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6] 今日再觀,真不愧乃2018年的古董文章。以前提供的鏈接現在已經通通失效,JuiceSSH終究不再更新,Termux擁有了更高的可玩度,也有了許多其他的替代方案。因此將此文稍作修繕,或不再有其他額外改動了。
之前試過許多方法(也就幾種),像什么Complete Linux Installer,Debian noroot,利用已有的Linux構造Bootstrap之類,要么就是復雜得要命(調了兩天沒有調出來),要么就是雞肋,直到發現了一款叫做Linux Deploy的軟件。
這款軟件是需要root才能運行的,沒有root的童鞋可以轉向那些Termux的教程了。只是Termux沒有Linux Deploy性能好,可定制程度稍低罷了。
看來這款軟件的先置需求還是不多的,隨隨便便就能處理好是不是?
好吧,現在步入正題,開始安裝Linux Deploy(歡迎花樣作死)。
1.安裝Linux Deploy
雖然有些應用商店里有Linux Deploy,網上也可以下得到,但是版本估計都很舊,所以推薦到Google Play商店里下載(沒有鏈接提供哈)。
就像安裝微信一樣安裝好它就行了。
然后打開......是這個樣子的:
你看,上面都教你怎么安裝了!(笑)
2.配置Linux Deploy
如果你想要安裝多個系統,建議更改一下配置文件的名稱。(哎呀,強迫症又犯了,你們忽略我吧)
先點擊左上的“恆等於號”
點擊配置文件
點一下那支筆
既然這次我們要安裝的是Ubuntu,那就寫上Ubuntu好了......
更改好后點擊確定
如果不想你的Linux運行時CPU休眠導致卡成龜,最好讓其保持喚醒
返回,點擊設置
勾選“保持CPU喚醒”,順便把“鎖定Wi-Fi"也勾上吧,嘿嘿!
3.設置安裝選項
在設置安裝選項之前,需要看看手機的CPU架構和/data分區剩余空間
回到主頁面,點擊右上方的三個點
點擊狀態
然后就會滾出來很多行字
比如,我的手機CPU是armv8l的,/data分區還剩15.9GB,這些信息都要記住,后面要用到(不記住好像也沒什么事)
現在可以正式開始設置安裝選項了,點擊右下方的一個鬼畜的按鈕
容器類型不用管,直接從發行版開始
由於這回我們要安裝Ubuntu,那就選Ubuntu好了(廢話)
接下來就是架構了,根據我們之前在狀態里看到的CPU架構選擇合適的架構
一般有armv8字樣的CPU是64位的,選擇arm64或aarch64(看哪個有選哪個,這里是arm64,那就選arm64),其他的選armhf即可(除非你的手機老到炸裂,就只能選armel了,不過太老的手機是裝不上Linux Deploy的),如果有些神機是i386或者x86_64(amd64)的,直接照着選就可以了(表示膜拜)
比如我的手機是armv8l,就選arm64好了
至於發行版版本嘛,你自己選好了。由於我是更新狂,所以我選了最新的bionic(Ubuntu 18.04)(唉,強迫症又犯了,你們無視我吧 ^_^)
這四個版本代號分別對應着Ubuntu12.04,Ubuntu14.04,Ubuntu16.04和Ubuntu18.04(應該沒人會去用Ubuntu12.04了吧)
現在到了設置源地址的時候了。由於官方的源在國外,所以你若不想調兩天還調不好的話,還是不要用官方源吧。這里使用中科大鏡像站:http://mirrors.ustc.edu.cn/ubuntu-ports(貌似中科大和清華的鏡像站越來越不穩定了)
嗯,現在可以選擇安裝類型了。如果你之前看到的/data分區大於等於4G,建議選擇目錄,這樣大概是選擇鏡像文件的運行速度的兩至六倍。假如你的手機/data分區真的沒空間了,但是你有一張存儲卡,可以選擇鏡像文件,或者分區。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於你的存儲卡一般是fat32格式的,所以無法存儲大於4G的文件,所以鏡像文件的大小不能超過4G。若選擇分區的話,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但是選擇分區的最大問題就是你的卡里的文件會被清空,且無法在Windows上訪問你的存儲卡,因為它需要被格式化成ext3或ext4格式(具體選ext3還是ext4,取決於你的手機是否支持ext4,可以通過狀態查看,看那個Supported FS有沒有ext4即可,若連ext3都沒有,那就只能選ext2了,不過這種手機實在太古老了,我保證連Linux Deploy都裝不上......)。
還有,如果你選擇了分區,一定要弄清你要安裝到哪個分區,在狀態最底部有一個Available partitions,會顯示你的存儲卡的位置,一般是/dev/block/mmcblkXpY(X和Y根據情況填寫),注意核對分區大小和你的存儲卡大小是否匹配,若你選錯了分區,你就杯具了......
至於RAM選項,這是安裝到內存里,雖然速度快,但是沒有3到6個G內存不要選,而且一重啟就沒了(所以別選RAM了吧),還有,請忽視Custom那個選項,因為那個一點用都沒有๑乛◡乛๑
由於我們選的發行版是Ubuntu,所以強迫症再次發作,手動分類改名設置安裝路徑QwQ
為了不出現因忘記其默認生成的超難記密碼而連不上ssh的尷尬局面,強烈建議修改用戶密碼(用戶名改不改隨意)
你看,這個密碼多好記?!
特權用戶和DNS一般不用改,不過本地化是要改的(除非你喜歡全英文)
改成zh_CN.UTF-8即可
初始化和掛載都跳過,把SSH啟用打上勾,否則連不上這個Ubuntu就尬了!
