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產品篇


 

前言

在閱讀此篇之前,建議先閱讀辦公篇和開發篇。我們先回顧下原則。

 


 

原則

和開發篇原則一致

  • 統一的環境、工具和軟件
  • 善用工具
  • 符合自身情況

 


 

說明

善其事,關鍵在於搞明白產品經理相關的工作內容,針對工作,合理有效的利用軟件,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產品經理日常會涉及的工作主要有:產品上線前市場調查、確定產品后產品規划、產品策划或者產品網站的策划、上線實施細節、上線后產品及網站運營、維護及推廣還有團隊管理等,不同的環境用到的工具會比較多。

可以看出產品經理的工作是相當繁雜和多樣的,尤其是互聯網行業的產品經理,基本上除了日常的溝通工作,大部分的工作都依賴於電腦與其中的軟件工具。所以下面就向大家推薦一下產品工具。



一、 思維導圖


1.MindManager

推薦指數:五星

推薦使用場景:辦公

推薦理由:不管是梳理運營策略、做項目管理還是開展頭腦風暴,都可以在MindManager上高效完成。在MindManager上,你可以在單一視圖里將想法和靈感以清晰的思維導圖形式記錄並展示出來。它的時間軸布局功能可幫你清楚展示產品路線圖、項目里程碑或是營銷發布計划。此外,你還可以利用它提供的圖像庫在導圖里添加豐富的視覺效果。


2.XMind

推薦指數:五星

推薦使用場景:辦公

推薦理由:界面清新簡潔,兼容性好,提供甘特圖、矩陣圖等多種結構。XMind以畫布概念管理,方便思維導圖的層次化。XMind可以導入MindManager、FreeMind數據里面的文件,也可以將文件導出為Word、PPT、PDF、圖片和TXT等格式的文件,以便將用XMind繪制的圖與他人輕松共享。



二、 原型設計


1.Axure

 推薦指數:五星

推薦使用場景:設計

推薦理由:產品原型設計工具,如果產品經理對產品原型、交互演示、原型細節設計等的需求比較強烈,Axure RP是非常不錯的選擇。Axure RP 能讓產品經理快速創建應用軟件和基於Web的的線框圖、流程圖、原型頁面、交互頁面和規格說明文檔。

2.Mockups

推薦指數:五星

推薦使用場景:辦公

推薦理由:如果產品經理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制作產品概念圖,表達產品設計概念、理念和基本布局,這種情況下不妨選擇Mockups。用Mockups制作出來的作品都是手繪風格的,比較適合用來畫線框圖及原型,但不適合做帶有交互性質的原型設計。

3.Sketch

推薦指數:五星

推薦使用場景:辦公

推薦理由:完全針對移動端設計而生的軟件。界面干凈直觀,分層的概念符合設計師工作習慣,當界面復雜時明確的圖層與分組使元素控件管理起來非常方便。Artboard、Symbol和Text style 的運用簡化了重復內容調用的工作也減輕了后續修改工作,圖配文的文檔輸出管理好過Axure。第三方插件的開發和控件庫資源使設計更方便,還有很多其他的小功能,比如Share(用其他電腦可以實時觀看設計進度),自己還要邊使用邊發現。與Axure對比,前者更適合網頁原型設計而后者更傾向於移動端產品。國外Sketch已經有取代Ps、Axure的趨勢了,國內也開始普及,一些公司團隊強行統一使用Sketch。
繪制高、低保真移動端原型圖;繪制圖標、視覺設計稿;可切圖輸出;可作為交互文檔和視覺設計說明文檔的輸出工具。


 

三、 流程圖

 

億圖圖示

推薦指數:五星

推薦使用場景:辦公

推薦理由:可創建精美的流程圖,思維導圖,工業設計,組織結構,網絡圖,商業展示,建築平面圖,科學插畫,電氣工程圖等搞定200多種繪圖類型,一站式解決所有繪圖問題。

 


 

四、 數據分析


GrowingIO

推薦指數:五星

推薦使用場景:辦公

推薦理由:背后有強大的數據分析團隊,能為客戶提供數據驅動增長方面的理論支持。GrowingIO是一款擁有谷歌基因的數據分析產品,因為公司創始團隊基本都是來自硅谷的數據分析大牛。這款數據分析產品的最大亮點在於不需要開發人員埋點,就可以采集全量、實時的用戶行為數據,不管是對管理者、產品經理、市場運營、數據分析師還是增長黑客,GrowingIO都能幫助他們實現更精細化地數據分析,從而優化產品、提升轉化率,實現用戶的快速增長和變現。

 


 

五、 行業數據

TalkingData

推薦指數:五星

推薦使用場景:辦公

推薦理由:是一家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平台,專注於移動互聯網綜合數據服務,服務內容從基本的數據統計,到深入的數據分析、挖掘等。

 


 

 

六、 數據收集
諸葛io

推薦指數:五星

推薦使用場景:辦公

推薦理由:通過有效數據采集為企業數據化運營提供數據支持諸葛io完全跟蹤用戶訪問行為的分析工具,持續優化轉化效果,提升產品粘度!

 


 

總結

不同的產品經理可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工具。其實工具不在乎多,合適的就夠。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