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工程學習筆記——軟件工程基本原理


美國著名的軟件工程專家B.W.Boehm於1983年提出了軟件工程的7條基本原理:

  1. 用分階段的生命周期計划嚴格管理
    • 這條基本原理意味着:應該把軟件生命周期划分成若干個階段,並相應地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划,然后嚴格按照計划對軟件的開發和維護工作進行管理。Boehm認為,在軟件的真個生存周期中應該制定並嚴格執行六類計划:
      • 項目概要計划
      • 里程碑計划
      • 項目控制計划
      • 產品控制計划
      • 驗證計划
      • 運行維護計划
  2. 堅持進行階段評審
    • 錯誤發現與改正得越晚,所需付出的代價越高。因此,在每個階段都應進行嚴格的評審,一邊盡早發現在軟件開發過程中所犯的錯誤。
  3. 實現嚴格的產品控制
    • 在需求改變的時候,為了保持軟件的各個配置成分的一致性,必須實行嚴格的產品控制,其中主要是實行 基准配置管理 。基准配置管理又稱為基線配置,它是經過階段評審后的軟件配置成分(各個階段產生的文檔或程序代碼)。肌醇配置又稱為基線配置,它是經過階段評審后的軟件配置成分(各個階段產生的文檔或程序代碼)。基准配置管理也稱為變動控制,一切有關修改軟件的建議,特別是涉及基准配置的修改建議,都必須按照嚴格的規程進行評審,在獲得批准以后才能實施修改。
  4. 采用現代程序設計技術
    采用先進的技術既可以提高軟件開發的效率,又可以降低軟件維護的成本。
  5. 結果能清楚地審查
    為了更好地進行管理,應根據軟件開發的總目標及完成期限盡量明確地規定開發小組的責任和產品標准,從而使所得到的結果能夠清楚地審查。
  6. 開發小組的人員應少而精
    開發人員的素質和數量是影響軟件質量和開發效率的重要因素,應該少而精。這一條基於兩點原因:
    • 高素質開發人員的效率比低素質開發人員的效率要高幾倍到幾十倍,開發中犯的錯誤也要少得多;
    • 當開發小組有N人時,可能的通信信道為N(N-1)/2。可見,隨着人數N的增大,通信開銷將急劇增大。
  7. 承認不斷改進軟件工程實踐的必要性
    根據這條原理,用戶不僅要積極采納新的軟件開發技術,還要注意不斷總結經驗,收集進度和消耗等數據,進行出錯類型和問題報告統計。這些數據既可以用來評估新的軟件技術的小伙,也可以用來知名必須着重注意的問題和應該有限進行研究的工具和技術。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