚其業務流程,如果業務復雜,可以分成多個子業務處理,最終我們要搞清楚業務功能和流程,畫出業務流程
確定系統范圍
顧名思義,確定系統范圍即確定數據庫的數據和功能范圍,如果是划分為多個數據庫時,需要確定每個數據庫涉及的數據范圍
分析用戶活動涉及的數據
深入分析用戶的業務活動,弄清楚的業務數據的流向和需要加工處理的內容,得出數據流圖
分析系統數據
對數據庫設計數據進行分析,確定數據庫存儲方式等等內容,產出數據字典
概念設計
概念設計可以分為三步,局部概念模型、全局概念模型、模型評審
局部概念模型設計
- 確定局部概念模型的范圍
- 定義實體
- 定義聯系
- 確定屬性
- 逐一畫出所有的局部ER圖,並附以相應的說明文件
全局概念模型
- 確定公共實體類型
- 合並局部E-R圖
- 消除不一致因素
- 優化全局E-R圖
- 畫出全局E-R圖,並附以相應的說明文件
模型評審
-
用戶評審
-
開發人員評審
邏輯設計
將概念結構轉換為一般的關系、網狀、層次模型
將轉換來的關系、網狀、層次模型向指定數據庫管理系統支持的數據模型轉換
對數據模型進行優化
物理設計
物理設計可分為:存儲結構設計、確定存放位置、設計存取方法、考量數據完整性和安全性、數據庫執行程序設計
存儲結構設計包括表的設計、表字段設計、字段類型設計、字段長度設計等等
確定存放位置包括存儲物理位置,比如是否需要分服務器等等,可以考慮把需要經常訪問或者某一模塊需要的數據組合放在一起
程序設計可以幫助實現解除系統應用程序和數據的耦合,當系統應用程序變更時,可不修改數據結構,反之亦然
實現
運行維護
運行維護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應用程序執行、環境變更、數據存儲內容不斷變化等都要求不斷的對數據庫進行監測、評估、調整、備份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