下面那個VNC先不要管(雖然我知道你很可能需要它),直接點左上角那個小箭頭回到主頁面
這個設置安裝選項貌似很復雜,但是實際上還是很簡單的,大約半分鍾就可以配置好
4.開始安裝系統
回到主頁,點擊安裝
肯定選擇確定啦
然后就開始安裝了......
根據手機性能的高低和網速的大小,安裝時間4至30分鍾不等
嘿嘿,我六分半就裝完了(~˘▾˘)~
哦,對了,出現下面這種情況(就是那個W:Couldn‘t什么的)趕緊按停止鍵重新安裝,以免浪費時間(反正過了一段時間后快要安裝完時它會報錯讓你重裝)
建議安裝完后重啟一波再食用
請忽視時間的問題(逃)
5.使用SSH連接容器
在Android上使用人數最多的SSH軟件恐怕就是JuiceSSH了......
我在想這個軟件的圖標為什么那么像Lemon
這個軟件打開之后是這個樣子的:(請忽視一切詭異的東西吧)
先點擊“連接”
點擊那個有趣的加號(因為你點開JuiceSSH時是什么連接記錄都沒有滴,需要手動添加)
昵稱隨便填,比如我填了個Linux(為什么不填個NOILinux呢)
地址填127.0.0.1或localhost(反正都是代表本機)
然后點擊認證那個倒三角——新建認證
昵稱隨便填,比如我填了個Linux......
用戶名是之前配置時那個用戶名,我沒有改,所以是android
密碼就是那個好記的xxxxxx
填好之后是這個樣子
私鑰不用管,千萬別點左上那個返回鍵,而是應該點右上的那個勾(否則就重來一遍吧)
然后就會返回到填寫“新建連接”的頁面,再點一下右上那個勾,回到主頁面,在連接那兒點擊剛剛保存的連接
然后是類似這個樣子
不要管,點確定,然后是這個樣子
點接受即可
接着就連接上啦,可以愉快地打命令啦啦啦
按音量-可以縮小字體
按音量+可以放大字體
皮皮真開心!
來,打個gcc
什么?居然沒有gcc?
那就安裝一個吧!
先sudo su一波
然后apt install gcc g++
點個y然后回車
然后就刷刷刷得跑起來了!
安裝好了......
輸入一個gcc -v,哈,gcc已經有了!
輸入一個g++ -v,哈,g++也已經有了!
這下就可以編譯了!
不過只能編譯,不能編輯文件是什么鬼?那就安裝一個vim吧!
哈,現在vim也可以用了!
6.為容器啟用圖形化界面
有的童鞋並不滿足於終端,還希望像普通的Ubuntu一樣有圖形化界面。這很簡單,只需要將我們之前忽略的VNC打開就可以了!
桌面選擇輕量的LXDE,一是安裝快,二是運行快,三是丑陋
現在返回到主頁面,點擊右上方的三個小點點,然后點擊“配置”......
仍然建議重啟一波哦QvQ
7.配置並使用圖形化界面
要用VNC連接這個毒瘤Ubuntu,需要一款名曰VNCViewer的軟件,作者已經貼心地幫忙准備好了QvQ:https://wendster.win/pan/index.php?share/file&user=1&sid=5BzEJ8FY
打開之后是這個燕子的......
然后點擊右下角那個加號
地址填127.0.0.1或localhost,Name就隨便啦
然后點擊CREATE,然后在主頁面點擊你創建的連接
會出現下面這個東西
記得把它的勾去掉,否則每次都會彈出這個擁有着令人做噩夢的顏色的邪惡的提示
然后就要輸密碼,可以把Remember passwd勾上,下次就不用輸入密碼了
emmmm,密碼就是那個好記的xxxxxx
然后,就進去了,這個軟件會彈出一個使用教程,可以看也可以跳過,反正是全英文的教程
真正連上后的樣子:
哎呀,下面的任務欄太小了!原來是VNC的分辨率調的太高了,調低一點就好了
先返回到配置系統界面,然后點擊圖形化界面設置
哎呀,顏色深度怎么只有16位呢?還是換成24位全彩色以獲得更好的視覺體驗吧
好啦,回到正題。可以看到,分辨率調的非常高,高達1920x1080,要那么高分辨率干嘛?調低一點多好?就像這個樣子,對於我的手機來說調到960x540比較好,那就調這么多唄
現在再次重啟容器,連上VNC。嗯,現在好多了!
點一下啟動器
謁!怎么中文都亂碼了?原來是忘記安裝中文字體了......
趕緊用SSH連上終端,敲上這么一打命令
apt update
apt install font-wqy-microhei -y
這樣中文亂碼這種奇異的事件就不會再有了
為了讓界面稍微好看一點,並且修復一下圖標的問題,再打一波命令
apt install lubuntu-default-session lubuntu-default-settings lubuntu-extra-sessions lubuntu-icon-theme -y
然后再次重啟容器......
然后再次連上VNC......
好了,現在沒有亂碼了(咦,我的圖怎么找不着了)
滑動屏幕操控鼠標點擊左下角的飛鳥圖案,然后點擊首選項——自定義外觀和體驗
然后就會出現下面的界面
左邊菜單選擇Lubuntu-default,然后點擊Apply
點擊上方的圖標主題,選擇Lubuntu,然后點擊Apply
點擊上方的窗口邊框,選擇Lubuntu-default,然后點擊Apply
現在回到窗體,點擊右下方的字體,左邊往下翻,翻到文泉驛微米黑,點擊OK
關掉自定義外觀和體驗,打開終端,順便把字體也配置一下
先sudo su一下來安裝一個小軟件......
安裝一個Vim用於編輯文件......
哦,忘了已經安裝過Vim了!
現在就可以愉快地編程啦!如果有藍牙鍵盤,碼起代碼來會更爽呢!
教程到這里就結束啦!更多高級玩法還期待你們去挖掘(坑)呢!(歡迎花樣作死)